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技巧

2018-04-15 作者: 刚强与散淡
696,技巧

谢书友1888504067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小说网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雪上加霜的是接网站通知,拙作有26个章节要重新修改,而且已经修改但还在审核。如果书友在浏览拙作时有章节连接不上的不是我的疏忽,还望谅解!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刚强与散淡怀着感恩的心,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辛辛苦苦一个月,每天上传五千字以上,竟然把全勤取消,悲催!好在还有书友的订阅支持,要不真想停下来歇歇!

南槐瑾知道自己就要离开杨柳小学了,可是杨柳小学的老师们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时人们对于人事变动没有那么敏感。再说,南槐瑾到杨柳小学才工作了一年,就调出这个山沟沟,人们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事情。杨柳小学的几个公立老师,那个不是来了就走不了啦。

南槐瑾现在最为难的就是喻洁将来怎么办,原先还有林诗韵,柳翠,自己和她作伴。将来杨柳小学偌大的一栋楼上,晚上就住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很难让一些偷腥的男人不动心思。这可是自己的未婚妻呀,哪怕现在为是否倒插门还扯着,这毕竟是枝节问题。

南槐瑾也问过王永胜,自己走了,这杨柳小学的校长由谁接任。是从外面调人还是就在杨柳小学产生。

王永胜说:“你只管自己,不要再过问杨柳小学的事情了。你调出之日,这杨柳小学就与你没有半点联系或者叫关系。”

“老师,可不能这么说。我对杨柳小学还是多少有些感情的。你这样一说,我们经常说的第二故乡就没有意义了。”南槐瑾说。

“槐瑾,算我说错了。关于杨柳小学的校长问题,我也没有考虑成熟,现在还真无法答复你。你认为杨柳小学有合适的人吗?”王永胜把皮球踢到了南槐瑾的面前。

“我认为张大理还不错,如果有人对他稍加扶持应该可以。”

“你怎么没有推荐钱会成呢?”王永胜问道。

“我也想到他了的,但这人似乎缺乏一种东西,就是缺乏领袖的胸襟,气度。”

“你认为领导的胸襟和气度应该是什么样的?”王永胜见南槐瑾说到这个层面上,就有意识想考考南槐瑾。

“胸襟开阔,豁达大度,是一种善良的心愿,是一种友善的态度,是一种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是一种智慧、气度和风范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涵养达到高层次的心理平衡,也是做人,领导工作的必备素质,是和谐社会的所需的一美德。有名作家曾写过‘世界上是宽阔的是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原来一个人的心灵却是那么的让人想象与思索。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容人容事的气量和风度,拥有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才能善于吸收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博采众长,也才能使自己长本事,长智慧。我从饶舌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褊狭的人那儿学到了宽容,又是从残忍的人那里的学到了仁爱;有了豁达大度的胸襟,是强者的气度,智者的风格,自信的表现,正义的行为,可贵的人生境界,并非软弱和‘窝囊’,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在尤其是‘委曲求全,以德报怨’的高尚品德,可以使人夜静时,自省反躬自问,自愧不如。这些钱会成都不具备。不知老师和我的看法是不是一样?”南槐瑾说完就望着王永胜。

“是的。放眼古往今来,多少描写人的气度与胸怀之词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熠熠生辉。‘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熟悉的字眼是如此地让人感触万分。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是遇到君子还是小人,总是要看得再远一点,姿态放得再高一点,心态再放得平一点。一个人,如果胸怀狭隘,没有容人、容物的肚量,不仅难以成就事业,恐怕也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人交往,更不会嬴得真正的友谊。作为一名领导者,更需要有宽大的胸怀,那样才能收揽人心,使人心悦诚服,进而为你的事业殚精竭虑。一个具有博大的胸怀、雍容气度的人,能广纳贤才,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不少校园文化都在提倡协作精神,我想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在校园中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人文环境,培养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人生在世,也不过是百年。恍惚中他人的过错与伤害,也不过征途路上的一处深壑,迈过去也罢,填平也罢,终究了无痕迹;前行路上的坎坷与挫折,无非是考验人生的一份试卷,敷衍从事也好,运筹帷幄也好,终究还是要写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放开眼,跳出来看遇到的事,遇到的人,所有的事与人不过是驿站的云淡风轻。”王永胜也是侃侃而谈。

“钱会成所缺乏的就是这个。我们说好听点就是雅量。这也就是我不推荐他的理由。也许他是个好助手,但绝不是一个好领袖。”南槐瑾说。

“槐瑾,我很高兴你有了这么高的认识境界。其实原先杨柳小学的赵晋成也是缺乏这个雅量的人。他如果稍微聪明一点,好好使用你,这双赢的局面还不就形成了。”王永胜说。

“现在想来,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特别是现在,林老师又不在了,我心里是很内疚的。”南槐瑾很伤感的说。南槐瑾只要一想到林诗韵就有伤感的感觉。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到另外一个问题,领导干部要有直面‘坏话‘的胸襟与气度。爱听好话是人之常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身边常常都是‘好话’包围,而直言、忠告则难得听到了,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和带头人,不仅要有听‘坏话’的心胸,更要有用‘坏话’的勇气,即领导干部必须要善听‘好话’之外,还要善待‘坏话’。那么如何才能听到‘忠言’呢?

