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19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30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19

待遇的差异除了接待室有区别以外,连“待客”的一系列细节,都有了勉强算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将志爷带回的那位捕头,将志爷送进这静室以后便自行点了根烟,并出于礼貌向志爷询问,说“要不要来一根”。

被志爷拒绝以后,这位捕头在吸完手上那根烟便也不再吸烟了。

本来按照他们的工作制度,工作时间并不允许吸烟。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讲究这种小节,总有人觉得大节不错,小节偶尔错一错没什么了不起。

要是是正经待客礼节,即便是衙门,起码也会提供一杯粗茶,最低限度至少也会给杯清水。可自从志爷拒绝了捕头递来的烟以后,别说是茶水,衙门里无论什么东西都不再供应了。

志爷他现在即便真的开口要茶水,官差们也听不到啦。因为志爷现在正一个人呆着,被晾在了静室里。

他坐了约五分钟左右,由于情绪关系,他开始觉得有些口渴。没等他站起来去拍房门叫人,房门便被两名官差给推开了。

两名官差一人手里拿着纸笔,另一人手里拿着录音笔,一前一后推开静室房门走了进来。

拍摄过“破案”系列影视剧作品的志爷,对于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实也就一知半解。他可不知道在这静室的几处角落里,都装有隐蔽式监控摄像头。

他刚才的一举一动,其实都落在了别人的眼里。

人家官差先前就是故意将他一个人留在静室里,好让他的情绪能够平复下来。现在通过监控发现志爷主动站起,官差们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准备开始问话啦。

这种作法,其实也是官差在优待志爷这犯罪嫌疑人。虽然现在已经有证据证明志爷他与某暴力犯罪有关,但由于志爷的公开行为记录一向表现良好,再加上其个人魅力,几乎所有王土国人都没把志爷与“坏人”这种“角色”联系上,所以他才会得到如此优待。

如果是那些曾经有过犯罪记录的嫌疑人,或是直接从犯罪现场被带回的家伙,现在已经直接被带到审讯室里啦。那里有金属栅栏,好将问话人及嫌疑人分开,且嫌疑人的身体也会被拘束在某处固定物体之上。

要是到了那种地方,可不是象志爷现在即将面临的“问话”,而是更为苛刻的“审讯”啦。“审讯”里虽然也不会用上折磨肉体的手段,但也绝不是“问话”一般轻松。

年轻的时候由于经常吃苦受累,做半天重体力劳动却连半滴水也喝不到的情况,对当时的“志仔”来说,根本就没多什么了不起。

但自从“志仔”成长为“志哥”以后,他早就忘掉连水都喝不着的滋味,几乎再没品尝过口渴的感觉啦。。那时候他工作起来可是十分拼搏,即便已经出人头地了,工作上的拼劲也丝毫不比那些期待有朝一日能出头的年轻人弱。

那时候的“志哥”已经开始懂得享受了。工作上拼归拼,但一旦到了休息时段,清凉饮料和人力电风扇之类的东西自然都少不了。他当时即便去最偏僻的地区进行演出,也一定要带上自己的专用房车。

在大城市演出的时候,当地最高级宾馆里最贵的楼层,他经常一包就是一整层楼。还没等他从“志哥”升级成“志爷”,他就已经过上了以前梦里才能过到的美好生活。

自从“志哥”他成了“志爷”以后,他对享受的标准自然有了进一步提升。他现在的生活条件,完全配得上“养尊处优”这四个大字。

志爷他已经习惯过这种生活,早就忘记“吃苦”的滋味啦。

大多事物都有其负面影响,“养尊处优”的生活自然也不可能例外。这种生活会削弱人的意志,降低该人对恶劣生活环境的耐受度。

曾经出上半天臭汗,身体脱水程度几乎达到致命水平,却还坚持工作的志仔,在他习惯了“志爷生活”的现在,却连口渴上半小时左右都接受不了。

以往的好印象,只能让衙门的官差采用相对优待的问话手段,却不能改变那铁一般存在的证据。

那一系列“明摆着”的证据,虽然不能直接点明真凶,但却能充分证明志爷与肇事车辆的驾驶员两者之间,分明就有着人际关系。

官差们现在问话的内容,既不是肇事车辆驾驶员是否与志爷有关,也不是在怀疑志爷与真凶的关系。他们只是反复地在提各种问题,将志爷自己所能想象得到,或是想象不到的问题,都反反复复地向志爷提问。

志爷他根本不理解对方现在想干什么,这翻来覆去的提问,只让他觉得格外烦燥。

烦燥情绪使他越加感到口渴。而向官差提出“我要喝水”的要求以后,对方虽然答应了,却只拿来了一小杯清水。

那点水只够志爷他勉强喝一口。

当他再次感觉到焦渴难耐,再次提出要喝水的时候,官差们却没再用善意回应他的要求。

因为在刚才这一连串反复提问之下,志爷的回答里败露出了明显的漏洞。

烦燥情绪令他觉得这些问题格外啰嗦,而问题里有许多小细节,志爷他都是随口便回答。而这些随口得来的回答里,有一半左右的内容,志爷他话一出口就给忘掉了。

多次的反复询问之下,得到的细节却是前言不搭后语。如此明显的漏洞,又怎能不让两名问话的官差起疑心?

