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唐狄公案·肆(14)
“大人,他只穿了件外衣,从他的衣袖里我们发现了一沓名刺、一卷本地的地图、串成一串的三十二个铜钱,还有他平日使的算盘。”
“行了,苏统领。”狄公将身体倾前,继续道,“诸位,泰明想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藏项链的方法。他扯断项链,将一粒粒珍珠藏于做账房的每日都要用的一个东西里,这是谁都想不到的。请看这东西!”
他从面前的抽屉中拿过算盘,举在空中。
他那两个客人俱以疑惑的目光瞧着那算盘。狄公拆开算盘的木框,让深褐色的珠子从小竿子上滑入那只瓷碗中,随后摇晃那碗,让珠子在温热的水中上下翻滚。他边摇动碗,边又说道:“他先在珍珠外表涂了层棕色的树胶,就是一般账房用来粘账单的那种树胶,接着换掉原来的木珠,将涂过树胶的珍珠换上去。这种树胶黏性很强,即便在水中浸上一个夜晚也不会溶解。这碗温热的碱液便能证明这一点。”
狄公从碗中取出两颗珠子,用一块丝绸小心翼翼地擦干,然后放在手心里,让他们看。两颗圆圆的精美珍珠,发出晶莹微弱的白光。他庄重地说道:“诸位,这只碗中放的便是宫中项链上的珍珠。待会儿我便让你们知道所有八十四颗珍珠是否都在此处。苏统领,拿丝绳与穿针来!”
吏部侍郎双眼盯着那只碗,薄薄的双唇紧闭着。康将军镇定地望着狄公毫无表情的脸,双拳紧握着横放在膝盖上的剑。
苏统领一眨眼工夫便回来了。他站在高案旁,将珍珠一颗颗擦净,随后用粗粗的手指灵巧地把它们串起。狄公数过项链,发现一颗珍珠未少,便把它纳入衣袖,接着说道:“那帮给泰明搜身的歹人甚至剖开他的肚子,可他们从未多看这算盘一眼,因为人们总以为账房该随身带着算盘,可没料到这是藏项链的最佳之处。”
吏部侍郎以慎重的口气问道:“如果算盘是在死者身上发现的,又怎会回到客栈的柜台上?”
狄公不悦地看了他一眼。
“是我把它放回去的,”他简短地答道,“当时我并不知它是什么,因为那时我还不知项链丢失一事,但事后我确实该记着这一点。我很晚才发现事实,可还算及时。”狄公站了起来,转过身,对着靠墙的供案躬身施礼。他双手捧起那卷黄缎,对苏统领说道:“你现在回客栈去料理那儿的事务。”又对另外两人说:“我们到碧水宫去。”
一队人马刚走过护城河上那座宽敞的大理石桥,巨大的碧水宫门便打开了,轿子抬了进去。
在第一个院内,站着两排御林军士兵。狄公把头探出轿外对校尉道:“前天夜里我乔扮成郎中梁谋离开此处时,有人从我坐的黑轿中取走了我的剑。你马上去找,剑身上镌有‘雨龙’两个金字。”在校尉行礼之际,狄公对吏部侍郎道:“现在,我们直接到你府衙去。”
他们在高高的大厅前下轿。狄公对康将军做了个手势,便走了进去。在吏部侍郎的案桌旁,他的师爷正在柔声地与三位侍臣说话,一见他们进来,即刻便跪了下去。
狄公把那卷黄丝缎塞进袖内,说道:“起来吧,将凤仙夫人的情况说来听听!”
师爷站起身,躬身深施一礼:“大人,御医道凤仙夫人患的是突发性脑病,在这炎热而潮湿的天气里是很罕见的。给她服过镇静宁神的药剂后,她便昏睡过去,现在已经好多了,可从御医处搬回公主那儿了。”
狄公点点头:“文案密柜在哪儿?”
师爷犹豫了一下,但狄公看到他向挂在墙上的那卷花卉长轴瞥了一眼。狄公走了过去,拿开画,指着嵌在墙中的一只铁箱,对吏部侍郎命令道:“把它打开!”坐在高高的书案旁,狄公仔细看着密柜中的一卷卷文案,慢慢抚弄着自己的胡须。他发现这些文案有的涉及个人隐私,还有些重要的文案是关于碧水宫的管理,并未见到涉及三公主的隐私,也未有有关项链的谋划。他站起身,将文案放回柜中,并示意吏部侍郎把它锁起来。
“康将军,带我到你的府衙去。侍郎大人,请一起前来。”
康将军的府衙内简洁明净,窗外是一个宽敞的院子,一些御林军士兵正在那儿习射箭。康将军打开铁制的密柜后,狄公仔细地察看里面的一切,又是一无所获。
他将双手放于背后,对康将军道:“四日前,碧水宫内直到深夜还有骚动。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康将军。”康将军拉开桌案上的一只抽屉,从中取出一本大记事簿,放在狄公面前。每一页都被整齐地分成若干格子,标明值岗的职责。他一页页翻阅着,找到了正确的日期,又看了写在边上的简短批文。
康将军抬起头,说道:“那日午夜时分,宫中西北角第六个院子中的某楼屋顶突然着火。那时我正在宫中别的地方,可我的总管立刻派了一队人马到那儿,毫不费力便把火扑灭了。宦官总管似乎也看到了火光,还下令要对整个地方警戒,以确保飞扬的火花不会飘到公主殿下的住处。我的手下给西、北两处城垛上的哨兵下了必要的命令。午夜过后,他们各自回到原先的岗位。”
“可有证据?”
