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里的种种疑点,可不是董事会成员们自行推测出来的结果,其实是海州市官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的内容。
在海州传媒集团董事会成员的视频会议上,对于志爷犯罪的事情大家讨论得倒不太多。其中有一位听口音象是海州土著的董事会成员,还说了一连串粗话来臭骂志爷。似乎不用粗话,就不足以发泄他对志爷这个人的种种不满。
在他骂志爷的话里,有多次说到了“顶你个肺”这句海州方言。另一名略懂海州方言的董事会成员对此提出了疑问:
“你不是在骂那个迟大志吗?怎么又支持起他来了?”
“支持?我支持那个叉叉叉根毛咩?”
原来在这里有个误会,这关于海州方言的误会,也是由于某些媒体人信口开河所造成。
在王土国前些年里,有一部低成本高回报的喜剧电影。既然说了是低成本,主演当然不可能请到龙豪或志爷这种“等级”的艺人。
担任该片主演的艺人,是几位在行内工作多年,表演经验足够丰富,却一直无法大红大紫的中年喜剧艺人。
这几个中年艺人里,其中有一人是海州土著。他在片中需用王土官话念的台词里,故意掺入了大量海州方言词句。该海州土著扮演的角色,在情节里先用方言海州骂人,然后才向其余角色胡乱解释,硬将许多用来骂人的海州方言词句,给说成是所谓的“好话”。
比方说“顶你个肺”这句骂人话,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粗俗的地方。可这句骂人话在海州方言里算是粗话,其斯文程度与“叉你妈”这句王土官话粗口相比,两者的“斯文”程度可差不了多少。
而在这部喜剧电影里面,原本海州土著用来骂人的粗话,却被海州土著演员扮演的角色说成是“十分支持你”的意思。
按该电影的情节而言,这倒没什么不合理之处。该角色在情节设定里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人物,骂人以后再把粗话解释成好话,倒也情有可原啦。
不知是观众不理解藏在这情节里的曲折关系,还是能理解却选择了无视。在这部低成本高回报的电影上映后,许多非海州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大都流行起说一句“顶你个肺”。
“好好的”一句骂人话,却硬是被歪曲成了热情的“打招呼”。也使许多海州土著与新海州人之间,在语言交流上引发了或多或少的误会。
视频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自然是董事会成员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倒不担心志爷会如何,只担心集团旗下子单位的台长被公开逮捕以后,会不会引发连锁效应,为整个海州传媒集团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伙阔佬关于他们自己最重视的事情,在会议里着实讨论了好长时间。直到过了下午的下班时间,他们的视频会议却还没有结束。
在这个会议里,董事会成员们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那就是正式发布一份详细的公告。公告里要“再次强调”,或说是“正式确定”,总之要宣布,将志爷身上的海州电视台台长职务解除。说白了,就是要撇清海州传媒集团与志爷之间的关系。
公告里当然还有一系列细节,不过相信没人对资本家烦琐的自我吹嘘,还有看了就觉得眼花的公务条文感兴趣。所以在这里就不细说那公告的详细内容啦。
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今天两大新闻里的主角志爷。说说这位长年广受观众喜爱,知名度比龙豪还要高得多的某个喜剧艺术家。
志爷他自从昨天深夜被官差再次带回衙门以后,在衙门又遭遇了什么事情?相信对这些事感兴趣的人,肯定比对资本家自吹自擂感兴趣的人要多。
在志爷他自己看来,这次被带回衙门,待遇可比上一回要差了许多。
他上一回被带回衙门,其实离这一次也就间隔了数十小时,上回的待遇还记忆尤新。两次“遭遇”之间待遇的差异,亲身体会起来那可是明显得很。
志爷上一回被带到衙门,虽然意识里多少有些提心吊胆,但他意识里的那股子知名艺术家兼慈善家的傲气,却还没彻底消失。上回他也是坐着衙门派来的公务车,被官差给请回了衙门。而当时社会地位是一名“普通百姓”的他,在进了衙门的时候,派头可一点也不比海州市知府老爷的官架子差。
那时候的志爷还不知道自己的“老朋友”龙豪主动反击了,不知道龙豪用了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报复方式,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
