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可以养性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二节 可以养性

习惯是一种最不被人重视的存在,谁都会不在意它的作用。然而,习惯却会把你导向成功或者失败。良好的习惯能使平庸者成为人才,不好的习惯却只能埋没人才。

习惯人皆有之。南方人习惯吃大米,北方人习惯吃面条。这是生活习惯。有的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有的人则习惯于神情专注,不受干扰。这是学习习惯。有的人做事时习惯快刀斩乱麻、雷厉风行,有的人则习惯有头有给、条理不紊。这是做事习惯。

习惯真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钻。正是习惯是如此之多,以致于人们常常忽视它的存在,无视它的作用。但是,你可千万不要轻视习惯的作用。良好的习惯会是成功的助力器,坏习惯则可能成为你成功之路的绊脚石。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在没有登上总统宝生之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凡事太爱争强好胜,动不动就和别人打嘴皮官司,始终跟人难以相处。因为这个习惯使富兰克林失去了很多朋友。他觉悟之后,马上就着手改变自己的习惯,他列出了一个清单,把自己个性上他认为的那些不良习惯一一列在上面,并且,从最致命的不良习惯开始,一直纠正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为止。当他把自己的毛病全部删除完毕的时候,良好的习惯遍布全身,如去倾听、去赞扬、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去爱、多付出等等,结果,他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之一。

每一位做事者都有许多良好习惯致使做事的故事。萧伯纳坚持“该先做的事情就先做”的习惯使他成为著名的作家;爱迪生坚持想睡就睡的习惯,保证了他做事时有极高的效力,使思维保持活跃,从而有了一个又一个发明创造;约翰·洛克菲勒坚持和谐做事有张有弛的习惯,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拥有财富最多的人之一。这样而例子简直多得不可胜数。

事实上,失败的人和和谐做事的人之间,有很多东西相同,而往往在习惯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不同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既然习惯是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那么你就能明白习惯的巨大威力了。人是一种生性懒惰的家伙,天生下来就会偷懒。这种偷懒的表现就是我们总是趋向毫不费力的事物的那一面。比如人的思维,我们说的思维定势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一旦你的思维形成了定势,那么这种思维习惯就将决定你的思维成果。如果你的思维习惯于开拓、创新,那么你就能很容易产生新奇的想法、冒出思想的火花。如果你的思维习惯于凡事稳妥、没有积极创新的意识,那么你的大脑就只能产生保守的、步入后尘的观念。就如同你已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你睡前睡后连想也不想就会走进盥洗间。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

这就是习惯的作用。当我们每天重复做相同的一件事情时,那件事情就会成为习惯,所有的习惯都是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同样也是养成的。即习惯还有另一层含义: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只要你能象富兰克林一样打算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你就赶快动手去重复实施你的计划。开始也许会觉得有些困难,但熟能生巧,当你做到一定程度时,难的也就变成容易的了。当变成容易的时候,你就会喜欢你的新习惯。一旦你喜欢上了你的新习惯,你就更愿意时常去做。这就是人的天性。

赶快把好习惯变成你人生的意愿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