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友仙兔的100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小说网站不安排推荐,对投票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好烦!”南槐瑾一喊。Www.Pinwenba.Com 吧猛然醒了!
原来刚才是做了一个梦。被子里还没有睡热乎。南槐瑾一直感觉是没有穿什么衣服是因为被窝里潮气大,就显得特别的冷了。
南槐瑾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白天好像没有想这个问题。何况现在还是白天呀。南槐瑾有种预感,这似乎是某一种神灵在给自己的暗示。预感这种东西真是奇妙的很呢。南槐瑾突然想起在读师范时心理学老师讲过关于预感的一种研究,就是第六感。人们认识事物是通过五官来接受信息的,有种很神秘的东西被称为第六感。老师说“第六感”这个词与“直觉(intuition)”大致吻合。但描述直觉不只是“第六感(thesixthsense)”这个词,其他还有:预感(hunch)、灵感(inspiration)、洞察力(insight)、内在的声音(innervoice)或预兆(foreboding)。一般认为,使用“直觉”和“第六感”更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直觉是指没有使用五官反射作用的感觉,而“第六感”和“潜意识”这个词在定义方法上是相同的,它们是一个集合的排除法的界定。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是通过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接收外在的刺激,然后整理分析,最后确实认识。而潜意识会接受到更多由意识层面所遗漏的东西,它们不是透过语言或逻辑推理而得。这些讯息经年累月的储存在脑里,是我们不曾察觉的。当它们浮现到意识层面、成为一种可辨认的感觉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第六感”。
也就是说,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并且是可以能过意识辨认的漂浮物。
南槐瑾想,冥冥之中是否神灵暗示自己和喻洁只开花不结果。南槐瑾还知道潜意识的漂浮物,有时是定力,有时是业力。也就是说,第六感有时是定力的结果,有时是业力的结果。由业力可变现的是自地物质世界以及身体;由定力,则可变现他界的他地的物质世界与身体以及声、光等物质现象。第六感是一种对潜意识的漂浮物觉知,人在某种业力中或在某种止定的境界中,可以感知与第八识种子相关的事物。但是,显而易见,第六感所感知的,一般是断断续续的,它没有稳定性,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第六感不是在深度禅定中所得到的感知。
南槐瑾怔怔的。发了会儿呆,自己现在闲的无事,很容易进入某种定力状态。
南槐瑾想了一会儿就回家去了。晚上,游天来说喻洁已经顺利到家,城建局的车已回,叫南槐瑾等人不要再挂着了。
腊月二十九,南拥玙和白珍珠都在下午回了家。白芙蕖就拉拉幺儿子,看看幺姑娘。眼睛喜得快要成一条缝了。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
白芙蕖很遗憾的说:“就是握瑜没有回来了,当医生看来不好,连过年都不能回来。”
南槐瑾不敢接话,他知道握瑜也许现在正在冰清家里吃饭呢。南槐瑾很恼火撒谎的人,现在才知道,有时候人撒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有关系的,二哥现在是为将来打基础的时候。我们借用一句古话说,两情若的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南拥玙劝白芙蕖说。
“噗哧!”南槐瑾和白珍珠都笑了。
“你们笑什么,白芙蕖问南槐瑾两个。
“三哥把用在情人之间的诗句用在了母子身上,叫人听了不伦不类的。”白珍珠可不管南拥玙的面子。
“用在情人之间的?”白芙蕖问白珍珠。
“是的,这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的词句,原词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是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白珍珠呱呱拉拉地说。
“瑾儿,你妹妹说的是不是呀?”白芙蕖问南槐瑾。
“是的,妹妹说的极是。珍珠,我问你,你这些都是那个教你的。怎么你的语文成绩不怎么样,这古诗词倒是熟溜得很呢?”南槐瑾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词写得好呀,一看就记住了。”白珍珠说。
“那你怎么不会背书呀?”南槐瑾自认为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背书?你看《粜米》要我们背诵的那几段,写得像什么,毫无美感,编教材的却在课后练习里要我们背诵。如果都是这样的美诗美词,不要你们这些当老师的逼的,我们会自觉去背的。”白珍珠振振有词地说。
其实南槐瑾在读书和教书时真的有些想不通,有些课文确实不敢恭维,但就是选进了教材,而且成为经典,大段大段的还被要求背诵。南槐瑾也产生过困惑,背了这些干什么。就是受熏陶,也感觉不出来呢。
