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办公室的相处之道——职场心理学(5)
正如著名作家伏尔泰描述的那样:“当夜幕开启,富凯攀上了世界的顶峰;等到夜晚结束,他跌落了谷底。”为什么呢?因为富凯让路易十四感到了威胁,有“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怎么会让别人夺去他的光环呢?
一般来说,伟大的人都喜欢有点愚钝的人,不少上司都有获得威信的需要,不希望下属在能力上超过并取代自己。
不说比说错更可恶
实用精要
在职场中,有效的沟通尤为重要,往往什么都不说比说错话更可怕。
所谓反馈,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者是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用来说明学习的人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学习的人更加努力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一心理现象称为“反馈效应”。
可见,反馈效应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缺点,从而不断改进,提高效率。
其实,在职场上,反馈也是很有必要的。实际上,反馈效应用在职场上,更多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中,领导与员工之间,只有及时沟通,才能让老板明白你的问题所在,也只有及时沟通,才能保证大家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你因为害怕说错话就不向上级反馈你的问题,那么不说的后果比说错更为严重。此外,作为一名合格下属,我们不仅要在自己出了问题时向上级及时反馈,当我们发现领导有错时,我们也要敢于反馈,帮领导及时查缺补漏。
有人认为说错话是职场大忌,其实只要不是原则性大错,说错话并不一定会引起老板反感。老板最反感的是什么都不说的人。什么都不说,沟通也就成了断流。老板发出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这样的人,必然是不受老板欢迎的人。
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如何实现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上与下之间在信息(包括政策、法规、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情感、经验等方面的传递与交流,是人际交往中永恒的思考主题。
有效的沟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信息沟通方面,只有以真实、快捷为基础,才能有效实现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方面,只有以真挚、理解为基础,才能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交流,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经验沟通方面,只有以真诚、无私为基础,通过彼此之间的经验交流、教训总结,才能切实实现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沟通的基础决定沟通的作用,只要我们始终以真实、真挚、真诚为基础,沟通就一定能发挥积极作用。
李琳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她非常善于沟通,在公司很有人缘。有段时间她发现销售部整体士气不足,便积极与销售部门主管进行沟通。她第一次跟销售部经理进行面谈时,对方告诉她想要离开这家公司。她当时有些气愤,觉得这位主管非常过分,公司为他投入很多,对他的待遇一向不薄,而且公司高层对于销售部门一向非常重视,并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但现在他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要走,完全罔顾公司利益。
她抑制住自己心中的不满,发脾气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位经理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努力做到平静、和蔼,像朋友一样与他沟通,帮他看清眼前的两个问题:走的目的是什么?留下来又可以创造什么?她和他闲话家常。最初这个销售部经理对她还有所保留,他对女主管说:“你只需要跟我谈工作方面的问题,不要干预我的个人和家庭。”但到后来,他自己变得很主动地讲自己的家庭问题。慢慢地,通过沟通,他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对公司、对家庭、对个人都应当负起责任来,而不是因为一点点不顺心,就把情绪带到工作中,至于“要走”不过是一时冲动,公司的前景非常好,在这样的公司才能取得个人的充分发展。
他为自己的不理智道歉,向这位女主管表示了最真诚的谢意。然后立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带领整个部门努力拼搏,业绩在短短三个月内增加了两倍。这个销售部经理也获得了公司的嘉奖,还升了职。
通过沟通,李琳了解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得到了对方的信任。沟通让双方之间的分歧迎刃而解,让可能发生的争执和矛盾消灭于无形。
由于人类本性是关注个人利益,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有效沟通最简单的一个话题就是人们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多和别人谈关于他们的事情,比如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消遣以及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他们会渐渐放下对你的防备。
你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是对他们的欣赏。那会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反过来会使他们尊重你。而尊重正是所有有效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你专注于人们的长处,他们就会更强。如果你为他们的长处鼓掌,就会增加他们的信心,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弱点。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们,你的真诚就会通过你的眼睛、微笑和语调表现出来。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
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是社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和其他人达成稳定的相互关爱的关系,那么他就失掉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沟通对我们大家来说太重要了。真正的沟通能力是培养和实践出来的,需要每时每刻注意。
好的沟通技巧及说服力,可以让你左右逢源,为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你获得更多的资源,增强你的影响力。
听出领导的话里话
实用精要
在工作中,很多员工即便是接受了完整的指示,却依然把工作做得一塌糊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员工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仅仅是领受而不是领悟。
所谓领悟意图,就是当领导没有直接下达明确的命令,你也能从领导的话里听到领导真正想说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出领导的话里话。
读懂上司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悟性”。经常听到领导说某某人“悟性好,一点就透”,也经常听到领导抱怨某人“不灵通,翻来覆去交代多少遍也不能领会意图”。由此可知,善于读懂领导也是让领导重视你的一个重要方面。
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意思就是很多人说话比较含蓄,我们要抓住别人的真正意图,就要能听出别人的话里话。同样,在工作中,上司的意图有时不会直截了当表达出来。这时候,我们要将指令执行到位,就要能够领悟领导的意图,听出领导的话里话,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员工。
在工作中,类似的工作,不同的人却能做出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一次到位,做得让领导很满意;有的人返工好几次,却依然达不到领导的要求。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接受了任务之后员工一知半解,做起事来只是想当然。
很多员工,在接受指示之后,并没有真正弄清领导的本意,但因为怕领导说自己理解能力差,担心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不敢向领导问明白,所以只是违心地回答“是”、“明白”,而实际上,对领导意图却一知半解、理解不清,对领导在某个阶段、某项工作、某个问题的想法更是不清不楚,结果落实起来与领导意图“南辕北辙”。
为了让自己尽量少走弯路,我们首先要从主动询问中掌握领导的真实意图,千万不要只想着闷头做事。
其次,在接受领导的任务时,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你应该多站在领导的角度想想怎样将工作做得更全面。
再次,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综合分析中理解领导的意思,不要生搬硬套。要让自己学会“弹钢琴”,做到统筹兼顾。如果你在接到一项任务时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开展,并且也不好意思问领导,不妨询问一下其他的同事,或者是老板身边的一些得力人物,通过集思广益来办好领导交代的任务,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有一次,张瑞敏问常务副总裁杨绵绵有没有办法“让淡季不淡”,张瑞敏就这么一句淡淡的闲聊,竟让杨绵绵生出构思出一个新产品和一套全年销售的新方案。为了能够真正做到“淡季不淡”,杨绵绵鼓励所有的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经过辛苦攻关,终于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的夏季洗衣机。并且,海尔科研人员从此树立了“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这一市场理念。
在这里,张瑞敏并没有下达完整的工作指示,仅仅是聊天的一句话,杨绵绵却完全领会到了领导的意思,并根据领导的意思,创造出了洗衣机的夏季新品种,这中间体现的是上下级观念的匹配性。
当然,作为下属,每个人都想更好地听出领导的意图。毕竟,准确了解上司的意图是你与上司搞好关系的前提条件。那么,我们该怎么更好地抓住领导的意图呢?
首先,要做到了解上司的性格、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领导的意图,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读懂领导,准确领会其意图,这需要你心细,注意观察和体会。你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些方面包括:上司在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强调了哪些问题,程序是怎样;上司在私下谈话里对哪些问题发表过看法,褒贬如何;上司在文件批文中做过哪些删节、改动和批示;上司最近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报刊;对哪些部门的活动比较留意……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