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50 QC小组法——全员参与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2018-04-15 作者: 齐忠玉;林海;杨智斌
工具50 QC小组法——全员参与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QC小组是指在一个生产现场内的各岗位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其宗旨就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改善热情,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实现全员质量管理。

·改善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团结协作能力。

·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客户满意度。

1.QC小组活动步骤

QC小组的建立要把握这几个原则:自愿参与、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在实践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推行。

选择活动主题

在开展活动之前QC小组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进行选题。笔者总结了一些基本的选题题目,仅供参考。如设备管理、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保证出勤率等。要保证主题为提升产品的质量所服务。

确定目标

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化和数字化,这样才有实践性和方向性,便于审核和检查。目标不要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确定目标时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

分析现状

对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并整理归类,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通常可以把数据按照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存在问题等进行分类。分析现状时不仅要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制定改善措施

根据现状制定相关改善措施,制定时要将措施明确,要保证使得员工可以认知和实际操作。

活动开展

QC小组成员根据制定的措施开展质量改善活动,企业要做好统一的活动计划,并设置专人指导活动的开展。

效果巩固

把活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变更的工作方法、操作标准;变更的有关参数、图纸、资料、规章制度等)初步纳入有关的作业标准;在取得效果后的巩固期内要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

2.注意事项

QC小组的组建以及活动开展中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活动开展要立足于实际,采取行政组合或自选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可以在单个班组或部门设立小组,或跨班组、跨部门设立。提倡生产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

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要确定适当的成员人数,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小组成员和活动主题确定以后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申请活动的审批。

选题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力求“小、实、活、新”,以“实”为主;选择课题不宜过大,要“力所能及、时间短、见效快”。

在活动中可以将专业技术、管理技术与统计技术相结合,促进QC小组活动成果的实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