几个人由感叹聚散说到了国是,话题就继续不下去了,南槐瑾也不想再和妹妹纠缠自己无法改变,连解释都不好做的方面。大家就闲聊些琐事,早点休息。
明天是除夕!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南槐瑾早晨起来就用面粉打糨糊。从南槐瑾会贴对联开始,每年的年画,对联都是他和白握瑜承包了的。原先大门是旧式的木门,也没有上油漆。所以,在大门上贴对联和年画时都要把门洗干净。这洗门的事情是一个苦差。过年时气温低,就是用热水也要不了多大一会儿也会成冷水,再过一会儿就成了冰水。
每年南槐瑾和白握瑜洗门都会把手冻得生疼。
今年南槐瑾就给南涧秋提了建议,将门换成了新门,而且上了油漆。所以今年贴对联就简单多了,也不需要洗门了,只用抹布把门抹一下就行了。
南拥玙见二哥不在家,就主动给大哥打下手。南槐瑾站在凳子上用刷子沾糨糊,刷好糨糊后,南拥玙就递对联给南槐瑾。
“大哥,这对联怎么看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南拥玙问。
“现在可以乱贴。因为如果按照古代读书的顺序是从右到左,上联应该在右边,现在横批和古时候相反。”
“哪还要分得清呀。我们考试会用上的。”南拥玙很好学。
“这简单,就看这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就是上联,是平声字就是上联。例如:鸟鸣碧海笛声脆;蝉唱青枝弦韵长。
七星高照迎新岁;万事亨通过大年。
国逢盛世山川丽;民庆丰年岁月甜。
华夏长安人爱党;江山永固政亲民。
新年奋志全年顺;元旦扬帆万里通。
福娃嬉嬉迎新岁;喜鹊喳喳报吉祥。
春回大地人心暖;法治神州日月新。
万里江山铺画卷;九州田野涌春潮。”南槐瑾一口气说了些对联。
南拥玙就试着想,还是的。
“这年画怎么会是门神呀?”南拥玙问。
“这说来话长。”南槐瑾就给南拥玙讲起年画与门神来。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唐以前多为手绘门神。门神的角色亦不是传说的形象,而出现了真实的人物。人们对门神的普遍说法是:门神中的白脸将军为QZ籍秦叔宝,黑脸将军为SZ籍胡敬德。《李世民列传》记载:唐太宗时,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逢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中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进言:“派大将守门,必能驱鬼。”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自告奋勇全副披挂,一人持剑,一人持鞭,站立宫门两边,彻夜守护,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策,随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人仿效画于纸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尉迟二人皆为将军,故唐时的门神多以威武将军出现,加之民间画工在唐史演义的基础上,对他们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所以逐渐演变其为年画“门神”。
隋代后期,随着木刻书籍的产生,木版年画亦应运而生了。从绘画上讲,梁朝刘琰的《少年行乐图》可称之为年画之先声。到了唐五代,画目繁多,有韩滉的《丰稔图》、周昉的《游春仕女图》、《扑蝶图》、李嵩的《观灯图》、易庆之的《元宵图》、徐熙的《牡丹图》、苏汉臣的《婴儿对浴图》等。尤其是《婴儿对浴图》,画上画的婴儿赤身系红兜肚,戏舞花侧,着色鲜明,栩栩如生。这证明,唐代的年画在构图和用色上,均达到了相当水平。到宋代,木刻取代了画像。我国最早的雕版年画,见于南宋时期印的木版年画,画面有赵飞燕、王昭君、班姬、绿珠等美女图,关张赵马黄五虎图。元代年画中有寿星图、八仙图、松鹤延年等,而且有出售交易市场。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这种习俗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由于戏曲杂剧、绣像小说及使用插图等木刻画的兴起,并在绘制技术和雕刻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使木刻年画进入了颠峰时期。特别是清雍正、乾隆年间,年画更为繁盛,产地遍及全国,并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木刻年画的专业画工和雕刻家。辛亥革命前后,年画不仅没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遭受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战乱的影响。此期间以SH的老月份牌为代表的石印年画走俏大江南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老月份牌”风,一大批月份牌名家脱颖而出,如谢之光、周慕桥、金梅生、杭樨英、胡伯翔、徐泳青、郑曼陀、叶浅予等。
