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2018-04-15 作者: 杨胜章2009
第83章

夜很深了。

雪下得更紧了。

定襄的前沿阵地是恶阳岭(和林格尔县南),这里的突厥守军已经昏昏欲睡,等着人家提着刀握着棍来把他们继续进入安静的梦乡,祥和的梦乡。

此梦乡就是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夜猫系毕业的苏定方一路高唱“我们都是夜行军,哪怕那山高夜又深”,率领先锋部队采取了割韭菜战术,致使突厥兵身体重要部位乖乖进行了集体切除移形换位,为大部队进入定襄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痛打落水狗,最适用于半夜出手。

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唐军已经来到定襄,这是颉利可汗万万没想到的,因为他觉得唐军久居温暖地带,没道理快速深入到如此之远如此之寒的定襄。

这是其一。

其二,他的使者已经回报,说唐军是来帮忙,来帮他打突利可汗,这可是有盟约的,人家来了不必惊慌,可别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所以,颉利可汗在大帐里放心喝酒继续出丑,一边搂着女人一边打着盹儿。

李老二我曾经曰过:“请不要把我对你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在你最麻痹之际,就是我最给力之时,到了该算总账了。”

颉利可汗的大帐外,骤然间响起了打杀声。

不用说,我的大唐军队在李靖他们的带领下,已经在团团围住了定襄,就等着看颉利可汗这老小子的洋相,灰头土脸地出来投降。

可是,颉利可汗表现出了大丈夫不出来就不出来的气概,转而变成了逃跑。

颉利可汗知道,唐军不是开玩笑,这次玩大了,玩的是命。

颉利可汗心想: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什么狗屁盟约,那只是一纸空文,盟约只是狡猾时的拥抱,不是落难时的依靠。

颉利可汗犹如老鼠见猫,不敢吱声,立马用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哪儿是避难所就逃到哪儿。

本来,颉利可汗梦想着唐军来帮忙,自己从此在定襄幸福绵长,从此在定襄百世流芳,谁料他们来了个搂草追兔子,这个窝囊亏吃得太大了。

最后,颉利可汗逃到了阴山地区。

定襄之战,李靖完胜。

军队是我派出去的,当然我的功劳是大大的,小李我最喜欢听好消息,战报频传,我高兴得开始胡敲梆子乱击馨,就差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了。

人家说,成功就像怀上了孩子一样,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摸爬滚打才有一个活到今天,我经历过渭水之盟的耻辱,其实应该说我失去了尊严,丢掉了权威。

堂堂一个大国,竟然低声下气与人结盟,正是我的皇帝生涯中犹如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遗憾之极。

等到李靖骑着高头大马进入长安城的时候,我第一个跑了上去,啧啧称道:“你们真是太给力了,只以三千人马就能搞掂颉利这老小子,把他赶出了老窝,给我报了仇。”

没想到,颉利可汗也不经打,像鸡蛋壳一样,一敲就破,虽然没有活捉了他,但是他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一蹶不振了。

颉利可汗丢掉了自己的首都,所谓传檄而定,也就是为了活命,乖乖听从命令,不用传销,放下屠刀,成为大唐的子民是唯一出路。

于是,李靖得到我的点头示意,一定要打倒颉利老小子,解放全突厥。

但是,要一举歼灭***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得到突厥人的身,而且要得到突厥人的心。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一切看实际行动,假如你李靖干活不由东,那也就累死也无功,回家抬大粪,过一过锄禾日当午的日子吧。

李靖开始了一项活动,据说是策反活动,务必做到不费一兵一卒,让突厥人看到投奔大唐才有出路。

其中,有一个叫康苏密的人,是个可以争取的好同志。

康苏密原来是颉利可汗的大臣,经常和颉利探讨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但他看到自己的老板没了往日的辉煌,变得扁担无钩两头滑起来,总想摆脱颉利的控制,向往美好的大唐生活。

康苏密看到了我派去的联络员,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唐承诺要兑现。”

联络员笑道:“大酒大肉等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他们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达成了逃跑协议。

不过,逃跑也要费脑筋的,搞不好会拔草引蛇,自讨苦吃。

多人行动,不好变通,只有分批出走,才能喝到好酒。

因为和他们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被掳到北方的隋炀帝的婆娘萧皇后和杨政道。

杨政道是齐王杨暕死后出生的儿子,齐王杨暕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儿子,等同于萧皇后在老公和儿子都死了之后忙和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磕磕绊绊活到了此时。