在怀疑心态之下,志爷的正常要求,便显得不那么正常啦。

在这两名官差看来,谁知道这个嫌疑人是不是在演戏?因为这个人可是很有名的演员,也许他到目前为止的行为举止,其实都是在表演而已。

万一犯罪嫌疑人再找理由说要喝水,以这借口将他们两人其中一人给支开,然后再趁机挟持另一人,那也绝非完全不可能。

王土国以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就是犯罪嫌疑人用借口,将其中一名负责问话的好心官差给支开。嫌疑人趁当时只剩一名官差在场,便用让他在口供上签名的笔刺伤了该官差,然后想借机逃窜。

这个坏蛋最后自然没能逃脱法网,但他在衙门里做出的逃跑行为,日后却被记录到王土国的有关教材里去了。

有了这么一个先例,志爷他再想要水喝,要求就得不到再次满足啦。

由于现在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不再象年轻时那么经得起煎熬。再加上这一系列非常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志爷他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他也不是白痴,在官差的反复提问下,也开始注意到自己几次回答中细节的差异。他一开始还想借口,说自己记不清所以弄错了。

但在焦渴这种煎熬之下,他发现自己心理承受力降低的速度,可远超他自己想象的极限。

深夜被带回衙门协助调查,然后到了第二天太阳完全升起以后,志爷他便放弃抵抗,貌似老老实实地招供了。这里要注意,这里是“貌似招供”,而不是“完全招供”。

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龙豪离开自己住的酒店,带着两名师弟一起到医院探望小关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一场雨。

而就在这场雨从天上落下的时候,正是志爷他似乎放弃顽抵的想法,选择交待出自己罪行的时候。

志爷他能得到今时今日的地位,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因为心理承受力减弱,而选择了“招供”,却不等于他会象竹筒倒豆子一般,一次便将所有真相都招供出来。

眼前一系列很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使他查觉到自己即便再狡辩,也无法开脱自己与案件中肇事车辆,尤其是与肇事车辆驾驶员之间的关系。志爷他猜测着眼前这两名官差的意图,觉得自己不如果老老实实说出些实话来换取对方的认可,对方不可能突然停止问话。

别说停止问话,对方在他没有招供以前,估计连杯水都不再会让他喝。

而从这两名官差的问题里看来,志爷觉得自己那个养女目前还没暴露。因为在这两名官差提出的问题里,从头到尾都只说到那辆被称作肇事车的“战神”,却没提及“战神”的实际拥有者是他的养女“石头”,也就是“假小子”潘思冬。

衡量了一番轻重,志爷决定将已经被对方查觉到的真相交待出来,这样至少可以减轻目前的燃眉之急。至于接下来会怎么样,那等以后再说。

对志爷他来说,眼前最着急的事情就是先喝水止渴。

志爷他决定要交待一部分真相,然后便承认自己的确是煽动了某些人,让那些人开车去撞伤了小关。他曾经说给养女听的那些谎话,在这里可没有重复说一次。他现在只说小关的朋友刘佳因为不配合他的演出计划,所以他想通过伤害小关,来给那个刘佳进行“一点点教训”。

他没说自己知道驾驶“战神”的人是谁,反倒说自己当初遇到好些喜欢飙车的年轻人,由于自己当时赏识那些年轻人,所以把收藏品里的某辆车送给了那些年轻人,让他们开去练习。

他还说自己只是将伤害小关的想法说给那些年轻人听,然后对方做了什么,他一概不清楚。具体是谁驾驶“战神”为他犯下这桩罪行,志爷表示他也不清楚。

照志爷的说法,那些喜欢飙车的年轻人数量可不少。而他之所以会认识那些年轻人,其实是通过自己的跟班,即平常被自己称做“马屁精”的那个老马,才认识了那些年轻人。

志爷从头到尾都没提起潘思冬的名字,因为他怕说得太多,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内情来。他也没说自己是因为与龙豪之间的矛盾,才选择小关为目标。因为刘佳与龙豪有来往,所以用伤害小关作为伤害刘佳的手段。