抗战时期,解放区出了不少年画佳作,主要以抗日和劳苦大众为题材,如参军图、新年劳军、兄妹开荒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艺术发展迅速。无论是造型布局,还是寄情寓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作了不少宣传新道德、新思想、新生活的优秀作品。
一千多年来,民间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创作了一批又一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韵味的木版年画,并逐步形成了名满天下的木版年画。这些地区年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具有相当规模,其作品大多以简练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并融入改革开放新题材,注重情节、情趣和造型的表现,人物生动可爱,富有活力,使作品别有新意,颇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好复杂呀。哥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呀?”南拥玙问南槐瑾。
“没有什么,这些属于知识,只要平时喜欢读书,记忆力强就行了。知识靠积累。”南槐瑾轻描淡写地说。
南拥玙说:“现在我们的课程都搞不完,哪有时间看这些。”
“这不要专门的时间,主要是在平时积累。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觉得有用的东西,就下功夫去背去记。这背和记也很简单,就是没有事情的时候,像过电影一样想一想。”南槐瑾介绍方法都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有用实在,“还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无意注意时获取的信息也许会记住很长时间。”
“什么是无意注意呀?”南拥玙边给南槐瑾打下手边学些新鲜的,在自己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知识。
“要搞清这些,我就给你讲一讲。当人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把整个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这就是注意。常常是注意越是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越小,对周围的事物则视而不见。比如钓鱼人只注意即将到手的鱼,哪里听到呼救声啊!注意的生理机制是事物引起的定向反射,在大脑皮质--定区域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事物才能进行精确而清晰的反映。
“那么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比如你有时候回头看什么一眼,可是看到的东西你记住了。也许你也毫不在意。
“有意注意:是有明确的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维持的一种注意。如火车司机在运行中必须时刻注意铁路路面情况变化,丝毫不能分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很容易疲劳。我们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课就是有意注意。你发现老师的衣服很得体或者不对头,这就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也会转换。像有的同学上课总是关注和课堂无关的东西,这就是无意注意占了他的精力。我们总是说有的同学上课做小动作。就是发现某个同学的无意注意主导了他。”南槐瑾把自己读书时记得的东西倒了出来。
“是不是有意注意比无意注意要好?”南拥玙问。
“心理学上研究得出这两种注意也无法说孰优孰劣,看在什么情况下。一般来说加强对目的、任务的理解自我暗示、友伴、同学和老师的提示和激励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培养多种兴趣、促进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使智力活动和外部实际活动相结合,掌握多种学习与工作的技能,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养成和内外干扰作斗争的习惯。”南槐瑾进一步解释说。
两兄弟边聊边干活,不一会儿对联和年画就贴好了。
“瑾儿,你去姑妈家催催他们,早点来吃团圆饭。”白芙蕖从厨房出来对南槐瑾说。
“我也要去。”南拥玙喜欢和南槐瑾呆在一起。他平时不喜欢和白握瑜在一起。白握瑜性格内向一些,话也就相应少一些,南拥玙不讨厌二哥,但从不做白握瑜的尾巴。对南槐瑾他几乎就是崇拜和仰视,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要跟着南槐瑾跑。“你就不能长大一点,不做跟尾巴。你帮助收桌子,准备茶水。再说外面地上还有雪,让你大哥一个人去还快些。”白芙蕖拽住南拥玙。“我要去。”南拥玙做最后的努力。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