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俗语俚语(4)

2024-03-21 作者: 王峰
第44章 俗语俚语(4)

第44章 俗语俚语(4)

4.苛政猛于虎

孔丘就是孔子,是春秋时候人。孔丘常常乘着马车,带着学生,到各处去游历。有一天,他们经过泰山附近的荒郊,看见有个妇女坐在一座坟旁边哭,哭得非常伤心。那座坟还是才堆起来的。孔丘看了这样的情景,心里很同情,就叫他的学生子路去慰问那个妇女。

子路走到坟前,对那个妇女说:“大嫂,您哭得这样伤心,好像心里有很大的怨气。”

妇女一边哭一边说:“是呀!几年前,我的公公让老虎给咬死了。前年,我的男人让老虎给咬死了。如今,我的儿子又让老虎给咬死了。”

孔丘听到这里,忍不住问:“这儿常常有老虎伤人,您为什么不搬到别处去呢?”

妇女回答说:“这儿不受官家管,不用给官家当差,也不用给官家交税。”孔丘叹了口气,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记着吧,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凶暴(苛政猛于虎)呢!”“苛政猛于虎”中的“苛政”指沉重的劳役和捐税;“猛于虎”是说比老虎还凶暴、还厉害。通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反动政府对人民的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5.杯弓蛇影

晋朝时候有个人叫乐广,他很会说话,能够用道理来说服人。

乐广有个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谈天。可是有一回,那位朋友接连一个多月没上乐广那儿去。乐广有点儿不放心,派人去打听。派去的人回来说,那位朋友病了。原来上回他在乐广这儿喝酒,看见酒杯底上有一条小蛇,当时心里就有点儿不舒服,可是酒已经喝下肚了,回到家里果然害起病来。

乐广听了,心里很奇怪,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他走到上回喝酒的地方四处察看,猛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漆着一条小蛇。他立刻明白了,就派人去请那位朋友来喝酒,说能治好他的病。

那位朋友勉强来了。乐广仍旧请他喝酒,让他坐在上回坐的老地方。那位朋友心里本来很疑惑,朝酒杯里一看,嘿,那条小蛇还在酒杯里呢,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乐广指着墙上的弓,笑着说:

“你别犯疑了,酒杯里没有什么蛇,这是墙上的弓的影子。”他把墙上的弓摘了下来,酒杯里的影子果然不见了。那位朋友的恐惧立刻消除了,病也就好了。

“杯弓蛇影”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用来比喻虚幻的并无必要的恐惧,如通常说的疑心病。

6.金玉其外

明朝时候,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保藏柑子。他保藏的柑子经过了一个冬天一个夏天也不会烂,柑子的皮还滋润得像玉一样,颜色黄灿灿的,好像金子。柑子的价钱虽然提高到十倍,大家还争着买。有人向他买了一个,才剥开皮,一股臭气直冲脑门,再看里边的瓤,已经干得像破棉絮一个样了。买客很不高兴,责问卖柑子的人说:

“你的柑子只好装个样子,叫人买去到底是祭鬼神用呢,还是请客人用?难道你就拿皮色好看来欺骗人吗?这样做生意真是太不老实了!”

卖水果的人笑了笑,回答说:“这个生意,我已经做了好些年了,我就靠它过日子。我愿意卖,人家愿意买,谁也没意见,为什么单单您这位先生这样不满意呢?天底下欺骗人的多的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吗?您不想一想,如今那些腰里佩着兵符(调动军队用的凭证),坐在虎皮椅子上的人,耀武扬威好像是保卫国家的人才,难道真有孙武和吴起(两个人都是古代的军事家)那样带兵打仗的本领吗?那些头上戴着纱帽,腰里围着玉带的人,神气活现好像是管理国家的人才,难道真能建立伊尹和皋陶(两个人都是古代的政治家)那样的功绩吗?盗贼到处都是,他们不知道防御;百姓困苦到极点,他们不知道救济;官吏胡作非为,他们不知道禁止;道德法律败坏,他们不知道治理;他们整天不干事,耗费了公家粮食,不知道羞耻。看他们坐在大衙门里,骑着高头大马,吃得饱饱的,喝得醉醺醺的,个个高不可攀,叫人看了敬畏,可是哪一个不是外表像金像玉(金玉其外),里边是一团破棉絮(败絮其内)呢?您这位先生怎么没看到这些人,光看到我的柑子呢?”

卖水果的人借着柑子,把封建官僚痛骂了一顿。买客听了不再做声了。

“金玉其外”和“败絮其内”常常连在一起用,意思就是外表好看,内容是一团糟,除了用来形容这样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这样的东西。“败絮”是“破棉絮”。

7.望洋兴叹

秋天,连下了几场大雨,大小河流里的水都直向黄河里灌。黄河的水猛涨起来,淹没了河中的沙洲和两岸的洼地。人们站在这岸望不清那岸,只见滚滚的波涛。黄河的神名叫河伯,他得意极了,以为天下的水都流到他这儿来了。

河伯站在波涛上,顺着河水一直流到了东海边上,只见水天相接,分不清哪儿是边际。河伯仰着头一望,不由得感慨地说(望洋兴叹):“原先以为天下谁都比不上我了,今天才知道海是这样无边无际。要是不到这儿来看看,我就永远要惹那些有见识的人讥笑了(贻笑大方)。”“望洋兴叹”原来的意思是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在常用来表示看到一件事情的规模非常大,感到自己没有力量把它完成,因而无可奈何的情感。“望洋”是抬头远望的样子,“兴”是“发生”,“叹”是“感慨”。“贻笑大方”的意思是惹有学问有见识的人讥笑。“贻”本来是“赠送”的意思,把笑送给别人,就是惹别人笑的意思。“大方”指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8、病入膏肓

晋景公病了,请了许多医生诊治,不但不见好,病还越来越重。秦桓公知道了,特地派一位名叫缓的医生到晋国去给晋景公治病。晋景公日夜盼望缓快点到来。有一天,他梦见从他鼻子里钻出来两个一寸来长的小人儿,站在他的枕头边上谈起话来。

一个小人儿说:“你听说了吧,秦桓公派缓来给晋景公治病哩!”另一个小人儿回答说:“怕他干吗,量他也拿咱们没有办法!”先开口的那个小人儿又说:“缓可是个很有本领的医生呀!你说咱们躲在哪儿最好。”

另一个小人儿说:“放心好了,咱们只要躲在横膈膜的上面,心脏的下面,他就没法治咱们了。”

正在这时候,忽听得有人喊:“秦国的医生到了!”两个小人儿连忙钻进晋景公的鼻孔里去了。

晋景公睁开眼睛,真的有人报告说秦国的医生到了。他吩咐立刻请医生进来。那位秦国的医生看了看晋景公的脸色,又仔细给他把了脉,最后摇摇头说:“大王,您的病没法治了。病如今在横膈膜的上面,心脏的下面。动手术吧,这个部位可动不得;吃药吧,药力又达不到这个部位。大王,您的病没法治了。”晋景公想起了方才的梦,点点头说:“您说得对,真是个好医生!”

没隔几天,晋景公果真死了。

“病入膏肓”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膏肓”就指横膈膜和心脏之间的部位。故事当然是个传说,这个成语可经常有人用。病重得没法医治,事情糟到没法挽救,人的品德坏到没法教育,都可以说是“病入膏肓”。

“二竖为虐”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过去喜欢玩弄笔墨的人常用它来代替“害病”。“竖”是“小人儿”,“为虐”是捉弄人、害人的意思。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