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其最重要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20%左右,其余的80%都是次要的,因此被他称为“二八法则”,也叫“巴莱多定律”。他在根据英国人的收益与财富中发现: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占有,然而这部分人口和社会的总人口比例,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一种极不平衡的关系;而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呈现出一种稳定趋势,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断的出现,也可以提前预测。于是他得出结论:如果社会上20%的人占有社会的80%的财富,那么就能够推测,10%的人就占有了社会的65%财富,而5%的人则占有了社会财富的50%。
案例一:铱星公司是一家移动通信公司,与摩托罗拉合资推出铱星电话。它通过使用卫星手持电话机,透过卫星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拨出和接收电话讯号,并打出广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打通的电话。”
为此铱星公司发射了几十颗用于手机全球通讯的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命名为铱星。1996年铱星移动通讯系统开始试验发射卫星,并计划1998年投入业务,预计总投资为23亿美元。它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用户提供移动电话、寻呼和数据传输等服务。在技术上,铱星移动通信系统已突破了最为关键的星间链路等技术问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规程都初步建成,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于是进行推广。
然而,如此高的“科技含量”却好景不长。要知道,在地球表面的80%以上是人迹罕至的海洋、极地和高山,而人们生存的空间仅仅只占了20%。何况铱星的系统是卫星之间通过星际链直接传送信息,铱星公司的用户是不依赖地面网可以直接通信的,同时这也造成了铱星系统风险较大、成本过高等诸多原因,使整个卫星系统的维护费一年就需要几亿美元来填补。
正因为这样,不菲的手机价格和高昂的通讯费用,使得“铱星”通讯在市场上遭受到了冷遇。在绝大部分的城市、农村、交通干线和旅游胜地都被地面网络覆盖,在移动电话的国际漫游成为可能的新形势下,铱星公司的卫星移动电话市场无疑要被压缩。它的用户最多时,也才5.5万,而据估算它必须发展到50万用户才能赢利。尽管铱星手机采取各种手段降低了收费,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铱星公司没有了市场,没有了收益,也失去了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不堪重负的铱星公司在2000年3月18日因背负40多亿美元债务正式宣布破产。
“二八定律”的不平衡,让我们很轻易地看到: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因为事物的本身存在一定的秩序关系,而各种关系的内在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必然会产生强势和弱势之分,造成因果关系的反差。这样一来,投入和产出也就不可能成为正比。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看,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人们收入的不同。例如:一个老板和一个员工,两个人同样工作8个小时,而他们的成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员工工作8小时他得到的仅仅是100元,而老板工作8小时所获得的报酬是1万元。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而这20%的项目就起着相对的决定作用,因为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80%的收获来自约20%的努力,其他约80%的力气仅仅只能够带来约20%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每天只希望这老板能够多给他一点钱,那么他就是那个将自己80%的能力租给老板的人。而老板就是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20%的人,他们除了做好手边的工作,还会时刻关注着世界。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也因此拥有80%能力的人一直在替他工作。心理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出生就鹤立鸡群。
在这个世界上约有80%的财富是在20%的人手里的,而有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不平衡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案例二:张鹏最初在淘宝上卖外贸鞋,生意一直不错,但总是有一些难题困扰着他。比如,由于外贸鞋的质量不稳定,遇到好产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另外,仅仅在淘宝网上运用网络渠道买卖,价格竞争太过激烈,除了能赚点钱,几乎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张鹏觉得卖外贸鞋并不是长久之计。
2008年,张鹏来到广州,自己创立了公司,并注册了一个新的男鞋品牌Mr.ing。
随着公司的开张,随之而来的麻烦也开始多起来。因为正赶上金融危机,低价销售才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光顾。但是自己又是做品牌,价格不得不高出原来的外贸鞋。比如:一双鞋售价在150~250元之间,利润却和原来售价100元的外贸鞋相差无几。原来的客户群体也流失了三四成。
当务之急,就是要把Mr.ing这个品牌给做起来,让消费者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度。然而让一个新的品牌传播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投入大量营销经费,还需要完整的供应链来支撑。于是他来到广州找到了三家制鞋工厂谈合作。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工厂的订单大量下滑,甚至是濒临倒闭。张鹏的订单无疑给了工厂又一次机会,工厂也因此给了他极好的优惠条件。
刚开始,张鹏就是想把Mr.ing打造成快速时尚的网络品牌。他让工厂每月出200多种新款。但是,由于款式过多,库存剧增,结果仓库里各种款式的鞋,虽然每种所剩的也只有几双、几十双,却压了资金近100万元。如此下去是不行的,张鹏深知,品牌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品种太多,资金、资源利用率太低,是不适合小企业的成长的。
于是,张鹏首先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来认知这个品牌,他采取免费策略让大量用户体验Mr.ing的产品。然后他研究了自己的客户群。他认为Mr.ing品牌的客户群主要适合年轻的白领和大学生群体,有聚集效应,也很容易产生口碑传播。他要将少数的产品创造最大的财富,他知道,一个企业只有20%的产品能够创造80%的财富。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选择单品。根据张鹏的市场经验,首先他自己设计了一款Mr.ing1,名为“阮清风”的鞋,并将细节图放在网上店铺里进行调查投票。按照他的经验,投票超过3000他的这款设计就可以成为主推单品。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4小时之后,他设计的这款Mr.ing就受到4888网友的推崇。他将这个单品制成,并将其图片放在网上,仅一天的时间,就让他的销售量达到了他原来一周的销售量。他用自己20%的产品获得了80%的财富。
我们看待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不能平均地分析和处理问题。首先,企业要抓住20%的骨干力量,再用这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同时,我们还要抓住关键的少数产品,使其能够给企业带来80%利润,并且抓住总量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对他们的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