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62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44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62

正如先前与潘思冬约定的那样,小关等到旁边那辆“战神”冲前了约十米左右,才正经踩下“传奇”的油门脚踏。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反应过慢,而是因为他之前与比试对手有约定,同意先让对方起步。

以“战神”此时的车速而言,往前冲了十米小关便有所反应,他这种反应速度其实已经够快了。“战神”的“零至一百”提速性能虽不如“传奇”,但总数顶多只慢了一秒多左右。以这种车速做为参照物,对比起小关的反应速度,又有哪个人能说他的反应慢?

从大平台这里出发,延着青云山路往前行,是一段长约一千米的直路。在这短短的一公里路程中,驾驶员自然不能发挥多少技术,而是要看车辆的提速性能。

小关驾驶“传奇”起步虽然在后,但由于“传奇”的马力比“战神”强,没往前冲多远,“传奇”便与“战神”并排行驶。他知道“传奇”的极限速度远不止如此,便隔着车窗向“战神”那边说了句“你慢慢来,我先走啦”,然后便以一副“理所当然”的德行将车速进一步提升了上去。

就在下一秒钟,“传奇”的位置已比“战神”有所领先。眼下两车虽然都在高速行驶,但车身所在位置与先前起步前小关操作失误那次相比,倒是非常相似。

坐在“战神”驾驶座上的潘思冬见状,她自然不会就此服输。她用力将油门踩到底,直到发动机功率表指针移到“红色”,才将“战神”的档位挂上三档。挂上三档以后,“假小子”可没就此完事,而是用相同的方式继续不住提升车速。

发动机功率表指针移到表上红色部位,意味着发动机正以最大功率输出动力。“战神”的提速性能虽然不如“传奇”,但两车综合参数差距也不算太明显,给潘思冬这么一加油,“战神”自然能够紧紧咬着“传奇”不放。

自“传奇”超过“战神”半个车位以后,对此觉得“理所当然”的小关,便将注意力集中到“慢慢提高自身车速”上。但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却与他想象有所出入。他自己原本认为会越变越大的间距,现在不但没有丝毫拉开,反而进一步缩短了。

在潘思冬的提速操作下,“战神”与“传奇”之间的距离,从先前那半个车身,渐渐又变成并驾齐驱。

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令小关感到非常惊讶:

“怎么搞的?!”

在他眼里,这会儿离前方的弯道还有一段距离。由于无需急着调整行车路线,他现在自然有点“闲功夫”来进行思考:

“这车的马力输出难道不正常?是发动机功率表坏了?还是第二涡轮停了?”

由于这辆“传奇”不是自己长期开惯的车,小关会如此怀疑完全是人之常情。越是懂得越多的老手,在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时,才越容易产生更多的疑问。

才想到“第二涡轮停转”这一茬,小关便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先前借到这辆“传奇”以后,没多久便打开位于后车身的引擎盖观察。所以他现在还清楚记得:这辆“传奇”里头根本没有所谓“第二涡轮”。

“传奇”的提速性能之所以如此优秀,最主要原因便是那并列十二汽缸引擎。这功率强劲的发动机,甚至可以用到某些小型飞机上,一旦有了颗这么强力的心脏,“传奇”哪里还用得着什么增压涡轮。

这里要附带提一下。由于“传奇”的发动机为后置,所以要掀开车尾盖才能看到发动机仓。这种“超跑”的行李仓在驾驶员前侧,与寻常家用轿车倒是刚好相反。而“战神”虽然属于“超跑”,车身各仓布局却与家用轿车相同。这正是因为王土国消费者更重视实用性,本国厂商才习惯采用如此设计思路。

想起自己先前掀开车尾盖观察的经历,小关马上否定掉自己前一刻的怀疑。但他现在还没想通:

“马力上虽然没差多少,但我这车的加速性能明明比旁边那辆好得多,她怎么还能跟得这么紧?”

他知道在车辆的提速性能上,可不能光看“马力”一项参数。即便无视传动系统的优劣,光考虑车身自重,“传奇”与“战神”之间便有了明显的差距。车身自重向来是影响综合性能的参数之一,无论是提速还是减速都一样。

其实在王土国大多数消费者眼里,综合性能从来都不重要,安全性才最重要。只有象小关与潘思冬这类“飙车爱好者”,才特别重视车辆性能。

“传奇”比“战神”轻,是因为“传奇”采用了大量炭素纤维复合材料。“传奇”比“战神”轻,并不代表“战神”比“传奇”更安全,但“传奇”的零售价比“战神”贵多了。

潘思冬是因为一系列其他因素,才没弄到一辆“尼德兰进口超跑”来开。她为了提升“战神”的性能,自行调整过车上好多零件,光这些零件钱就不亚于一辆全新的“战神”。而经潘思冬尊卑调整过的“战神”,综合性能虽然还比不上“传奇”,却远比刚出厂的“战神”型号强许多。

