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法则”是经济学交易技术的法则之一,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了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的话,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越挣扎,被咬住的地方就会越多。所以,如果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唯一的生存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这也就是在告诉人们,一旦鳄鱼咬住你的脚,务必记住:你唯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投资同样如此,一旦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就应该立刻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理由或有所期待,赶紧离场!这也正是“股神”巴菲特所要告诉所有的投资者的,即想要成为常胜将军的,要学会止损。
案例一:小张和小李都是股票投资人,他们都是新手,刚刚涉足这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他们都没有多少经验,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所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他们在这个市场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再加上股市行情起起落落,让人难以掌控,所以他们赔了不少钱,这让两个人几乎丧失了信心。但是小张非常喜欢在网上或是书上查找一些股市的相关资料,来学习投资股票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他也努力学习那些股票投资家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有一次,他在电脑上查阅资料时,看到在股票交易中,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运用鳄鱼法则中止损的方法,使这个人在股票跌的最多的情况下,竟然没有损失一分钱,还赚了不少。虽然没有赚得特别多,但是在那种情况下,这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有一次,两人又同时买了同一种股票,他们买的数量也相差不多。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经验少,对股票不是很懂,所以都买的不多。在他们刚买的前几天,这种股票就跌了很多,后来几天有升有跌。小张觉得自己经验少,还弄不懂股市的起起落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那个案例,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也应该运用一下止损的法则,来降低自己的损失。因此,在这只股票又升了一点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全都抛了出去,还小赚了一笔。而小李却坚信这支股票还会升,而且可能还会升的更多,就一直不愿抛出去,他在等待最佳时机。但是结果是这只股票之后直线下跌,而且跌的还很厉害,因此,小李就赔了很多。
成功的投资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交易方式,但止损却是保障投资者取得成功的共同特征。巴菲特也告诉人们:“投资者应学会止损,因为止损远比盈利重要。”在任何时候保本才是第一位的,盈利只是第二位的。做到止损,需要建立合理的止损原则,而停止损失,保存实力则是止损原则的核心内容。
止损的必要性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在主观的决策上出现错误。随时可能会犯错误是进入股市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必须承认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理念。当遇到规律失效,或者失败的概率变为现实的可能,这时就要有决心挥刀止损了。第二,是客观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宏观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公司或行业的基本面发生意料之外的突发利好或坐庄机构资金链断裂、操盘手被抓,利空战争、政变或恐怖事件,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这时,止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止损是一种成本,是投资者寻找获利机会的成本,同时也是交易获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了,这种代价有大小之分,没有所谓的谁对谁错之分。正所谓,有付出才有回报,投资者想要获利,就必须付出代价。
事实上,交易时投资者往往无法确定是正确状态还是错误状态,即便盈利了也难以决定是立即出场还是持有观望,更何况是处于被套状态下。人性贪婪的本能会使每一位投资者不愿意少赢几个点,更不愿意多亏几个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即使是价格达到止损位置,投资者却因错失了分寸,迷失了方向,患得患失,而使止损位置一改再改;也有些投资者临时变卦,逆势加仓,企图孤注一掷,以试图挽回之前的损失;有的投资者在亏损扩大之后,干脆采取“鸵鸟”政策,听之任之……
止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是非常难的。首先是侥幸的心理作祟。侥幸是止损的天敌。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在做出买卖决定的同时都会设定一个止损价位,因投资者的类型、投资者的实力与性格的不同,投资者所设定的止损的价位和考虑因素也是不尽相同的。某些投资者尽管知道在趋势上已经破位,但由于过于犹豫,总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总是隔岸观火,这就导致自己错过了止损的大好时机。当然,在股市上生存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但耐心、信心不代表侥幸,不懂得适时止损的投资者,就会输在侥幸心理上。
另外,价格频繁的波动会让投资者犹豫不决。经常性错误的止损会给投资者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和阴影,总是害怕再重蹈覆辙,从而也就动摇了投资者下次止损的决心。
其实,执行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这点很多的投资者会深有体会,明白止损的意义并非在于最终的结果,合理地执行才是最为重要的。市场上,许多的投资者因设置了止损状态而没有执行,结果被扫地出门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古今中外,无数投资家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止损是减少账面损失的扩大,避免深度套牢的利器,是壮士断腕的英勇之举。止损有错误止损和正确止损之分,错误的止损同样需要人们付出代价。坦然面对错误的止损,不要回避,更不必恐惧,只有这样,才能正常地交易下去,并且最终获得丰厚的利润。
案例二: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不稳,导致全球的航空业面临严酷的生存环境。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也受此影响,一度从得克萨斯州飞到纽约市的航空机票价格跌至49美元。并且在此后连续10年的时间内,公司陷入业绩不断下滑、年年亏损的局面。
到1995年的时候,公司的飞行几乎有将近18%都是勉强而为、负债经营的。虽然大陆航空公司想出了很多应对的办法以挽回大局,但不幸的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能够尽快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公司新上任的总裁——戈登,果断地把那些负债飞行的航线全部取消了。戈登思虑再三,并仔细地对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亏损,他觉得以最低价格出售机票只是解决问题的下下之策,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现状,让大陆航空公司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而且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公司的亏损越来越严重。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以后,戈登立刻停止了公司所有的航班。然后根据人们的需要把飞行的航线作了调整:把人们想去的地方航班做了增加;至于格林斯伯勒、北卡罗来纳、格林费尔和南卡罗来纳这些以往每天有6次航班往返、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航班,则果断地“砍掉”了。这一举动为公司节约了很大一笔根本没有必要的成本资源。
另外,戈登还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陆航空公司在格林斯伯勒至格林费尔之间的航线,在占有90%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却仍然连连亏损。经过几番调查才发现原因所在,原来大陆航空公司从罗利飞往堪萨斯城或奥兰多以及辛辛那提的航班根本没考虑顾客的需求,如果乘客想要去一些重要的城市十分的不方便。假如能将飞往纽瓦克的市场打开的话,以大陆航空公司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足够支持公司全面开通飞往克利夫兰以及休斯顿的航线,而且这条航线肯定会受到许多乘客的欢迎和好评。于是,戈登立刻停止了一些严重亏损且不受欢迎的航线,转战向开拓一些能够产生连锁效应、并能够提高公司业绩的新航线。
不久之后的事实证明了,大陆航空公司的航班班次在戈登大规模的裁减之后,公司的业绩和盈利状况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大幅上升。
戈登能够使大陆航空公司很快就摆脱连年亏损的局面,并扭亏为盈,其实就是因为他能够及时抽身而退。
当一个公司在发现运营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不必找任何借口或者采取任何行动,也不要试图降低危险的程度或采取一些无谓的措施,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停止亏损的项目,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也是经济学中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资决策。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