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上调

2018-04-15 作者: 刚强与散淡
695,上调

谢书友1888504067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小说网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雪上加霜的是接网站通知,拙作有26个章节要重新修改,而且已经修改但还在审核。如果书友在浏览拙作时有章节连接不上的不是我的疏忽,还望谅解!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刚强与散淡怀着感恩的心,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辛辛苦苦一个月,每天上传五千字以上,竟然把全勤取消,悲催!好在还有书友的订阅支持,要不真想停下来歇歇!

一路上仍未见翠花的影子。王毅只是想毕竟好过,尽管那好还是懵懵懂懂的,话还是要说清才好,王毅不是那种含含糊糊的人,他喜欢把话说透说明白。可是满腹的话却无人去说。

后来也和翠花一直没见面,只是翠花请人给王毅带过一双鞋垫,一双布鞋。这可是当地村姑给未来夫婿的礼物。要知道这鞋垫,这布鞋可是要千针万线锥出来。少女的心事,她的情愫都寄托在这里面。好多年后王毅和翠花各自成家,王毅也离开那学校多年,在雎县的一次邂逅,王毅请她吃了一顿饭彻底告别自己的初恋。

那次王毅才知道,实际上翠花当时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一样,五里一徘徊,根本就没有走远,看见王毅出来就躲了一下。这一躲就错过了历史的“会师”,也许她不躲,两人的历史也许会因此改写。王毅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人生是来不得也许,也不可能像现在的穿越小说一样回到从前。王毅突然想现在的穿越小说大行其肆,大约是满足人们吃后悔药的心理吧。

王毅想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他会和翠花恋爱结婚成家吗?王毅心里又是一声长叹。双眼有了潮潮的感觉。

“王老师,你怎么独自在这垂泪呀?”樊金花把王毅从“远古”拉回了现实。有几个学生家长来找你。

“学生家长找我?”王毅有点不相信地问道。

“是的,是你原先在这当老师时教过的学生的家长。”

王毅来到大队部,一些农民正在那里等王毅,这个带了点茶叶,那个抱了抱干香菇,还有的提袋木耳。最有意思的有个农民竟然抱了个大老南瓜。那南瓜像个磨盘,大约有二十斤。还有腊肉,野兔什么的。王毅被乡民的淳朴感情所感动真的眼睛泛潮了。

和农民朋友们打过招呼,有的王毅还记得是哪个学生的家长,有的他就不知道了。王毅不习惯和人握手,可是看见这些农民朋友的热烈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拉拉这个,拍拍那个。

那些农民说着感谢的话,说自己的子女这么多年还是对王毅难以忘记,经常念叨他。王毅也只有谦虚说:“他们能有所作为,主要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自己汗颜啦。”云云。

大队的书记说:“王老师和卫生局的领导到我们村来调查研究,属旧地重游,他尽管只在我们这工作了一年多就调走了,但这一年他为我们大队的娃付出过心血。我们大队的老百姓到现在还记得下暴雨,小河涨水,王老师背学生过河的故事。我们也记得王老师为我们村里家庭困难的学校代交学费的事。至于他怎样认真负责的教学我也就不说了。今天大伙听说王老师来了,自发地来看王老师就证明了王老师为我们村做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

王毅参加工作比南槐瑾要早,两人的际遇差不多,都是到一个大队小学当老师。王毅去的大队小学比南槐瑾的杨柳大队还要偏远。就是王毅的那个公社所在地当时都没有通汽车。

特别是他也没有教育组长的关照,和南槐瑾就大不一样了。

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都知道前三板的重要。这人是否发迹,头三年也很重要呢。

“这有点像在追悼会上说的话。”王毅打断村书记的话,打趣地说,“谢谢大伙还记得我,还来看我。那时刚参加工作,没经验,没把大家的子女教好,惭愧呀。”

王毅和农民朋友们聊了一会儿,王毅关心他们的身体,问一问他们的收成,聊聊当年在这教书的趣事。特别有感情地说:“有回家访后,家长给我扎个火把,把我送多远。”

有时家访后回去睡不着觉,主要是家长朋友把珍藏在家准备过年的好茶从楼板上取下来,泡了给他喝,搞得他失眠了不知怎么回事。在某某家吃草菇,以为是吃的团鱼(鳖)。忆往昔,王毅感叹万千。

农民朋友关心的是王毅现在的家庭,子女。

还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还以为你会成我们老书记的乘龙快婿呢,后来听说没成感到很意外。大家聊得很热闹,王毅心里暖融融的。王毅眼睛的余光和三个英雌交流了一下,发现她们也很兴奋,甚至有些骄傲。沈丹阳的表情特别丰富。樊金花随着大家的话题很夸张地打着哈哈。就是含蓄一些,微笑地看大伙聊。牛局长也不时挑起话题,使这次活动外安排搞得火热。

