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不同于产品运营,必须靠大手笔,靠大气魄。当然也要有实力做后盾,因为有实力才有魄力。但魄力也会转变成实力。资本运营的实力和魄力是对称的。
心态、资本与规模
即使是有形资本的融资,其前提也必须取决于人的心态。虽然不敢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敢不敢融资,怎样融资,融资的效果如何,确实跟企业家的心态大有关系。企业家的心态和资本运营的力度是对称的。
即使在前两年瑞星调整最困难的时期,瑞星软件公司也没借过一分钱。迄今为止,在瑞星的财务上,都没有借款这一项,老板王新说他不喜欢“当着家,却欠了一屁股债的感觉”。总经理刘旭说得比较实在,一是软件公司向银行贷款操作起来极为麻烦,二是从前瑞星的目标也不大,自有资金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但是现在,单靠自身力量,资金显然有点吃紧,捉襟见肘。去年9月份,王新对刘旭提出了融资的想法,作为瑞星第二大股东的刘旭从经营一头也正在考虑引入更多资金改变瑞星的小公司动作模式,于是很快同意。10月初,瑞星的融资想法敲定,从华尔街归来做投资银行业务的汪潮涌被瑞星聘为融资顾问。
谈了七八家之后,目前瑞星已与国外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签约,现在还有一家公司在谈判中,如果谈成,瑞星出让的股份额可能不会超过20%。
王新这是瑞星的第三次创业,必须和资本市场结合。据闻,对国外某家同类软件公司的收购已提上了瑞星的日程。
王新和刘旭都没觉得资金一旦进来,瑞星就会怎么怎么不得了。像王新这样靠3000元起家的企业家对能力的自信远甚于对资金的崇拜。“有时这能力可以换个词,叫心态。”王新说。
王新1996年到美国去逛了一圈,看见别人都在忙着融资、上市,不太理解,觉得和自己没太大关系。
但现在发现,做了10年的实业,瑞星必须和资本市场亲近起来。“王志东是先融资后做事,有人是先做事后融资,这中间有些蹊跷,”王新笑着说,“不管怎样,与资本市场结合是必然规律。”
资本与资产的对称
资本不等于资产,资本是抽象化的资产,资产是具体化的资本。但运营资本,可以使资产的运营事半功倍。资本运营的能力和资产运营的效益是对称的。
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可以说就是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年发展壮大的20年。由于自身的特点,民营企业生来就有一种极强的危机意识、资本意识。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发展;为了发展,他们必须学会运营资本。因为没有资本的优势,民营企业的优势就无从谈起。有人把运作资本经营的这类人称为先锋企业家。所谓先锋,就在于当许多人还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据自有资金多少看菜做饭时,他们已经率先进入了借财生财的境界。
东方集团是20余年前从黑龙江呼兰县走出的小建筑队,发展到今天这个拥有35家下属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金融、经贸、港口、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重要的一条就是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资本运作。
东方走出的第一步,就是抢滩上市。张宏伟深知此次上市的意义,为务求必胜。他请来世界六大会计公司中的美国毕马威会计公司为东方进行财务审计,这在当时国内上A股的企业中是惟一的一家。张宏伟说:我们毕竟是一家非国有企业,我们拿出国际六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审计的财务资料,国际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承认,那么中国的证监会肯定也会承认。1993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东方集团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东方集团成了我国建国后上市的第一家非国有企业。在短短四五年间,东方集团就从股市融资6.8亿元。
抢滩上市,股市融资,东方集团尝到了运作金融资本的甜头,然而我们的脚步没有停止。1998年3月27日,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向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提供一项300万美元10年期低息贷款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金融公司在无政府担保情况下,为中国非国有企业提供的第一笔长期低息贷款。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是集团为完善自我融资功能,而建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专业化,组织结构完善,是我们修筑的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融资渠道。
找高手下棋,有可能这盘棋要输,可是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瞄准世界银行,因为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对外融资的时候,要求是最苛刻的。
1994年,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开始了与国际金融公司的接触与合作。在仅仅1年多的时间里,国际金融公司就先后5次派人来华,对东方集团和财务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到年底,国际金融公司终于向东方财务公司伸出了合作之手。东方集团国内外资本对接的管道就此接通。
不会利用外资,不会借别人的钱,借别人的脑来发财的人,永远都会落在别人的后面。你借别人的钱,借别人的脑,你就等于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到1998年底,东方集团的金融资本比例已占全部资本规模的3成以上。年资金流量高达70亿。强大的资金后盾为产业资本迅速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东方集团进行资本运营4年多的时间里,资本扩张规模,是15年原始积累的20倍。靠资本运作由大变强,资本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现金和资本,更是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运作资本的国际化,是张宏伟经营东方集团的未来发展大思路。东方集团抓住了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和国内产权重组及改造的机遇,依靠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实现了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张与腾飞发展。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