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的一半是文化

2018-04-15 作者: 陈世清
商场的一半是文化

商场是无形整合有形、形式整合内容的立体动态五维系统。“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商场是用文化对产品的再造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文化为主导同产品的对称关系、文化为主导同商场的对称关系。

现代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的根本,注重发挥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才智和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文兴商就是以人兴商,以人文环境和亲和力兴商。

传统管理强调“硬”约束,试图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协调全体员工的行动。当然,这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基础。但是,在市场经营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维护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固然离不开“法”与“制”,但如果“法”、“制”过度,往往会“物极必反”,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管理的软和硬是对称的。

经营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经营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产品化、商业化是发展的必然手段。

文化商品化是一种潮流,也是文化人的必然选择。文化和艺术转化为商品,需要一个交易过程,一个物化的过程。作家的价值必须通过出版发行书来实现,手稿变为出版物,就是一个物化的过程。书既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物质产品,它在实现其价值时,首先是需要通过物质产品的手段来完成的。这里物质和精神是对称的,物质是基础,精神是主导,它们之间的对称关系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

每一家成功的品牌公司都有体现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形象。它们利用这种独特的文化形象来鲜明地表现自己公司的个性,塑造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留给市场消费者独特的印象,提升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以促进公司的全面发展。以形象制胜,以文化制胜。所以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另一半是产品质量。文化与品牌、文化与产品质量是对称的。

杉杉集团从自身品牌的诉求出发,紧扣21世纪“环保,生态平稳,绿化”的世界性主题,把杉杉品牌提升到爱人类、爱地球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高度,确立了杉杉企业集团及其品牌在市场的文化定位与位置。

杉杉集团的标志以中国特有“杉树”,即China firs作为设计题材,将大自然的意蕴融入设计,以“S”字体象征犹如流水般生生不息,而杉树则有节节高升之意。杉杉标志色彩采用自然沉稳的青绿色与象征现代清新的水蓝搭配组合,视觉上令人耳目一新,生动有趣,象征杉杉集团如青山绿水般永无止境;其结构上以两个“S”作阴阳曲线之拓展变化,意味杉杉集团由单一西服产品迈向多元化发展。耸立挺拔的杉树图形,令人一眼就能联想到杉杉从传统走到现代的串联,更象征集团创新突破的变化,以实现杉杉创世界一流品牌的企业目标。

日本丰田车在我国进行营销时就迎合了我国消费者那种对传统文化的偏好心理,打出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口号,使我国消费者迅速接纳了丰田公司的品牌,而丰田公司也一举获得成功。构造文化氛围,采用以文化为主旋律的非贸易、非价格的营销谋略,全方位地塑造营销形象,广角度地拓展市场,使人们在陶冶性情和获取良知中得到享受。这是有远见卓识的品牌企业所不约而同采用的公司营销策略,也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品牌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它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与发展是对称的。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艾米冰淇淋零售商店的信条是使顾客感到快乐,他们认为顾客在店外排着长队不仅仅是为了买冰淇淋,更重要的是为了欣赏员工工作中的霹雳舞姿,聆听他们将冰淇淋交到顾客手上时的优美歌声。艾米商店之所以有这种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因为他们认为人们可以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一个公司注重团队作业,不惧变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允许各级参与决策制定,信息开放;而另一家公司崇尚独立作业,回避变化和失败,信息保密,决策制定按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那么这两家公司的文化大相径庭,前者更灵活,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更迅速。

员工的价值标准与公司的越一致,越有利于公司目标的实现。

Pelco是一家闭路电视制造商,他们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立在“顾客第一”的基础上,从公司最高行政长官到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不管和谁聊天,不超过几分钟你就会听到“顾客”这个词,该公司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该为顾客做什么。

只有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才有成功的可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