康将军又翻过一页,上面贴着一张红字条,有宦官总管的印章,还写有几句潦草的批示。
狄公点点头。
“诸位,我们现在一起去宦官总管的府衙。”
宫中早已传遍朝廷按察使到来的消息。宦官总管府衙的哨兵打开了大门,等待三位官员到来,那位胖胖的宦官赶紧从室内出来迎接他们。他伏倒在地,跪唱圣恩。
“你们在走廊等着,”狄公对他的两位同伴道,“我进去请总管大人允许我等过金桥。”
他敲了敲饰金的门,未见回答,便径自走了进去,并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堂皇的书房内空无一人,窗台上兰花的幽香中夹杂着旧书的霉味。狄公朝屋外望去,那老宦官正站在花园中的一块大岩石旁,穿着一件素色的长袖晨袍,头上戴着一顶薄纱官帽。狄公来到花园中,走在蜿蜒曲折的小径上,路两旁有几个小金鱼池与花圃,几只小翠鸟在沾有露水的绿叶间欢快地鸣叫。
宦官总管转过身,抬起重重的眼皮望着狄公,说道:“狄大人,一夜间出现了奇迹!你看,这罕见的花突然开了!看这形状精致的花瓣,还有这柔和的颜色!这是我派专人从南方弄来的,我亲自照看了三个月,可从未奢想过它会开花呀!”
狄公向手掌一般大的兰花俯过身去。此花开在此株花木的凹处,倚在一块岩石旁,黄色的花瓣上有紫色的斑点,给人以狡黠的印象。兰花散发出淡淡却很诱人的芳香。
“我想,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花。”狄公一边直起身子,一边说道。
“而且你再也不会见到这样的花。”老宦官低声说道。他用长长的指甲折断花茎,把花放在鼻子底下。他一边慢慢地前后挥动着花,一边继续说道:“狄大人,前日你来此之际,我便知你不会只是个行医郎中,因为看见我及我身后站着的刽子手,你该吓得瑟瑟发抖,甚至匍匐在地才是。可相反地,你却镇定自若地与我说了番意味深长的话,就如你我地位相同一般。狄大人,下次乔装打扮时,可要装得像一点!”
“你一心想除掉我,”狄公答道,“可我总是很幸运。我马上便要将公主的项链完璧归赵了,请你让我等过金桥。”
老宦官瘦弱的手翻弄着那朵兰花。
“狄大人,请别误会。不错,我确实想得到权势,谁知道了皇上见不得人的秘密,谁就能拥有无限的权力。可我另有不同的且更强烈的动机。狄大人,我想让三公主永远留在我身边,我想温柔地照看她,就像照看这朵花一样。我想能每日见到她,听到她那可爱的声音,知道她做的每件事……可现在,她就要遭一个如野兽般的士兵的蹂躏……”
猛地,他爪子般的双手掐碎兰花,随后将其扔在地上。“我们进屋去,”他粗鲁道,“我有许多慢性病,到了该吃药的时候。”
狄公跟着他走进书房。
老宦官坐在宽大的精雕细刻的椅子上,打开一只抽屉,从中拿出一只水晶小葫芦,葫芦盖上系着条红丝带。就在他要拔出盖子的时候,狄公走上前一把抓住那只易被折断的手腕,简短说道:“罪恶阴谋必须被粉碎!”
宦官总管松开药瓶。他按了一下刻在桌边图案中的一朵花蕾,一只小抽屉伸了出来,他从中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交与狄公,同时,薄薄发青的嘴唇露出蔑视的讥笑:“把他们折磨死,一个都不放过!连他们的鬼魂也要做我的奴仆,来世还是做我的奴仆!”
狄公打开信封,看着每一张字条。每张字条上都写着一个名字和官阶,以及日期和钱款的数目,字体相同,都是修长的笔迹。他点点头,将信封塞入衣袖。
老宦官拔掉水晶小葫芦上的盖子,将无色液体倒入杯中。一口喝掉后,他把身体往后靠在椅子上,青筋突起的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闭上原来便半睁半闭的眼睛,急促地喘着气。接着,他松开抓着的双手,捂住自己的胸口,虚弱的身子开始剧烈地颤抖。蓦地,青色的双唇动了:“我允许你过金桥。”
他的头沉到胸前,双手软软地垂在膝盖上。
二十一
吏部侍郎与康将军站在外面的走廊上不安地等待着,两人都不说话,而那位胖宦官仍然跪在那里。狄公从屋里走出来,他把信封递给吏部侍郎,说道:“信封中有所有密谋参与者的详情。你回府中去,即刻将主犯擒拿,彻底审问。康将军,你随我来,我已获宦官总管的许可,可以通过金桥。”狄公接着对那位胖宦官说:“带路!”
