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和用人

2018-04-15 作者: 陈世清
用脑和用人

用人一时养人千日。要寻找知音,必须高价买反对意见。当然,能拿来就用最好,否则就人弃我取变废为宝。不过,优劣取决于观念,逆顺取决于态度,长短取决于取舍,大小取决于胸怀。至亲越要严格,是人才就要超越。知识就是值钱,实力就是魅力,只要分门别类朽木就会可雕。用脑和用人是对称的。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强调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以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做好人的工作。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管人、管事、管思想是对称的。

才和财之间

企业的管理行为第一是人,第二是组织,第三是分配,第四是企业制度。产品质量取决于企业的素质,企业的素质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抓住了“人”,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中人才和其他要素之间是以人才为主导的对称关系。

红河卷烟厂的“人才工程”,创造了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各类人才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红河卷烟厂每年都从大中专、技校引进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相当创造潜能的技术队伍。随着技改工程的推进,红河卷烟厂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一流设备,这对操作者、维护者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不仅要会科学使用,还要会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为此,厂领导从职工中挑选出一批勤奋、聪慧、思想素质好的员工送去兄弟单位学习培训,甚至出国考察。在红河卷烟厂,首先出国的是那些踏实工作的操作工人。

培养和造就一批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是红河卷烟厂人才工程的目标。在干部任用上,改任命制为聘任制,发展到最后由职工自荐和竞争任职。干部制度的改革消除了工人与干部的界限。数十名年轻干部,以勇于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成为企业各部的带头人,他们有事业心、责任感,朝气蓬勃,给企业管理和生产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的同时,红河卷烟厂还改革内部用工制度,逐步建立了真正的岗位竞争机制,加大了竞争上岗的力度,使职工感到有风险和压力,刻苦学习和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大胆改革分配制度,对工资实行动态管理,充分体现“报酬凭贡献”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市场经济社会,人虽然是经济人,然而却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人。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是对称的。

万向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提出的“两袋投入”,即“口袋投入”——物质激励与“脑袋投入”——精神激励两者结合的激励机制。

“口袋”投入——物质激励。“口袋”投入,就是对员工实行“三五”分配制,包括五种工资类别:基本工资、超额工资、职务工资、福利工资、奖励工资;五种分配类别:操作员工、科技人员、后勤人员、销售员、管理人员;五种奖励形式:年终奖、超产奖、节约奖、质量奖、特别奖。在万向,员工间的收入差距很大,但没有造成员工的不满。拿得多的心安理得,拿得少的“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不争气”。“三五”分配制既以效益为依据,又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脑袋”投入——精神激励。“脑袋”投入强调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员工就会失去精神依托,只满足于物质享受,企业就没有发展前途。所以,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提高政工干部的地位,从组织上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员工懂得个人的收入来自于国家政策好,做到“饮水思源”,不仅要为国家多作贡献,而且要关心国家的兴衰,定期组织员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增强员工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三是运用员工身边的先进事例,对员工进行“贡献”教育。

整体素质和实用技能

“换脑工程”,就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用技能,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

整体素质和实用技能是对称的,两者不可偏废。

万向建立的全员培训制度,对组织管理、管理程序、学籍管理、学员守则、考核奖惩、培训过程、培训记录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针对参加培训人员人多面广的情况,实施规划井进行分批培训和分级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对各部门技术、管理骨干及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一级培训。上述人员面向其他员工再组织二级培训。各部门均设立二级培训管理员,组织实施各类相关培训,形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培训网络。

万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是从集团内部选调数百名员工,分批送到吉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学习技术和管理;二是在大学生包分配时期,通过交付培养费的方式,争取有关部门分配大学生;三是招聘社会人才。从1994年开始,连续大批招纳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近200名。如今万向已是博士生实践单位;四是利用社会短期专业培训的机会,每年至少派出50批次、数百名员工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五是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对通过自学考上电大、函大、夜大,自学高考的员工,规定工资及各种福利照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价值和使用

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人才的价值高低和使用程度成正比。所以人才必须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导向。人才的价值和使用是对称的。

建立企业的人才“储备库”,要全面了解人才,盘点人才现状,提出人才方法,预测潜在不足,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供求平衡。

1981年,北京一家服装厂生产了5万件防寒服,入秋后卖不出去,进入11月份,销量仍不见长。厂销售科长沉不住气了:“人家都比咱们便宜,赶快削价吧。”

厂长组织销售人员了解市场情况,并且要求与销售没什么业务联系的人事科长也参加。他们买来竞争产品一拆开分析,发现自己的产品滞销的关键原因在纽扣上,穿上羽绒服已经很笨重,一个一个地扣纽扣相当不方便,如果要改进产品,急需一批特殊的拉链。

市场销售迫在眉睫,至哪里去找特殊型号的拉链呢?这时,人事科长说话了:“我们可以自己设计生产啊。”

原来,人事科长早就想到服装厂可能会用到特殊的拉链,在招聘员工时,他将一家倒闭拉链厂的技术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优先聘用到厂里。

没几天,一种特殊的拉链配置在羽绒服上,上市后即受到顾客青睐,5万件羽绒服一售而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