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形成经验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二节 中形成经验

刚开始从事任何做事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度,如果总是以“我无法胜任”来推辞,非但否定自己的能力,也无法养成相关的做事实力。

比起成功的经历,对于上司、前辈失败的经验应更加用心倾听。市面上谈论有关如何成功的书籍都相当畅销,少有人会对失败、衰退的过程感兴趣。不过基于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事实上我们很难去模仿拷贝他人的成功经验,但可以轻易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向父亲请教他的新人做事经验。自己的父亲由于没有做事上的利害关系,对于相关的经验会更加愿意倾囊相助。利用平常家庭聚会的时间和父亲聊聊,也能让老爸爸觉得倍受重视而关心不已呢!

把握和上司交际的时机,多参加同事间的聚会活动。现今的年轻上班族,愈来愈重视个人时间与自我的生活,有的人也因此疏忽办公室中人际关系的经营。其实利用非公事的场合,如吃饭、唱KTV不但可拉近与上司及同事间的距离,还可增进情谊及相互了解,彼此相处和谐,做事也才能更加愉快有效率。

充分利用出国的机会。一位公司的主管派两位新员工到国外做市场调查,回国报告时,一位提出该国详细的经济动向统计数据,另一个则是提出自己在街头观察商业活动的心得。主管会对哪一个人的报告感兴趣,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明白。由这个小故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论是公务出差或私人旅游,都应该充分利用到当地交际的机会,这不但对做事上有帮助,也能让自己有更深度的体验。

学生时代的朋友,要密切保持联系。在你周围一定也有这样的老同学吧,每次说好要一起聚会,他总是会因为要加班、开会或应酬而缺席,或是在要散会的时候才匆匆赶到,让大家都觉得扫兴。不可讳言,青年人刚踏入社会,做事上应该是要多花心思,但若因此就和学生时代的友人失去联络,可是重大的损失!现在和你一样是新人的同学们,将来三四十岁的时候,在各行业中可都是公司的中坚分子,绝对是值得珍惜的有利关系。

吸收新知是现代上班族的重要课题。“情报网络”也是个人应该经营的资产。很多企业家都认为,扩展人际网络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在阅读好书的同时,将内容与其他人分享,对于情报网络的建立将有莫大的助益。在资讯泛滥爆炸的年代,读书会将是获取资源相当有效的方式。

不要对临时工或后进人员摆架子。有的新人功夫还没学到,办公室的官僚恶习倒是学了不少,对于临时工或后进人员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样子颐指气使,这是相当要不得的。进公司的前三年期间,都还不算是资深人员,有许多事必然需要其他人员的帮忙,摆架子只会让自己的做事无法顺利推行。

注意言行,不要在无意中给自己树敌。你是不是觉得虽然在公司已有一段时间,还是被忽视?提案总是被否决,做事上也没有协作的伙伴?这个时候就该注意了!或许平常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已经得罪了不少同事,让大家不愿意跟你共事。公司中不同部门也会因业务有所接触,即使有意见相左或是相处不来的人,也应尽量避免制造“树敌”的状况。

多注意别人的优点。在这个集体生活的社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上司就是上司”、“客户就是客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新进公司的前三年,正是锻炼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时期。“紧张兮兮、神经质的毛病”、“性急草率的客户”,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是“细心谨慎的习惯”、“坦率大胆的客户”、“以凝视优点”的方式看人,会意外发现所有的人都很好相处。

即使别人帮的是小忙,也要表达感谢之意。一个知名的记者私下透露拥有大量情报的秘诀,原来每次采访完后,他都会将新闻剪报连同简短的谢函一并寄给受访者。看来简单的举动,能加深受访者对他的印象与好感,以后也比较容易信赖。习惯以电话作为沟通方式的新新人类上班族,可不能小视信函的魅力。

在客户的名片背面记载该位人士的相关信息。交换名片不只是了解对方的职衔,对于新人而言,更是扩展“人脉”的第一个方法。没有整理过的名片,任意堆放,到最后可能连自己都弄不清楚谁是谁。那如何活用名片的功能?将和客户接触的日期、讲座的事项甚至是人物性格,都可以简短记录在名片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个人“人脉资料库”。

新人以三成打击率为目标。球技再高超的棒球选手,都没有所谓“十成的打击率”。同样的,在商业的世界,也没有成功率百分之百的经营者。所以在新人阶段不要害怕挑战高目标,失败后也不要得失心过重,想想棒球打法的定律,做为对自己的激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