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前,洪大中从宛平城赶到了丰台。
他此行的任务就一个:开辟中转站,将卢沟桥战地的战况以及王冷斋专员向北平请示报告的问题,及时无误地转达上去。
宛平城的通讯联络已面临着失灵、瘫痪的危局。再说那儿从昨晚起就处在了日军的严密窥视之下,打电话、拍电报已经没有多少安全系数了。
“中转站”建在何处?
这是个颇费脑筋的事情。因为丰台也不是安全地带,满眼都是日军,还有汉奸……
再者,让洪大中这样的“头面人物”干这种密而不宣的“地下工作”,这本身就很容易招人惹眼。他这个王专员的秘书兼第二科科长,平常的工作是应付县府日常事务以及处理涉及丰台日本军警宪、日本浪人的纠纷,丰台的国人和外国人都十分熟悉他的面孔。现在这种非常时期他冷不丁的出现在丰台镇,还不引起人们、尤其是日军和汉奸的注意?
没有办法,王冷斋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大中担负“地下工作”的任务最合适。专员有他考虑问题的特殊思路:越是招人注目的人往往反而不容易让人注目。
这叫逆向定律。有道理。
当然,作为洪大中本人,他依然是小心了再小心,谨慎了还谨慎。能见一个人就决不见两个人,露一次面能办成的事就决不让人再见第二次面。
一到丰台镇,他就把自己藏在一间房里,尽量与外界隔绝。这是丰台商会的办公地方,商会的人早些天就逃颠了,电话也是现成的,顺手牵羊,拿过来就可以用——这是他感到很可心的一件事。说实在的,洪大中来丰台开辟“中转站”,开初发愁的还就是电话,它是联系北平与宛平的神经,没有它,一切无从谈起。
他很快就和丰台的总机接上了头,他们一听说洪科长是为了传递卢沟桥的战况而来,立即表示:“我们24小时都值班,保证随叫随到。拿出两条线给你作专用线用,以免漏掉消息。”
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每个人都愿为抗日献出自己的一份赤心。
洪大中找来一把椅子,守候在电话机旁。他觉得自己是整个卢沟桥战区的值班员。
不,还有一位值班员。他就是守在电话线另一端的宛平县府公务员小刘,他也是昼夜守着电话机,专员找他他马上就得到,之后把电话内容转告给洪科长,再由科长转给北平。
今夜,在宛平和卢沟桥有多少这样辛劳的值班员!
这阵子,没有要事通电话,线路空着,洪大中便和小刘在电话上聊了起来。
“小刘,现在你就是一个义务电话员了,千万别离开电话机,那样会误事的。即是房子被敌人的炮弹炸塌了,你也不能逃命,一定要守好电话。”
“我记住了,科长。我想不仅要做个义务电话员,还要做个不怕死的电话员。你说呢?”
“对,你讲得很好,咱们两个都应该做不怕死的义务电话员!”
“科长,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我的领导,肩上责任重,今后用到你的地方还多着哩!只要你和王专员,还有其他领导人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个难关,日本人就张狂不了几天,老百姓就不愁没有出头的日子。”
“小刘,话不能完全这么说,现在我俩为了打鬼子当了电话员,你光荣,我光荣。没说的!听,好像电话铃响了……”
是的,放在桌子上的另一部电话机急促地叫了起来,小刘忙抓起听筒听起来。
洪大中在这头焦虑地等待着……
铃声。小刘传递着战况:
“科长,有事,急事!”
“慢点讲,一字一句讲。”
小刘讲了这样一件事——
日军大队人马正向回龙庙和平汉铁路桥开进,看样子他们要强占这两个地方……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