从这一点上看,小关接下来将面临一场苦战。

对于“战神为什么能这么快”这方面,小关的疑惑还没来得及消失,注意力便不得不从疑问上挪开。在他思考的过程里,“传奇”和“战神”一直没有停止前行。一千米的直路仿佛“转瞬即逝”一般,两车前方没多远,便是一处需要拐弯的路口。

这处过弯角度约为四十五度左右,拐弯角度虽急,但路况却是足够宽敞的双向车道。不过只需往前行驶五十米左右,车道便忽然收窄了。虽然车道数没变,但路况却明显不如先前那处。

自先前那处弯道入口起,小关与潘思冬便各自放慢了自己的车速。驶进窄路后是个急弯,车速原本已减慢的两车,其驾驶员在此急弯前,便再次不约而同地减慢了各自的车速。

海州的夏夜闷热无风,即便是在青云山上,足够强烈的山风也较稀罕。道路两旁的树叶原本正静止不动,却在接下来忽然出现的一股强风下,纷纷“哗啦沙啦”地乱响了起来。

因为两辆“超跑”在驶出弯道以前,一驶到相对“直”的路面上,驾驶员便各自加大了油门。

两辆几乎并排行驶的“超跑”先前驶近时,已形成了一股风势。两辆车这么忽然一加速,风力自然随之而增强。从地面上刮过的强风,也吹到了道路两旁的道旁树上。极易被风吹动的树叶自然会跟着响。

先前两辆车刚驶进急弯时,先“入弯”者自然是小关驾驶的“传奇”,而潘思冬则开着“战神”在旁边紧跟。

在驶经急弯窄路的过程中,小关发现到以下的情况:

即便在驶过急弯时,自己旁边的那辆“战神”,却只是在刚进弯路时稍微减了一点速。然后在接下来的“大半条弯路”里,潘思冬所驾驶的“战神”,却一直保持着加速前进的姿态。

“传奇”驾驶舱里的隔音效果非常好,所以小关听不到旁边“战神”发动机正发出的嘶吼声。他要是能听到这噪音,肯定能从这微觉沉闷的引擎工作音效里听出:潘思冬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档位,却用油门一直保持着发动机的高速运转。

低档位加高速运转,向来是让汽车发动机保持高功率动力输出的不二法门。

在小关接下来的观察里,他才查觉出自己先前疑问的答案,即“战神为什么可以这么快”。

由于是“传奇”抢先驶进的弯道,所以被小关占据到路况相对好的位置。

在“传奇”一边车身外侧不远处,在道路防撞栏之外,便是参差不齐的山岩或悬崖。“战神”紧贴“传奇”外侧冲进弯道,但即便面对双重危险的不利路况下,“战神”不但没减速,还坚持保持加速的势态。

小关虽然听不到“战神”引擎的轰鸣声,但他能看到眼前正发生的一切,他先前的疑问自然得到了解答。

“原来不是我的车有毛病,而是对面开车的人比我更大胆!旁边就是悬崖她居然还敢照冲?她恐怕已经把油门踩到底了吧?!”

以上是小关忽然“分心”想到的结论。这一分心,他便没太顾及脚下的油门脚踏。所以“传奇”并没随着“战神”一起加速,“传奇”仅保持着先前的车速。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了该弯道,这就是被飙车爱好者们称为“青云山十八边发夹弯”的第一条弯道。

“入弯”时小关领先,出弯时领先的车却成了“战神”。

驶到相对“直”的路上,小关才开始集中注意力,将精神集中在自己这边,而不再去猜测潘思冬的想法。他的注意力一恢复,便开始提升车速。

在这次比赛开始以前,潘思冬便从某些途径得知“自己养父的真面目”。她这几天看了不少新闻,加上她与兰凤绫有私交,在兰凤绫一开始“替小关”传话的时候,兰凤绫也向潘思冬诉说了许多志爷所作的坏事。

了解到自己养父的真面目以后,潘思冬在这回见到小关之前,便已有了愧疚的念头。她是个头脑简单的“假小子”,明知道自己成了养父借刀杀人的凶器,再见到被自己“对不起”的小关,自然会产生这一类想法。

象她这类“粗线条”的人一旦产生愧疚感,很快便会产生类似“自暴自弃”的想法。所以在比赛开始以前,潘思冬便觉得自己“已经豁出去”了。

由于这种情感的原因,现在的潘思冬开起车来,比她以前飙的任何一次车都要来得大胆许多。说得难听点,她这貌似是“豁出去”的想法,简直就是有心找死!