其实要不是因为他当时还没干出更恶劣的行为,或是过去干的那些坏事还没穿帮,官府又怎么可能收了保释金就放人?即便是社会知名人士,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轻易让志爷离开。
当时主管相关事务的某位官老爷,也是觉得志爷这人看起来不象坏人。加上志爷身上那一系列头衔,都在标榜着这人的确是个好人。
考虑到太过草率处理此事,可能对给社会带来更强烈的负面影响,那位主管老爷才会允许志爷签下担保,然后放志爷外出。而这位主管的好心,结果却带来了更恶劣的结果。
可这次从那些破门而入的官差口中,得知自己将再次被带回衙门协助调查的时候,志爷意识原本那股傲气,那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产生的臭架子,已几乎完全消失殆尽了。
自己在这两次“遭遇”之间做了什么事,志爷他很清楚。他也想到在自己的煽动之下,自己那个养女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破门而入的某位官差当时向志爷说:
“你现在由于保释期间涉及其他犯罪,请马上跟我们回衙门协助调查”
自此以后,志爷除了当时还狡辩过几句以外,根本就没冒出“逃亡”之类的想法。
自以为自己是“神”的这个阴谋家,在面对官府执法力量的时候,其反应跟普通百姓根本就没多大区别。
志爷平常倒象个凶残的人,可他当时的反应,甚至还凶不过某些穷凶极恶之徒。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好歹还敢跟官差拼个鱼死网破呢。
只不过那些恶人基本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即智商情商都不太高,倒罕见能象志爷那样,被官差当场逮捕,却还懂得狡辩。
话说回来,即便志爷他当时曾经盘算过某些鬼主意,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之下,那点阴谋诡计也不可能成功啦。
志爷当时不敢硬拼,除了他自己的懦弱本性以外,他的社会地位也是一大因素。不然他为什么还下意识地顾及自己的颜面,主动要求官差提供头套,好用来遮住自己的脸呢?
他当时不敢硬拼,意味着他不愿意轻易放弃已经拥有的社会地位,不愿意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代价来换取什么。可他当时还懂得狡辩,表示这个阴谋家多少有点“称职”,不完全是个单纯的蠢材。
在研究犯罪者心理的相关专业里,曾经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假设。这假设里设定了一个先决条件,认为世界上有一种同时具备两大性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是“冷静决断”以及“丧心病狂”。在这先决条件之下,再来设想该疯子如何犯罪。
该假设里提出,当同时具备这两种性格特征的人,在进行随机犯罪时如果完全依照其性格特征办事,执法者该如何追查这种疯子的犯罪轨迹?假设里并没有做出解答,不然就不能称之为“假设”啦。
有专家学者从现实角度入手,驳斥说这种假设不够合理。他们认为世上不存在同时具备“冷静决断”、“丧心病狂”两种性格特征的人。
即便是精神分裂的疯子,也不可能疯出这种“风格”来。
其实想想也是,这两种性格特征明显互相有冲突,如果有人做事完全符合这两种特征,这人早就因为行为方式自相矛盾,最终行为混乱,而丧失行动能力啦。完全相反的两种性格特征,一个人根本无法同时做出自相矛盾的事情。
常见的精神病患,顶多是象志爷这类人一样。这类人偶尔会“冷静”,偶尔会“暴躁”或“激进”。等到了无法控制情绪波动时,就会变得“丧心病狂”。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大多都会象这般“偶尔”“偶尔”再“偶尔”。人性本就十分复杂,长期表现出同一种行为的人,那才不符合真正的人性。
疯子和普通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情绪是否容易极端化上,即所谓的“自制力”。
象志爷这种人,其实也是身患精神分裂症,只不过其症状还没有恶化,其日常生活能力还没完全受到影响。
象志爷这样生活不但能够自理,还因为情绪容易极端化的人,在表演某个角色的时候,往往格外容易投入到角色里去。但当志爷他无法分清现实与表演,混淆了真假之间的界线时,就代表他的精神分裂症正渐渐恶化,“有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了。
志爷他被官差带上公务车以后,脑袋上套的头套,即他口中那个“破布袋”一直没有取下。虽然现在是深夜,但志爷他还是怕被记者拍摄到自己丢脸的场面。
以往他在演出的时候,倒是常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来突出表演的喜剧效果。可在现实之中,志爷他可是个比“心高气傲”更加“心高气傲”的人。