因为他怕把这真心话给交待出来,那自己的犯罪意图也许就泄漏得更多了。

既然人家官差现在没拿出有力证据来,志爷他自然不打算说得太多。至于以后官差们会不会得到证据,那些事情也等到时候再说吧。

志爷他一直抱着侥幸心理,所以没有选择“坦白从宽”这条阳关大道来走。他现在除了期待官差尽快给他弄水喝以外,还在幻想着一件事情。

他现在幻想着,也许“石头”会到衙门来救他。因为他曾多次向自己的养女灌输所谓“江湖义气”,将许多民间故事里,罪犯因为利益关系而一起违法犯罪的行为,说成了什么“义气相投”。

在志爷向潘思冬说过的那些故事里,有许多有“义气”的所谓“好汉”,在自己某个结义兄弟,或是某个亲友被执法者逮捕的时候,不但不选择依法行事的正道,却都要先把“自己人”从衙门里给劫走,然后再说然后。

志爷从小就准备将自己的养女给培养成“死士”,自然不可能给潘思冬灌输遵纪守法的价值观。在他长期的恶意诱导之下,潘思冬变得漠视法律法规,变得喜欢追求刺激。

潘思冬原本喜欢飙车的原因,其实与小关差不多,都是出于对“自由自在”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可在这个养父的恶意诱导下,飙车给潘思冬带来的刺激感,与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一样,都成了潘思冬喜欢飙车的原因。

志爷把一个原本追求自由的少女,硬是“改造”成了一个性格扭曲的假小子。潘思冬虽然不象自己养父想象中那样成长,但许多行为特征离志爷原本的要求,其实也差不了多远。

养父他虽然不清楚养女的性格细节,不知道潘思冬本性中善良的那一面,或“懦弱”的那一面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现在志爷他一直在幻想着,期待着“也许下一秒石头就会冲进来救我啦”。

他丝毫就没注意到自己想象中的幼稚之处。象他这种本性狂妄自大,只是因为物质条件不足,而经常压抑着本性的家伙,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这些细节。

由于期待着潘思冬来救他,同时也不愿意提及官差目前没掌握的真相,志爷他刚才的招供总结起来,基本就是这么一小段话:

“我把那辆战神送给那些年轻人以后,经常都看到他们互相换着人来开那车,所以当时到底是谁开这车撞的人,我也不清楚啊。其实我也不太熟悉那些人的具体身份,我只是喜欢那些爱冒险的年轻人啊。如果想了解那些细节,你们应该把经常跟在我身边的那个老马给抓来,找他问这些话才对啊。”

原本只是贪图志爷的钱,而留在志爷身边,然后通过忍气吞声换取揩油机会的老马,现在忽然就成了志爷罪行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差们一边听,一边尽量详细地记录着志爷刚才的招供。他们现在可不知道志爷打着的如意算盘,不过出于工作习惯,他们也没直接相信志爷所说的话。

得到了以上口供以后,其中一名官差走出静室,很快便为志爷送来了一大杯凉开水。自来水的味道令志爷多少有些不满,可眼下对方明显不可能提供更上档次的“好水”,且自己的确焦渴难耐。

于是志爷只好一边暗骂着水的品质,一边大口大口地鲸吞杯中水。喝完了这一杯他还觉得有些意尤未尽,于是提出再来一杯。

这一回,刚才那位官差满足了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因为刚才另一名官差在等水送来的时候,并没有停止问话。

在根据新口供的反复提问之下,志爷后来的招供显得十分合乎情理,并没有出现什么漏洞。

既然犯罪嫌疑人的口供里没有明显漏洞,那就表示嫌疑人愿意配合调查工作。你对我好,我自然也对你好,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不但存在于官差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在许多领域也同样存在着。

两名好心的官差这回倒是被志爷给骗了。他们可不知道对于类似的情况,志爷倒是早有了一点准备。所以早在不知多久以前,他就对类似的情况准备了腹稿。

经过多年的整理及完善,腹稿里除了原本会被栽赃的那个人变了以外,其余内容只会越修改越完善。

志爷他当年在腹稿里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只有他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在衙门接受盘问。他原本以为,自己顶多只会坐在某达官贵人装饰豪华的办公室里,或是装饰更加豪华的自己家里,大模大样地回答着某个官的问话。

做为一个成功的演员,志爷他在腹稿里不但准备了自己当时该说的话,连当时该用什么神情什么动作来应对,都一一有所准备。但到了衙门这里,由于情况起了变化,加上刚才急着招供来换水喝。原本的腹稿,现在只有“情节”这方面的内容派上了用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