驶出“十八连发夹弯”的第一处弯道出口以后,潘思冬驾驶着“战神”在前方疾驰,小关的“传奇”则紧随其后。

“传奇”的短距离提速性能比“战神”优秀,何况小关的胆量也不小,如果他有心想超到前面去,现在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现在不急着超车,是因为他起了“观察分析”的想法。

小关不擅长分析人的心理活动,但他是个经验丰富的机动车驾驶员。分析其他驾驶员的想法倒有点难为他,但让他分析陌生车辆的优缺点,他只要稍加观察,便轻易可以看出。

两车正前进方向的道路一侧是山壁,另一侧现在已不是什么悬崖,而是一片碎石铺出的“平地”。道路贴着山壁而建,一直往两车前进的方向延续两百米左右,便有一处路况极狭窄的大拐弯道。

正在比赛的两名驾驶员顾虑到前方路况,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两车前进的速度并没有进一步提升,自驶出先前“一弯”的出口以后没多久,两人便各自放松了自己车子的油门脚踏。

两车保持着间隔不远的势态,一前一后驶过路况极狭窄的大拐弯道。从这里沿着公路往前行驶不到百米,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处“能直通山脚下”的峭壁断崖。

在这种路况下,即便觉得“豁出去”潘思冬,也没继续加快车速的打算。她现在虽有些自暴自弃,但主要效果仅令她的胆量变得比以往更大。她目前还对这次比试抱着一丝希望,她还想自己胜利以后,可以让小关按两人之前的约定行事。

潘思冬之前曾与小关有过约定,说如果比试是她获胜,小关便要按照她的吩咐行事。如果她这场比试纯粹是为了找死,当时哪还需要如此啰嗦!

潘思冬对养父志爷还抱有一丝幻想,觉得养父未必就完全象别人说得那么坏。她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在比试中获胜,然后让小关到衙门诉说,将志爷的阴谋诡计全盘否定掉。

这“假小子”的头脑还真够简单,她完全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多么幼稚。志爷现在早已罪证确凿,无论小关如何向衙门诉说,志爷的下场都不可能改变。

要知道,即便没有之前发生在小关身上的事,志爷一辈子犯下的罪行可远不止这一次啊!

潘思冬在悬崖峭壁前的谨慎,直接影响到后方小关的行车路线。“传奇”现在紧跟“战神”后方,车上的小关正分析着“战神”各处的优缺点。潘思冬一减速,小关便下意识地跟着减速。

接下来的路程还很长,自己不必急于一时超前,看准点再说。这是小关目前的打算,相信大多数“老司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两车前方的山路,沿着峭壁边上便是一个约九十度的拐弯。这里的路况倒不错,道路既宽敞又平稳,与旁边的险峻山势完全不一样。

凭着现代建筑技术,才能轻易做到这种违背大自然意愿的事情。

驶过这个拐弯,前方是一段相对平缓的斜坡路。这段公路边上没特意种植道旁树,但在一片乱石滩中间,还生长着一棵树龄非常老的大榕树。要从斜坡顶上透过老榕树的气根树叶往下望去,能看到坡底以及接下来的道路状况。

这段长约五十米左右的斜坡,及坡底那个将近三百度的拐弯路,便是飙车爱好者口中所谓的“二弯”,即“青云山十八连发夹弯”的第二个弯道。

这就是“人言可畏”的可怕之处。从青云山顶大平台往东侧下山,其实何止十八个弯道?即便只算这十八个弯道,也不是每处都有资格称为“发夹弯”。顾名思义,象这“二弯”般才有资格算“发夹弯”,先前那“一弯”哪里会象发夹?!

刚驶下斜坡时,潘思冬不知小关会否借机超车,于是她便稍微提高了一点车速。路途过半时她见小关一直紧跟,她这才开始减慢车速。而当她开始减速的时候,“战神”已达到了一百四十公里的时速。

在拐过这“二弯”时,由于车速的原因,“战神”的右侧后轮微微打了滑。潘思冬反应很快,没等打滑影响到车身行驶路线,便主动调整好车身姿态。这整个过程,自然让跟在后边的小关看了个一清二楚。

“看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我要开干啦!”

小关如此想着,同时稍微提高“传奇”的车速。他只是轻轻地踩下一点油门脚踏,“传奇”的速度表指针已越过了“一百六十公里”。

这数字听着很吓人,其实“传奇”的速度表才刚过半而已。

刚才一路跟在“战神”屁股后边观察,小关已分析出“战神”的优缺点。他以前虽没机会亲手驾驶到“战神”,但他曾多次驾驶类似的跑车。在他看来,但凡发动机为“前置”的车,车身前后重量比例都不会太均衡。因为发动机是车上最重的部件,除非车里坐满人,否则车辆的重心基本就参照发动机的位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