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说话氛围,要让人说话,使群众对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有发表的渠道,不要一闻批评之声就跳将起来,追查追究,而要做好承受批评指责的心理准备,只要有利于改进决策、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坏话’,都可以大胆采纳。尤其是来自基层和群众声音,可以不漂亮不好听,只要反映的情况客观真实,就要高度重视、大胆采用,真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次,领导干部在天花乱坠的‘好话’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眼光,独立的思考,不要被‘好话’所惑,更不要沉醉其中,以免造成工作中的失误。当然,有些好话说得中肯、实在,是干部群众捣心窝的话,这是当之无愧的,全部接受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加以过滤分析,深思其意,作为鞭策,更好的推进工作。最后,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做到‘耳聪目明’,更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古往今来,‘忠言’大都‘逆耳’,越有针对性的意见越尖锐,越真实的情况越难听,领导也越难以接受,碰上这种情况,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用平常心对待,做到从善如流,还会视这些谏言者为“对手”或“死敌”。那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平时听多了“好话”,里面多是奉承和恭维,乐于享受“好话”就无法接受“坏话”了。而这些‘坏话’又往往是事实的反映,长此以往,必然难以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导致决策与实际相脱离。如领导干部能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对待这些‘坏话’,注意从自身做起,亲近敢讲‘坏话’的下属,使他们受到褒奖和重用,远离溜须拍马的下属,使他们受到惩戒,定能真正营造敢讲‘坏话’和真话,敢提意见的良好氛围。”王永胜简直是长篇大论了。

“老师,我也不完全赞成你的观点。就是提意见,我认为也有一个技巧问题。什么文死谏,武死战都是不讲技巧后的强词夺理。做部下的不要讲愚忠!”南槐瑾说。

“哟呵,我今天倒还是有些新鲜了。”王永胜说这话时有了调侃的意思。

“老师,我读过一篇古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你还有印象吗?”南槐瑾说。

“你说来听听,我不记得了。”王永胜说。王永胜的学历是初中,当时初中毕业后当小学老师,学历还是合格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王永胜并没有读过,但自己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我就把这篇古文的大致意思给老师说一下。”南槐瑾说完就像背书一样用现代文把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一遍。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有求于我。”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你给我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王永胜说。

“老师,这个故事最大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给领导提意见也应该像邹忌一样,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盲目蛮干。”南槐瑾说。

“你有这个认识很好,说明你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人。好!”

“老师,我还有个请求,是不是考虑把喻洁也从杨柳小学调出来呀。你看这杨柳小学的实际条件,一个大姑娘一个人守一大栋楼,万一出了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南槐瑾恳求王永胜说。

“对于这个问题,我为你考虑也要妥善安排,就是杨柳小学这一调动老师,把这所学校就抽的太苦了。一般的公立老师也调不进去。那里的民办老师的素质你也是知道的。就看今年有没有中师生分配的。到时候再说吧。”王永胜说。

“老师,这事可不能到时候再说,看在我们师生一场上,也要考虑,万一不行,我也就只好放弃到河洲小学的机会了。”南槐瑾想只有这样看能不能将王永胜的军后解决这个问题。

“你这有点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味道呢。”王永胜笑话南槐瑾说。

“我这是无奈的选择呀!”南槐瑾做出苦相,“哪个不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在没有办法时,人还不是只有在地处呆着。”

“你不要逼宫,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你也要给我时间。”

“开始要调动我时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在批评我考虑问题欠周到?”

“不是那个意思。”南槐瑾感觉自己今天说话没有注意分寸,赶紧改口说。

我们暂时按下南槐瑾的活动不表,再来看王毅们的活动。

王毅刚刚安顿好,市局的领导就来了,这个市局的领导是一个副局长,按级别可是王毅雎县的副县长了,王毅觉得自己似乎也把级别提高了一级。他和王毅县局的分管领导是家门,也姓李。这很方便王毅喊领导,反正就是李局就行了。

市局李局后面还跟了个小女孩,很文静。李局说:“这是局里的出纳,小沈和王老师在她那先预支一千块钱去买些日常用品。这款子做你们出差补助的一部分,事情做完了再给你们另外算补助。”

王毅和沈丹阳在出纳给的一个表格上签了名,出纳给他们一人数了一千块。王毅才知道是一人一千块。王毅的月工资才四十多元。一下有这么多钱,简直吓了一跳:“是不是搞错了?”

出纳听了把王毅手中的钱再数一遍说没错呀。

王毅才放心,简直是发了洋财。

接着出纳给王毅和沈丹阳一人一张饭卡,说上面已一人充了二百元的餐费,吃饭只需刷卡就行了。

“感谢市局领导考虑的真细致。”

安排好了李局就说今天中午我们为你们两人安排了顿便饭,算是上工饭,吃了后你们休息一下,去商店把该买的东西买下,明天正式干活。每天的生活就用饭卡自己去吃,恕我们不陪了。

王毅随李局到了餐厅,就四人点了一大桌子菜,火锅是长江肥鱼。王毅只听说这鱼是按斤算的,一斤就要一百多元。王毅吃了点,觉得味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倒对炒白菜心很感兴趣。李局笑王毅很会享受。王毅不解问:“为什么这么说?”

李局说这炒菜心是宾馆大师傅的招牌菜。这道菜要百把块。王毅听了吓了一跳。白菜要一把多块,一盘菜可是我月工资的三倍呀。再说是小白菜呀。李局解释说这小白菜是坐飞机空运来的。王毅怕掉底子就不敢再深问了。其他的菜都比火锅好吃,m国腰果炒鸡丁呀,南亚咖喱什么的,王毅只吃不问,就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一样,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喝的酒水都是洋名字,王毅也是只喝不问。

一顿饭就在热情而不热闹中结束了。

下午王毅就和沈丹阳去逛商店,王毅最怕逛商店了,要买什么想好了直接到商店去买,买了就走,可是陪着自己喜欢的人逛商店还是兴致很浓的。两人到了市里最大的商场,沈丹阳就在男装柜台转悠,最后看中一款藏青色的一套衣服,王毅一看吊牌要五百多块。沈丹阳要王毅试一下,王毅以为她是给她老公买的说:“他的身材和我一样吗?”“不一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