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是和谐经济时代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行为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人的新型素质。有人的对称的素质才有人的和谐的素质,有人的和谐的素质才有和谐的企业,有和谐的企业才有和谐的经营,有和谐的经营才有和谐的社会。
用对称的理念来塑造人的新型素质、定义新型经济,用对称经济来整合新的经济形态、催化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新的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将使国民素质大大提高,企业和国家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竞争力。
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主导方面是主体。主体素质的对称结构决定主客体的对称结构。
通过对策来实现的对称,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主体到客体的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过程,是通过主观整合客观、主体整合客体的立体动态系统,体现了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原理。
主体和客体、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是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的过程。主体和客体是社会经营系统的两个基本层次,主体和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经营系统的基本对称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整个社会经营系统是否对称协调有序,将决定社会经营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所谓主体的素质,就是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序、平衡的层次高、功能强大,就是素质高,否则就是素质低。所以,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个要素决定成败。心态、性格是素质的必要条件,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无则必无,有则不一定有。从无则必无来讲,可以说某个要素决定成败,但从有则不一定有来讲,则不能说某个要素决定成败。不注意细节固然有可能功亏一篑,但仅着眼于细节并不就能成功。战略失误南辕北辙固然不能到达目的地,但仅仅战略正确也并不意味着成功。认为某个要素(细节或者战略,情商或者智商)可以决定成败,是一种模糊的说法,钻了中国话的空子。真正严密的说法,应该是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成败。人的综合素质高低,不但取决于要素的质量,而且取决于要素的结构,取决于结构是否对称。综合素质的整体结构,制约各个要素的内部结构,结构决定要素。所以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决定成败,应该说是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问题之所以是素质问题,是因为实现对称的对策需要极高的主体性;同时主体素质本身也必须有完美的对称结构,否则不能完成此重任。这里对称的素质包括智慧、志向、性格、人格的完美组合,同时每一个环节本身也都具备对称的结构。
主体的对称结构是:以智慧为主导,以性格为核心,以人格为前提,通过对策实现主客体的相互促进、对称发展。
主体的结构对称、身心平衡,是对称经营的前提,对称经营是对称发展的前提。
所以对称问题首先是素质问题。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