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致富之道——钱不在多,会理则灵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六节 致富之道——钱不在多,会理则灵

我们已经在第二章讨论过,人们对投资有一个刻板印象——投资是有钱人的游戏。因而,很多人迟迟不理财,就是觉得自己那一点钱实在没必要理。如果你也是这个原因而没有参与投资,那么就该看看以下的故事。

有一个小姑娘拿着三毛钱到瓜田买西瓜。瓜农看看这个小姑娘,不忍心直言告诉她这点钱远远不够买西瓜,就想了一个办法,想让她知难而退。于是,他指着一只只有拳头大小、还未成熟的小西瓜对小姑娘说:“这三毛钱只能买下它。”

小姑娘盯着西瓜看了一会,对瓜农说:“谢谢伯伯,这三毛钱给您。”瓜农不解,他以为小女孩在看到这只小西瓜之后就会离去,没想到小姑娘会把小西瓜买下,便提醒她:“这瓜可不能吃,还不熟呢。”

小女孩说:“我知道。但是我只有三毛钱,只能买得起这只小西瓜了。它现在不熟,我先把它买下来,它就是我的了。我不摘它,就让它待在这里,天天来看着它、护着它、给它浇水,过一段时间,它不就长成了大西瓜吗?那时我就可以抱着大西瓜回家了。”

听到这里,瓜农觉得小姑娘很聪明,就收下了三毛钱,将小西瓜卖给了她。

其实,钱有多少并不是理财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收入少,不一定就与投资无缘。

很多职场新丁就像这个故事中的小姑娘,因为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支付过生活成本之后就没有多余的钱进行投资。然而,他们也可以像小姑娘一样,进行力所能及的投资——用少量的钱进行小投资,等有钱了再进行大投资。

这要如何操作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IT公司。在他工作的第一年,他的平均月薪是5500元。这个数字是高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收入的平均水平的。这笔钱对他来说只有一个用途——与朋友吃喝玩乐。

对于很多年轻人规划的买房、投资,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他看来,没结婚就买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会给自己增加负资产,因为要还房贷;他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因为单位已经为他买了社保;他对投资一窍不通,最熟悉的理财方法就是银行的活期存款。每个月领到工资后,他都把钱存入银行,用的时候再取出来。不过,即便如此简单的财务状况,他也没有理个明白,因为他从来没有计算过他每个月的收支状况。

理不理财,是个人的生活态度问题。在以上的案例中,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并不曾缺钱,他还没有意识到金钱以及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对于这类人,就需要从了解自己的财务状态、有目的的储蓄做起。这样,他才有可能让自己的“闲钱”来创造更多的钱。

第二个年轻人出身贫寒,但因为用功读书,考入了大学,因而也生活在一个大城市。毕业之后,他就在一家媒体工作。不过,由于单位改制和岗位调换比较频繁,他的月薪收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工作两年来的平均月薪是4000元。

虽然这份收入并没有第一个年轻人多,但是他每月还是可以节省3000元。也就是说,他每月只花掉1000元。

这怎么可能呢?

这位年轻人自小生活在农村,耳濡目染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在大城市,这个习惯依然没有改变。参加工作后,他没有租住高档公寓,而是单位安排的宿舍;他很少下馆子吃饭,平时都是自己买菜做饭,他不常买衣服,也没有常去酒吧玩乐的习惯,因而每月的支出一般不会超过1000元。

他的工作稳定后,他的家人曾建议给他补贴首付钱购买房子,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攒钱买房。一套首付10万的房子,他三年的存款即够支付了。

他没有参与过投资。因为他觉得的储蓄有限,如果赔本了会觉得可惜,所以只是把节省下来的钱以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存入了银行。

相比较第一个年轻人,第二个年轻人因为有自己的积蓄更容易致富。不过,他的缺点就在于他过于保守,不敢尝试投资。这一点也恰恰是他难以致富的原因。因此,第二个年轻人的致富之道是改变观念,拿出一小部分积蓄(如10%)进行简单的尝试性投资,在熟悉投资规则之后再进行更大范围的投资。

除了储蓄和投资之外,致富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坚持。如果不能坚持,很可能会让投资者遭受巨大的损失。例如以下故事。

第三个年轻人,直到25岁时研究生毕业之后才开始参加工作。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他的父亲就让他领到薪水之后先在拿出1000元用于基金定期投资,并希望他坚持到60岁退休。如果一切按这个计划进行,假设他定期购买的基金的收益率为10%,那么等到他60岁时,他通过这项投资将会获得的3157521.66元的收益,加上35年来所投入的本金,所拥有的财富总额为3577521.66元。

不过,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在他30岁时,他忽然想买辆汽车,并选中了一辆价格为18万元的汽车。于是,他取出投资五年的本金收益和共计8万多元付了车贷首付,并承诺未来的五年每月还款2000多元。这样,他不但花光了之前五年的积蓄,还透支了未来五年的全部积蓄和一部分生活费。

所幸的是,在他35岁时,也就是他工作的第11年,他开始继续将每月1000元存入银行,并10%的收益率进行基金定投的投资。在他60岁时,他通过这项投资所获得的财富总额为1298181.18元。

这个数字虽然也能让他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如果他没有买那辆18万元的汽车,那么他将会在60岁时获得350多万元的财富。换句话说,18万元的汽车消费让他损失了200多万元。

所以,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要致富,就不要乱花钱,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消费。将省下的钱进行长期而稳定的投资,它就会在未来的三十年后回报你十倍的财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