第十三章

2018-04-15 作者: 罗孟溪
第十三章

有道是患难之中见真情,马英听对方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地叫得甜蜜,由原来的不快变得能够接受了。Www.Pinwenba.Com 吧她说:“当你姐姐也行,不过你得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为何到这检破烂来了?”

对方听马英这样问,这才搬条小板凳,坐到了马英的对面,象小孩子坐在妈妈跟前一样,仰着头说道:“姐想知道,我当然要说给姐听。这些事,其实我都早想忘记了。”说到这,低下头颅道:“我是广西阳家山人,叫阳浩。我五岁那年,遭了大水灾,粮食短缺。一天,我父亲上山去挖野蘑菇,我还记得,挖了好多,父亲背了一蛇皮袋子回来。母亲赶忙洗了蘑菇,加点盐,放在锅里煮了。因为一家人到下午了,还没吃点东西,都饿了。蘑菇煮熟后,母亲装了一大碗给我吃,刚好我闹肚子疼,说不想吃。父母亲和妹妹每人盛了一大碗吃下了。没过几分钟,妹妹捂着肚子说肚子痛,痛得在地下直打滚。这时候,父母亲也说开始肚子痛。我亲眼看到,父亲背着妹妹,咬牙切关,想将妹妹送到五里外的镇卫生院。没走出一里地,父亲倒下了。跟在后面的母亲见状,抱着妹妹和父亲,哭得死去活来。哭着哭着,母亲再也没力气哭了。那时天已断黑,父母亲和妹妹被一个猎人发现倒在路边,我听到消息后,赶到出事地点,只见父母亲和妹妹三人抱成一团,模样很凄惨。”

阳浩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不断用手背擦着泪珠。

马英也被阳浩一家的悲惨遭遇感染了,默默流出了泪花。

夜已很深,除了远处的汽车轰鸣声外,连虫儿都停止了叫声,屋里静得可怕。

还是马英打破了沉默,她问:“后来呢?”

阳浩擦干泪水说:“从此我成了孤儿。村里人看我可怜,找到我叔,希望他能收留我。我叔只知干活,家里的事全由婶说了算。婶一听,起初摇头不答应。村委会决定每年给叔家补助一千元钱,婶看有了钱,才答应下来。叔有两个儿子,一个三岁,一个六岁。那时我才五岁,夹在中间。叔家喂了一头牛,我每天天亮就牵着牛上山,还附带着检捆柴回来。要不,婶就不给饭吃。叔的两个儿子到了上学年龄,都去上学了。家务事,包括挑水下地,都落到了我身上,我自然也没机会上学。十二岁那年,年青的男女都往广东跑,我也动了心思,在一个夜晚,偷偷跑了出来,随着打工的人上了火车。那时我个子矮小,列车员也没问我要车票,就糊里糊涂来到了广州。我也找过厂子,别人嫌我个子小,不要我。于是只得东游西荡,靠检别人丢弃的食物度日。一天,我正在垃圾堆里找食物时,被一个男人拉住。男人说他那有好东西吃,要我跟他走。我信以为真,跟他到了一栋房子里,房子里还有好几个与我一般大的小孩子。男人给了我一个肉包子,说:“只要你跟着我干,管你有饱饭吃。”我不明白他要我做什么,就留了下来。第二天,男人带着我们几个上街,说是让我去见习一下。到了街上,那些男孩钻入人群,没一会,有两个将手上扒窃到的钱包交给男人,男人笑了笑对我说:“看到了吧,从明天开始,你就象他们一样,只要得了钱,我给你饭吃,还发给你钱,这钱来得容易。”我一看,知道这是扒窃,便说我不去扒。那男人一听,狠狠瞪了我一眼。当晚回到屋子里,男人不但不给我饭吃,还狠狠踢了我一脚。我往旁边一摔,额头撞到桌角上,当时血流如注,从此我额上就留下了这道疤痕。当晚的半夜,我趁他们都睡了,偷偷溜出了屋子,趁着夜色,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东明。我不识字,工厂也不招没文化的人,为了生存,从那时起,我就开始靠检破烂糊口了。”

听完阳浩的遭遇,马英的心里酸楚无比。她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阳浩,竟然经受了如此坎坷的人生遭遇,同时也为阳浩的刚强性格叫好。停了一会,她问道:“你才二十岁,以后的路还长,不可能检一辈子垃圾。你打算今后怎么办?”

阳浩仰起头说:“我也不知道,眼下检垃圾,只够糊嘴巴。要是有了钱,我打算开个饭店,自已当老板。”

“为什么就想到了开饭店呢?”马英问。

阳浩想也不想道:“我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上饭店吃过一顿饭。要是我当了老板,就天天大鱼大肉,吃他个够。”

马英笑了,但笑得十分难看。

第二天一早,马英对阳浩说,自已要出去有点事,让他今天别检垃圾了,在屋里好好守着行李箱。别让人偷走了。

阳浩大惑不解道:“你是说要把行李箱还放在我这里?”