大队长见到了吃饭的时间,大队部的炊事员在门外暗示了几次就说:“大家没事的就在这吃中饭,准备得不充分,菜不丰盛,来客不添菜,多加一双筷。来人不加米,多放一瓢水。大家不怪,只有这个条件。”

那些农民们留下东西找各种借口都走了。王毅心里感叹万千:百姓是多好的百姓,我只做了那么点事,百姓都记得,可是我们的一些媒体和一些官僚经常喊百姓为刁民,这刁从何而来?王毅也只能在心里感叹,嘴里是万万不能表达的。所以古代就有腹诽的说法。

下午的工作轻车熟路,很快就做完了,大家回到公社所在地,高院长继续做东,大家吃了晚饭后,高院长挽留王毅一行就在昨天的“宾馆”将就一晚。并向王毅眨眼睛。

王毅心里万分犹豫。下意识地看了沈丹阳一眼,沈丹阳也正用火辣辣的眼睛看着王毅。王毅很想把昨天晚上没成的好事完成。

牛局长发话了:“已给你添麻烦了,明天到另一个公社,今晚还是回去休息,再说大家离家几天了,各人家里都有事要处理。”

局长兼组长发话了,大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好说:”回去吧,回去吧。”

王毅晚上回到家,万分感慨,一想自己一不小心就是奔四的人啦,于是拿起笔写了一篇人生感悟的随笔:

四十不惑

人们都说”四十不惑”,真正到了四十岁方才知道迷惑的太多,眼看着青春不再,万事仍就蹉跎。三十岁时感叹:黄瓜打锣,去了大半头,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种想张扬个性的故作姿态。说这话时一脸的无奈是装出来的,不善掩饰的表情,将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总觉得过了今天还有明天,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还有星星。一不小心除了风霜留下的皱纹外像没了别的。到了四十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

人到了四十,看房子,还是那样扁窄;看车子,街上跑的四个轮子的乌龟壳不是自己的;看孩子,也就那个样,和小时候的自己没什么区别;看成就,熟悉的一个又一个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自己也就是只留下了满腔热情燃烧过后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没有了其它。那种不能随便流露出来的情绪万一暴露,只会招别人的看不起与不成熟的非议。悠着点吧。

人到了四十,想说的话要想了又想,想做的事要看了再看。前有高山仰止的前辈挑剔的斜视着你;后有虎视眈眈的后进撵着你,稍不留神露了怯,失了招,除了被耻笑还有什么。要不然说错了话,后生们会说白活了一把年纪,还老吹过得桥比我走的路还多,哼!

人到了四十,有人恭维说:你是行家里手,是人生最辉煌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噫嘘嘻,不得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只不过收获了一些瘪谷与稗子。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再也不敢暴饮暴食,肚子可不管哪一套,要么消化不良,要么腹泻不止,反正几天不得安生。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反应也开始迟钝,老喜欢走神或者打盹。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再也不是能熬个通宵,第二天还能活蹦乱跳。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干点体力活,腰酸腿痛脚抽筋。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口袋经常备的有药,嘴里经常讲的是病。

人到了四十,似乎万念俱灰又心存不甘,老拿姜子牙来安慰自己,等待周文王来发现自己,大器晚成是唯一希望,可悲的是周文王老是发现别人,而且是年轻的姜子牙,自己怎么就是总有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只好拿儿子作指望,可他不管你这一套,该玩照玩,该乐照乐。有气自己闷着罢。唉!不惑照样要活,不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简直就活不下去了。房子虽小咱有,不至于露宿街头与荒野。车子咱也有,只不过是两轮的,还是电启动的。儿子咱也有,虽然考不到第一,也还能及格。虽没有升官发财,囊中也不见十分羞涩,起码还有烟钱。桃李没满天下,基本满雎县,在成人教教专科课程,还教出了几个局长,校长。“豆腐干”经常在薰,小论文经常在写,偶尔在报刊上出现下”贱名”也可乐呵几天,闹得总有人惦记咱挣了多少稿费,美死你。不敢熬夜,正好早点洗早点睡,免得别人说是非;懂得了养生,知道了生活,明白了事理,就这么着活!

写完了这些话,王毅检查一下改了几处错别字就给一个编辑挂了一个长途电话,说第二天发一个稿件过来,请安排下版面。

对方编辑说:”感谢你赐稿,还说什么帮忙,我给你说过消息。”

“什么消息呀?”

“我们准备搞一个游记类的征文比赛,准备一篇参赛吧。”

“行!”