到了大唐,她们祖孙可以说离开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回到了久违的祖国,不但解决了教育问题,还解决了生理问题,还成为员外散骑侍郎。

关于她们的先进事迹,等候娓娓道来。

话说,颉利可汗着急忙慌地逃跑着,发现对自己从来没说不字的康苏密竟然也叛逃了他,再不继续逃的话,说不定还有第二个康苏密,头回上当二回心亮,自己不能再当个半吊子的一半了。

没想到的是,一只拦路虎出现了。

原来是李世绩,一个重情重义,自己喝汤给部下吃肉的大将军。

由他出马,我放心。

李世绩埋伏的地方叫白道,那是一个险要之地,也是由南往北到阴山地区的唯一通道,对于如丧家之犬的颉利,还不就是往缸子里捉王八一样简单。

于是,李世绩把缸子倒了过来,喊杀声震天,王八颉利四脚朝天,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的身边到处堆满了尸体。

棒槌打缸,咣咣当当,王八颉利看到自己的士兵所剩无几,干脆挂档,利用兔子的速度,右手握着刀,左手提着裤子,狼狈地逃往阴山。

大势已去,颉利没了力气,只得来了个缓兵之计。

他派人来长安,递了一封信:“我错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太过自我,是我太过困惑,我很想和您一起生活,我愿意投降唐国,请大唐批准我。”

我宁愿相信世界有鬼,也不会相信颉利可汗那张臭嘴了。

我知道你颉利老小子经常做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屁股的事,我不会再让你得瑟了,再让你为害北方人民了。

我知道他会假装投降,使我没了防备心,他就会重新聚集旧部,打算和我长期对抗下去,过他随心所欲的生活。

我看透了颉利的心思,我决定使用将计就计之计。

第一,要稳住,主要是打心理战,表面谈判,暗地捣乱。

第二,要挺住,主要是打气候战,不畏艰险,不畏严寒。

在唐俭与颉利谈判的日子里,李靖和李世绩已经兵合一处,形成了更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万事一定小心为妙,粗心一定不妙,颉利虽然败得像***面煮葫芦那样稀里糊涂,但是北方的突厥人实在强悍,追随他的还有万把人。

如果再让他们逃到漠北,又是与他们的同族人沆瀣一气,我大唐军队要追击的话,无疑是难上加难。

因为,沙漠实在太不是人住的地方,至少对我军事不利的。

反过来想一想,我的特使唐俭在颉利那儿谈判,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是颉利已经放松了警惕,假如搞突袭战术,颉利是万万没想的自己我军会来这一手。

可是,如此一来,唐俭就成为了颉利的人质,那就成为国捐躯第一人了。

唐俭会答应吗?恐怕他做鬼不会放过大家的。

李靖为了说服大家抓住机会,说:“牺牲一个人,换来千千万万人的安定生活,我相信他在九泉之下会祝福我们,我知道他做鬼也幸福。”

李靖不愧是战略家,他知晓唐俭是个国际主义战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一直是为世间交口称颂,大家一定理解,一定支持。

果然,在阵前会议上,李靖说服了大家。

你说我冷酷无情,但是到了晚上,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又有谁能知我心?

李靖别过脸去悄悄抹了一把眼泪,斩钉截铁地命令道:“今晚吃饱喝足了,连夜出发。”

夜深了,星星眨了眨眼睛,也困了。

大地之上,一支部队在精神抖擞地前进着。

李靖在前,李世绩殿后,目标地是阴山。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因为,驻守阴山与大唐之间通道***厥的一千士兵都被李靖他们包了饺子。

离阴山近了,更近了。

可是,颉利还未察觉。

圣贤说过,把心静下来,什么都不去想,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颉利就是没怎么想,只要诈降成功,什么烦恼都没了,但是一定要记住,没烦恼的往往就是死人。

古有关羽粗心大意失荆州,现有颉利麻痹轻敌丢了命。

当颉利看到唐俭和他完成最后一个谈判条款的时候,他自己诡异地笑了。

但是,下一分钟,他的笑容凝固了。

苏定方已经按照李靖的部署,率领两百余人摸到了颉利的大帐边。

一阵喊杀声夹杂着惨叫声,颉利又一次尝到了笨贼偷捕快家里财物的滋味,还是抵不住我军的大力砍杀,瞅准机会又溜了。

可喜的是,混乱中,唐俭慌里慌张地逃了出来,命没丢,但是魂丢了,一遇到李靖还没来及指责,便翻着白眼昏了过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