三人来到桥下,胖宦官敲了敲一根大理石柱子。不一会儿,桥对面的宫殿中走出四位宫女。狄公和康将军过了桥。狄公告诉宫女,特命按察使奉旨求见公主。他们被领进一间偏房,在那儿等了很长一段时间。显然,公主还在梳妆。
终于,两名宫女前来领狄公及康将军穿过外面的走廊,来到宫中东端红漆柱子支起的凉台上,由此处可看到通往山里的整片林地。三公主站在最远的那根柱子旁,手持团扇,身后站着位上了年纪且样子虚弱的女官,灰白的头发从高高的前额梳向脑后。狄公和康将军跪下参见。
“狄卿,免礼,平身!”公主以清脆的嗓音命令道。
狄公双手举着那黄缎包着的密旨站起,康将军仍跪在那儿。
“微臣不才,托圣上洪福,未辱使命,现恭请殿下收回此旨。”
公主用扇子示意了一下,那位夫人走上前来。当她从狄公手中接过密旨时,狄公发现她手腕上戴着的那只白玉手镯上雕着一条龙。
“微臣甚觉荣幸,能将珍珠项链奉还殿下。正如微臣头一次见到殿下时,殿下所暗示的那般,此贼不是宫中之人。”
公主伸出手,狄公躬身将项链交与她。她用手指抚弄着项链,对狄公说着话,眼睛却望着康将军:“狄卿,你倒说说看,我对你说的最后几句话是什么。”
“殿下令微臣将项链找回,殿下道,此举是将殿下的幸福交与微臣手上。”狄公道。他发现公主脸上光彩照人,神色坚定。
“将军大人,现在你可知道了。我们不久又要见面了,且是红烛高照之日。”
康将军起身向她走去,闪动的目光和公主的目光碰在一起。一旁凤仙夫人望着这美满的一对,疲乏的脸上露出柔和的微笑。狄公立即悄然无声地朝门口走去。
两位宫女将他领至金桥,胖宦官正在一旁等着。当他恭敬地把狄公领到宫门口时,狄公对他道:“去看看你们总管吧,我想,他病了。”他钻进轿中,令护卫带他到吏部侍郎的府衙去。
走廊里站满了御林军士兵和身强体壮的黑衣及灰衣人,他们手臂上都佩戴着写有“内”字的臂章,个个全副武装,见狄公过来,皆跪倒在地。吏部侍郎正伏案工作,桌上堆满了薄纸片。此时,侍郎大人抬起了头。
“阁下,主犯已全部被抓获!非常遗憾,我手下也有人牵连其中。阁下,该如何处置宦官总管呢?没有证据我们不能抓他——”
“宦官总管犯心疾死了。”狄公插话道,“查案的时候,你须特别留意一位自称姓郝的以及他的同党,昨晚他在翠鸟客栈杀了郎刘,一定要将他们严办。”
吏部侍郎躬了躬身,指着平日自己坐的椅子,说道:“阁下请坐,我向阁下解释……”
狄公摇摇头,脱下官帽,小心地放在桌上,接着戴上他那顶便帽。他又脱下按察使官服,放在那顶官帽边。
“下官已让公主收回圣旨,自现在起,我只是浦阳县令。大人,我将一切交给您来办。”
吏部侍郎锐利的双眼紧盯着狄公。
“你是说你不想利用这次机会……难道你看不出来,若你要求,你便可在京城谋得高位?我乐意向你提议……”
“大人,我只想回到我原来的岗位去。”
吏部侍郎久久地望着他,随后,摇了摇头,来到边上的一张桌旁,拿起桌上的那柄剑,递与狄公。这是狄公最喜欢的雨龙剑。狄公将剑挂在背后,侍郎大人庄重且严肃地说道:“你对浦阳晋慈寺中和尚的严厉处置,激怒了朝中的亲佛派,使他们与你为敌,而现在你又得罪了有权势的宦官派系。狄大人,我想让你知道,在朝中有许多痛恨你的人,可也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包括我在内。”
他薄薄的双唇弯了起来。这是狄公第一次见到吏部侍郎大人的笑容。他躬身施礼,接着便向门外走去。门口的校尉问狄公要不要轿子,可他说他想要一匹马。
一道道门被打开了,狄公骑马奔过大理石桥。
二十二
进入那片松树林,狄公感到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背上。他知道已近晌午了。他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觉得离开忙乱的温室般的碧水宫,感觉真是不赖。他挺起胸膛,想到能使天子的尊严得以保住,甚是自豪。宫中总存在着各色阴谋,在如此大的帝国里,是没法儿避免的弱点,但是只要天子安然在位,天下便能太平。他继续骑马前行,马蹄踩在铺满厚厚松针的路上,没发出半点声响。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