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2018-04-15 作者: 王宗仁
第十三节

8日,凌晨3时许。

王冷斋手持公文包,急匆匆走过日军警卫守着的大铁门。他是奉命来与日军谈判的。

这是北平日本特务机关总部。

王冷斋很可能是最后一个踏进会场的。这间不大的会议室气氛显得肃然,且带几分清冷。

一张不大的椭圆形桌子周围坐满了人,显然都是在等着他,他抬头望了一圈,中方的代表有: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魏宗瀚、委员孙润宇、参议林耕宇和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日方代表松井久太郎孤身一人坐在另一边,脸上挂着热汗,正以手当扇地扇着。他也是急匆匆赶来参加会的。

没有人宣布谈判开始。

但是,已经有人报告发言。双方一开口就是据理力争的争辩。王冷斋开头炮。

他就“谁开第一枪的问题”,郑重其事地声明:

“枪声来自宛平城东门外,这是每一个长着耳朵的人都听到了的。我方在那里并无驻军,何谈开枪?”

松井不以为然地说:“需要更正王专员的话,是枪弹声,不仅仅是枪声。还有,具体的说,枪弹声是从宛平城和铁路桥附近传来的,那两个地方驻有中国的军队。”

王质问:“我们已经查过了城内的每一个守兵的子弹,一发不少,怎么会有枪声?”

松井突然转移了话题,说:“我们的士兵被贵部绑架进城,我们要进城搜索。”

王反驳:“你们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么会在城内失踪?再说,宛平城在夜间已经封闭,你们的兵是长了翅膀飞进去的?”

松井坚持己见:我们必须进城搜索!

对于他的蛮横不讲理,王冷斋很愤然,他不得不站起来甩出一句话;就算你们丢失了士兵,也与我方无关。宛平城不许任何外**人进去搜查!

冀察当局的几位代表,很少讲话,好像他们的任务就是“坐会”。

松井看到王冷斋竟是这样毫无情面地与自己论战,心中十分恼火。在战火暂停几分钟时,他很傲慢地问:

“王专员既然是中方参加谈判的主要代表,我希望能带来一些与军方不同的情况。”

王冷斋说:“很遗憾,没有。我只带来了事实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是:日军演习的地方在宛平城东门外,我方在那里未设一兵一卒,我城中守军也并未开枪。只是在日军炮轰我宛平城时,我军才会进行还击,以示惩戒。”

就在谈判进行的当中,出现了一种具有喜剧性、也是富有讽刺性的事,我方代表得到可靠消息:日军失踪的士兵已经归队。

我方代表交头接耳的一阵骚动,引起松井的注意。

其实,在此之前半小时,也就是松井进谈判会议室时,他已经知道了此事。但他仍然装疯卖傻地提出要进城去搜查已经归队的士兵。

日军声称走失的这个士兵是个刚穿上军装不久的新兵,传令兵,他在执行任务返回时,由于天黑路滑走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如此而已。

既然将把柄已经抓在手,只有揭穿日方的诺言才可以制止它。王冷斋又一次站起来,端出了这个消息,他提醒松井不要执迷不悟,说:

“松井先生,据我方得到的可靠消息证明,你们那个下落不明的士兵已经归队。”

松井一惊,鼻尖上又冒出了汗。他望了王冷斋一眼,马上装作镇静地说:我们调查他是怎样走失的是有必要的。

真滑!他不提搜索的事了。

王冷斋当然不可能没词对付松井,他说;怎么走失的,你们最好去问问那个士兵本人就明白了。

松井口里咬了个驴粪蛋蛋却硬说自己吃的是肉丸丸,他不讲理到了耍赖的程度,就是坚持要调查日军士兵失踪的原因。

……

谈判无任何进展。

该“坐会”的人说话了。明目张胆的出卖国家主权、领土的事料定他们不敢干;但是,为了维护祖国尊严而去痛斥谴责日寇的事他们也无胆去做。折中,调和,这就是一切不偏不倚者的看家本领。

最后,冀察当局忍辱退让,同意了松井的意见:双方派员同往宛平城调查。待调查情况明了后再商谈处理办法。

双方的调查人员各3人。中方:王冷斋、林耕宇、周永业;日方:冀察绥靖公署日本顾问松井,日军辅佐官寺平和秘书斋藤。

沉重的夜空挤出一二点星花。雨并没有停。路旁的树露出暗褐色的疤痕。

就在双方人员准备一起前往现场调查时,王冷斋等中国代表接到方才秦德纯已经得到的那个报告;驻丰台日军数百人,正全副武装开赴卢沟桥。

王冷斋望望夜空,心情像锅底一样沉闷。

他茫然无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