王毅余兴为尽,又将今天旧地重游写了一篇游记:

水车只有梦中寻

雎县人都知道鹿溪河有十景,而且这十景还有十首古诗描而写之。

我在那里的学校教过一年书,那十景是我回家必经之地,也许是熟视无睹,却只对那里的水车与瀑布这十景之外的物事情有独钟,二十多年过去了,常想起他们。

那个学校居于鹿溪河畔一个自然村落里。一条水渠就从我执教的班级教室底下穿过,然后冲向水车,水车便在哗哗的水声中咿呀转动,带动水车,水车推动碓砸向臼窝发出沉重厚实的咚咚声,地动山摇,在这地动山摇中我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初到学校,这些声响让人难以安眠,久而久之便习惯了。那瀑布位于这个自然村的下头,是一个小水电站的水渠溢水沟形成,每当水渠水满后便从山上头冲下,十几米高,曲折而下,那瀑布便有了S形的躯体,很有韵致了。

我在那里执教鞭一年,水声是天天耳闻,可瀑布却少见得很,总共只见过三次。

正因为见得少,每次见到瀑布都驻足不前,流连到水逐渐小,瀑布逐渐化成了溪流才会离开。

今年春天,全办公室的人相约到鹿溪河踏青游玩烧烤。在鹿溪寺,大家玩够了,在我的鼓动下,有十几人向学校进发去看水车。

走了两三里,有几个人便因走不动不去了,又走了四五里路,一行人才疲惫不堪到了我曾执教的学校的自然村边,再往前到了水车的位置,可不见了水车,那位子盖了个厨房,学校也在调整教育布局后撤掉了,教学楼等都已挪着他用。没想到二十年过去,水车竟再难见,扫兴而返。

刚刚走出村子便听见轰隆之声,问,原来电站排水啦。有瀑布啦,我们的脚步不由加快,走到电站,只见十几米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便拍照、戏水,不想离去,真是的,原来不常见的瀑布却被偶然遇见,太高兴了!

回到烧烤的地方和他们讲瀑布的景观,他们只后悔没去,特别是走到半路的人,更是后悔不迭。

回到家备课,发现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中的一段话印证了今天的一切:”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王毅读了读自己的散文,觉得过得去,就把它誊正后装进信封,写上收信人,准备第二天投寄,便倒头大睡。梦中沈丹阳和他走到河边,两人手拉手,可是一不小心,两人掉进河里,好冷呀。王毅一下惊醒了,原来是梦中的被子被蹬掉了。

王毅瞪大眼睛等天亮,心想好像各个公社跑的差不多了,好日子要结束了。

王毅们跑了几天后该搜集的第一手资料都收齐了,就是写调查报告的事了。

牛局长对几个人进行了分工,调查报告由王毅执笔,沈丹阳协助,负责誊正,樊金花打杂,兼处理数据。实际上,这样分工,王毅、的任务很明确,樊金花、沈丹阳就在空里过。王毅想,这讨好的又不是别人,自己多做点也无所谓。

于是由基本情况开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安排三大块内容。

基本情况主要有观念上的,政策导向方面的,资金投入方面的等。

王毅吸取以往写东西喜欢一挥而就的习惯,还是集中三天精力把主要部分写起了就天天磨洋工,耗时间,喝喝茶,抽抽烟,看看报,美其名曰在思考,在整理思路,在梳理数据。一晃个把月过去了,上面在催一稿,看是否符合统一要求。王毅才和用了三天时间打印出来给领导审阅后送到市里。局里派王毅和沈丹阳到市里送报告。王毅就和沈丹阳带着装有报告的文件袋到了市局。市局相关领导看了雎县的报告,认为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材料详实。在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很有见地的建议,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云云。并给县局打电话要求王毅和沈丹阳在市局帮助整理全市的调查报告报省里。县局当然支持。

王毅接受任务后市局相关领导问在这整几天材料有什么困难。王毅只说来的时候没有带换洗衣服。市局领导笑了笑说:“早就看到你到市局来就带了几张纸的报告,连包都没有提一个,估计你没有准备在市局多呆,小沈也只挎了个小包,可能也没有准备。这样吧,你们先到宾馆安顿下来,我安排一下就来看你们。”王毅就和沈丹阳到内部宾馆登记住了下来。王毅还是第一次住市局的内部宾馆,虽不是十分豪华,但也很不错了,有电视,是大彩电。有内部电话,有单独的洗漱间,淋浴,浴缸都有,连电吹风,一次性剃须刀都有,一次性拖鞋也很厚实。根本不是一次性的,穿个个把月没有一点问题。特别是还有茶叶、速溶咖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