在现实中,别说象他在银幕上最出名的表演之一,即那种“走路时忽然被绊倒”被人看到。就连他带在身边的某个女伴,因为擤个鼻涕或别的“丢脸”事被记者拍摄到,都意味着这个“贱货”会被志爷赶走。
“换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女人在现实中丢了志爷的脸。
为了银幕上的喜剧效果,在演出时别人对他志爷干什么都可以。有时候对方做得不够极端,还会被志爷格外痛骂一顿。
但在现实里,谁要敢对他志爷稍微不敬?除了那些志爷觉得目前不能翻脸,所以只好在背地里暗自记恨的人以外,其余对志爷他不敬的人,下场可都很惨来着。
现在坐在官府公务车里的志爷,正被两名年轻官差一左一右夹在中间。他的双手还被套上了手拷,分别与身边的官差连接在一起。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某官差很“听话”地提供了头套,还是因为志爷他是个懦夫。这个日常生活里完全不接受旁人蔑视的喜剧艺术家,现在面对如此不敬,志爷他却没有半点反抗的举动。
到豪宅来“请”志爷回衙门协助调查的官差,先前想象中还以为会遇上什么反抗,所以自出衙门以来,便一直保持着紧张的状态。
在这些官差们看来,有钱人身边肯定会有保镖或跟班。即便这些人不会真心为雇主卖命,但在面对上门的官差,尤其是要来将雇主带走的官差,那些保镖跟班肯定不会太配合官差的工作。
别的不说,在他们原本的想象中,顶多是向志爷出示公文,然后由几名保镖之类的人开车护送雇主。至于他们这些官差,则开着公务车,与保镖一起将志爷送到衙门。
人带到衙门就好,至于手段,其实偶尔也可以妥协一下啦。
至于先前的破门而入,完全是因为长时间敲门后还得不到回应,官差们生怕犯罪嫌疑人逃跑,所以才选择破门而入。
在这种可能性之下,官差们为了不让嫌疑人逃脱,有权力采用一定程度的暴力。别说让嫌疑人的财物受到一定程度的破损,只要没严重伤害到犯罪嫌疑人本身,王法就允许这种行为。
结果么,豪宅里只有犯罪嫌疑人一个人在。而这人在短短几句话以后,便主动提出要求说要“头套”。这明显在表示对方愿意配合调查啦。
刚才向志爷出示公文的那位官差,来自负责管理志爷豪宅附近这片辖区的某衙门,是这衙门里的老资格捕头。这位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捕头,在他长年累月多次“请”犯罪嫌疑人回衙门协助调查的工作经历中,能如此主动配合调查工作的嫌疑人,平均每五次出外勤,顶多也就能遇上一个。
而在这类愿意主动配合调查工作的嫌疑人里,在调查工作结束以后,几乎有半数以上的人,最终都证明是清白的无辜者。
“难道这个大明星也是无辜的?还是说他以为这只是一场表演,其实是哪些朋友为他准备了一场惊喜?”
与志爷坐在同一辆公务车上的捕头大人在暗自揣摩着,却没有出声与后座上的大明星交流。
这位捕头大人这时候是这么想的:
“有什么话等回了衙门再慢慢说。”
前文就已经说过,志爷他觉得这次被带到衙门的待遇,可比上一回要差了许多。
他上回被“请”回衙门,那可是字面意义上的“请”。虽然称呼上同样是衙门,但他上回去的那处衙门却不是现在这里。
志爷他并不清楚海州市官府办事的相关手续,不知道象他这种先是签了担保离开衙门,然后再收到“协助调查”公文的犯罪嫌疑人,其身份与上回被请来协助调查时相比,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底。
上回他被请回衙门,其身份是被请来协助调查的本地知名慈善家,所以去了管理层次更高的衙门。上一回的保释金只是一个手续,如果将来证明志爷他没犯罪,保释金会连带利息一起奉还。
而这一回,他是真正有证据可证明其犯罪事实的嫌疑人。
由于海州市官府办事的相关手续,这回志爷被带到的衙门,是负责分管他豪宅附近的那片辖区。志爷他不清楚相关的手续,不知道这种公文下到具体辖区的流程,就意味着他的犯罪行为其实已经被证实,只是还没得到他自己承认而已。
被带到这衙门以后,志爷马上被送进一间摆着简单木桌椅的静室之中。
这房间里的光源,除了一小盏台灯以外别无它物。这静室的百叶窗现在呈完全闭合的状况,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窗户的叶片上布满灰尘。
即便现在不是深夜而是大白天,官差们也不见得会打开百叶窗,让阳光从窗户里透入。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昏暗的气氛。这百叶窗与其说是一扇窗户,更象是房间里的一个装饰品。
志爷在这里坐了大约一分钟,便不禁开始“怀念”起自己上回在那个衙门呆过的办公室。那里好歹还有点象是接待室,只不过装修依然十分简陋,根本没资格来接待他这类贵宾。
而现在这个异常安静的房间么,怎么看也不象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更别说接待象他这样的贵宾啦。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