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迎亲的轿身是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在寒风中扬起了纷扬的形状。
进了轿子江浸月只好坐着不敢动,好命婆娘交代说新娘进轿子坐定之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
江府的好命婆娘早已经在江浸月的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和香料的火熜,任府还在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了一条上好的湘妃竹编成的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不知是不是任府准备时疏忽大意给忘了湘妃竹也称为斑竹,刘禹锡的《潇湘曲》里就写着——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满江深夜月明时。
幸好江浸月看不到那轿子后的竹席,自然也不知道是一副如何的光景。
江明朗放下轿帘,万康立即上前来笑着按照惯例塞给轿夫红包,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江浸月“好受”。
一切就绪,任府来的人有人唱了声,“起轿”,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的是旗锣伞扇沿着来路折回,令整个迎亲仪式显得更为热闹和壮观。
在锣鼓、唢呐和舞狮的伴随下,任府来迎亲的花轿开始起程返回任府。
江府府门前垂着两长串鞭炮,万福万安在起轿之后笑着点燃,噼噼啪啪地大声地响起来。
任府的喜娘用茶叶和米粒撒向轿顶,在一片恭贺声和鞭炮声中安伯目送着江浸月的轿子越走越远。
呆在东厢房的青月自打听到了花轿来时的喧闹声,心里虽是抑制着想要出去看看。青莲也是守在门口,不让她出去。
这时又听见鞭炮响了,青月交叉地握着手,朝青莲问了一句,“青莲,小姐出阁了?”
青莲笑着在门口踮着脚张望,尽管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她还是笑道,“是啊,夫人。姑爷来迎亲来了,这会子该是起轿了,外头肯定很热闹。”
青月低低地道了句,“一定很热闹。”
红盖头的穗子随着青月晃动着,却也看不到她的神色,是如何的喜乐。
小姐,从今以后,青月都不能随时陪在你身边了,你会不会照顾好自己?
转念想到青荷已经去陪嫁了,青月继而苦笑。青荷姐姐,你一定会替我照顾好小姐的,对不对?
青莲接着道,“只是公子随行去给大小姐送轿了,很快就会回来拜堂。”青月点点头,不再说话。
江明朗骑着马送江浸月至中途即要返回,而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返家置于火缸之内,称“倒火熜灰”或是“接火种”。
弯了好看的眉眼,江明朗小心翼翼地包了火熜灰,末了只道了一句,“姐姐,我这就回去了。”
江浸月的“好”字哽在喉咙还未出口,江明朗便带笑走远了,生怕再多看一眼江浸月,就再也舍不得。
江明朗又到江心月的轿子前交代了几句,陪在江浸月轿子边的青荷怀里抱着一个料器,看到江明朗故作洒脱地对任良拱手,“姐夫,姐姐就交给你了,以后不论何时你都要待姐姐好。”随即翻身上马头也不敢回地策马扬鞭归去。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