马英点头说是。

“你就不怕我再拿了你的箱子跑了?”阳浩说。

“我相信你不会。”马英说得很自信。

阳浩一听,又流下了一行泪,拉住马英的手说:“姐,你放心去办事吧,我就是丢了命,也不会丢了这箱子的。”

马英出了门,先到派出所撤了案,又来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逛了几条街面,再到阳光电子厂附近转悠了许久,没有发现高成的影子。返回经过一处饭店时,发现店内空无一人,玻璃门上贴着“门面转让”四个大字,下面是联系电话号码。马英心一动,她想何不盘下这家店铺,与阳浩开个饭店如何。一经有了想法,她便按照电话号码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对方一听说有人愿意盘饭店,忙说就要赶过来。马英说时候不早了,明天上午再来这里面谈吧。

回到阳浩的房子里,已是万家灯火。阳浩见到马英,抱怨道:“怎么才回来,真急死我了,要不是为了看住箱子,我早来街上找你了。你看,饭菜都凉了,我去热一下吧。”说罢要来端桌上的菜碗。

马英笑着说:“别热了,这种天气,凉点能吃的。”发现桌子上摆放着四个菜碗,一碗嫩子鱼,一碗豆腐,一碗萝卜炒肉,还有一碗白菜。便问:“这么丰盛啊,花费了不少钱吧。”

阳浩笑了笑:“也没几角钱。”说罢盛了一碗饭给马英,自已也盛了一碗,坐下来问:“姐,事情办好了吗?”

马英笑着问:“阳浩,你真想开个饭店吗?”

阳浩夹了一柱鱼放到马英碗里,自已也夹了一柱,满满扒了一口饭,边咽边说道:“只是随便说说,我那来的钱啊?”

马英一口饭下肚,盯着阳浩说:“要是我来投资,你干不干。”

“你来投资?”阳浩停住筷子楞了一下,又摇头笑笑说:“只是一个梦想,我没开过饭店,也没经验哩。”说罢又吃起了饭。

“我们一起来开,怎么样?”马英盯着阳浩说。

阳浩双眼一亮,放下碗筷盯着马英说:“姐,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了,我还能骗你!门面我都看好了,说好了明天去面谈。”马英一边吃着饭一边说。

阳浩双手使劲相互搓着,喜形于色喃喃着说:“好,好,我也要当老板了。”

马英看着他这副兴奋劲儿,嫣然一笑道:“先吃饭吧,真要开起来,还有许多准备工作。比如说厨师到哪去请,厨师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饭店的生意好不好。”

阳浩笑道:“厨师的事,姐放心好了。不用请别人,我明天就去学,用不了半个月,保准能炒出合口味的菜。”

马英听阳浩这样一说,点头道:“那好吧,明天谈妥门面后,你去厨师培训班,我负责店面的装修和其它筹备事项。”

这时,阳浩再不说话,也不吃饭,定定地盯着马英看。

正低头吃着饭的马英发现阳浩在看着自已,笑道:“怎么,饭不吃饭,老是看我,不认得姐了呀?”

阳浩目光仍没离开马英,问道:“姐,你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在想开饭店的事呗。”马英不置可否说。

“错,我在想,你要不是我姐的话,我真想上前亲你一下。”阳浩正色道。

马英被他这一说,脸上也泛起了红晕。停了停说:“吃饭吧,吃完饭,我来洗碗。”

阳浩摇头说:“怎么能让你洗碗呢?”刚扒了两口饭,以问道:“姐,我有一事不明白,想问你。”

“什么事,你说吧。”

“你怎么会有哪多的钱?有哪多钱,按说也是个富婆了,为何落到这个地步?”

马英见他问起这个,脸一沉道:“我这钱来得光明正大,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你大可放心好了。”

阳浩见马英不高兴了,忙陪笑着说:“姐,我不是那意思,只是有点好奇。我绝对相信姐的为人,姐不想说,我不会再问了。”

一切都如马英所预料的那样,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盘下门店后,阳浩去了一个最好的厨师速成培训班。马英忙着门店装修,张罗饭店开张的事。一个月后,阳浩培训结束回来了,这时,门店也已装修完毕。乍一看上去,屋顶全换上了琉璃瓦。耀目的“马阳饭店”招牌下,红漆柱,绿色窗,叫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室内也是焕然一新。除了六间包厢外,大厅里摆放着四张红漆大圆桌。饭店开张这天,马英邀请了工商税务和本社区干部来捧场,又请来了一个业余剧团,在饭店大门口敲敲打打热闹了一上午。

这天的晚饭时,正在招呼顾客的马英发现税务局的王科长已跨进门来,后面跟着一个女人,便忙迎了上去。饿店开张那天,王科长来过饭店,这些“地头蛇”,马英自是过目不忘,当然认得。当她要邀王科长进手包厢时,突然发现跟在王科长身后的女人竟然是翠秀。马英大惊道:“翠秀,好久不见了啊!”看这情形,她明白是回什么事了。当着王科长的面,固然不便说“怎么会是你”这类惊奇且有碍脸面的话。

翠秀先是一楞,接着很随意地笑笑道:“几个月不见,你当起老板来了啊。也是我有嘴福,路上遇着王科长,王科长说马阳饭店的菜好吃,所以我也跟了来,没想到饭店的老板竟然是你。”

马英点头笑着,把她们请到了较为宽敞的一个包厢,说:“一个是我的衣食父母官,一个是我好姐妹,想吃什么菜,你们任意点,这顿饭,我请客。”

坐下来后,王科长似乎这时才找到说话的机会,他问马英道:“你们认识?”

马英呵呵一笑说:“岂止是认识,我们还是好姐妹哩。”

“是吗?”王科长侧过脸问翠秀。

翠秀看着饭店这般光鲜,心底似有一股无名火无处发泄。王科长问她话,她只“嗯”了一声,心事重重的,没有说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