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进步

2018-04-15 作者: 刚强与散淡
517,进步

拙作现在有83位粉丝了,距100位粉丝只差17位了,好期待粉丝过百呀!书友们来呀!

谢好友1888504067的5888大洋,好友时钟钰588大洋的打赏!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

南槐瑾和谭四平聊南槐瑾过去的思想碎片,谭四平对其不成熟进行了适当的指点后说:“你能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里,就担任学校的代理校长,应该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那又是为什么没有加入组织呢?这似乎很矛盾呀?”

“谭主任,你不知道,如果我工作的学校,工作环境正常的话,我想我只有按部就班地混资历了,现在能不能够参加这个培训,就不是未知数,而是完全不可能的。学校一盘散沙,日常工作都没有正常化。更不用说组织建设了。我是不是团员,可以说杨柳小学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学校说起来有个支部,就和没有一样。也没有人管。我们这个支部又属于杨柳大队总支。”南槐瑾想杨柳小学在当时管理上的混乱有点像东周时期,或者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看起来有组织,有政府,实际上乱糟糟的。

“我建议你这次回去以后至少要把团组织建立起来,你也快点解决团员身份问题,然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你想往前发展,不解决组织问题怎么行。”

“我知道。但按照章程,怎么都有个时间界限呀。”南槐瑾想再怎么投机,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的,“再说,我自己连团员也不是,却去建立团组织,到时候岂不成了笑话?”

“我给你个建议,据我所知,一般来说现在对加入团组织的要求还不是很严格,所以,你可以先尽快解决这个环节,然后积极向党组织提出申请,从态度上表现出一种状态。早一天提出,早一天主动。至于你想建立团组织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呀,找一个你信任的年轻老师担任支部书记,当然你可要把前期舆论搞好。”谭四平说。

“好,我这次回去就交申请书。同时组建好支部。”南槐瑾说这话时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就暗示团员们选柳翠来担任这个职务。

“对了。”谭四平对南槐瑾的积极响应很高兴。人都是这样,对于肯听自己建议的人都会有好感。我们经常见到父子吵架的,夫妻反目都是一方好心劝导,另一方并不领情引起的。

就在这时,侍应生用托盘端来了两个盘子,南槐瑾见两个盘子里放了两个瘦肉红烧饼。

南槐瑾的母亲白芙蕖有时做饭时,就将猪肉的瘦肉剁碎,然后加上佐料,淀粉,再在锅里把这瘦肉用文火慢慢红烧成一个肉饼样的东西。

南槐瑾特别爱吃这种红烧瘦肉了。

“先生,您们的牛排,请慢用。”侍应生边说,边把两个盘子放在南槐瑾和谭四平的桌上。

谭四平就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在瘦肉饼上划拉。南槐瑾就见样学样。也用刀和叉分工合作地弄西餐的牛排。

南槐瑾想,这刀子还是注意点划,千万不要划到牛骨头上了。南槐瑾划了一块肉饼说:“这就是牛排?”

“是呀?”谭四平很奇怪南槐瑾问这个问题。

“怎么没有看见牛排骨呢?”南槐瑾想牛排应该是牛的肋骨呀,应该是一根根的骨头上一坨坨的肉才对。

“这个我还真说不清呢。但我想肯定是有其他缘故的,比如虎皮辣椒,你能在菜里找到虎皮吗?过桥米线,你能找到桥来过吗?”谭四平解释不了这个问题,就只好绕开来回答了。

“不过也是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名实不相符的东西。如果我们用所谓的顾名思义来望文生义,往往就会上当的。”南槐瑾很有感触的说。

“再说,我们看见葡萄,琵琶,枇杷,玻璃,沙发,马达,麦克风,摩托等东西的时候,你想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那就无解了。因为它们都是用的音译词。”谭四平进一步发挥说,主要是想掩饰刚才无法解释牛排的来历的尴尬。有时候转移一下注意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接着上的西餐,南槐瑾就只吃不问了,免得没有问到答案,还被邻桌的人听到了取笑。

南槐瑾很想斯斯文文地吃,可是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使他无法降低吃饭的速度,就是吃西餐也是一样。开始的时候,南槐瑾反手拿叉还有些不习惯,可是只是使用了一会儿,南槐瑾就运用的非常熟练了。这样一来,速度就更是降不下来了。

南槐瑾用桌上的餐巾纸擦了嘴。就耐下心来看谭四平吃西餐。这一看,南槐瑾才发现谭四平吃西餐使用刀叉的手并不协调,而且很生涩的别扭。

原来谭四平对于吃西餐还是理论大于实际。那么今天他请自己吃西餐,也许是计划外的安排。后来南槐瑾发现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含义。有次南槐瑾只想约一个人吃饭。可是走到半路时又遇到另一个人。就又约上。当时南槐瑾只想两人安安静静地吃饭,交流,最后却成了一大桌十几人,吵吵嚷嚷的,南槐瑾开始感觉不好,转念一想,何不顺势,钱花了,还换来不愉快,那才不划算。

现在南槐瑾就借口上厕所,他到了总台要结帐。服务台的说,总台只接受用小票换发票,不结帐。南槐瑾觉得真是好玩,给钱你不要,偏要在台子处收费。后来南槐瑾才知道,西餐厅的侍应生,就靠这结帐来收入点小费,你在总台把账结了,他再怎么找你来要小费?

南槐瑾回到座位,谭四平还在吃。南槐瑾就在那等着。好不容易谭四平在用餐巾擦手了,南槐瑾就问:“吃好了没有?谭主任。”

“我吃好了,你呢?”谭四平问完就见南槐瑾点点头,“你坐会儿,我去结帐。”

“好。”南槐瑾应道,他进一步判断,谭四平至少自己没有在西餐厅结过账。

南槐瑾等谭四平走过了转角,就招手喊来侍应生买单,两人当时要四十二元钱。南槐瑾听了心里还是吓了一跳。这可是自己一个多月的工资呀,好在南槐瑾本来就有花二千元的心理准备。如果南槐瑾一餐饭真的花了二千元,南槐瑾也会想不通的。

南槐瑾在掏钱时突然想到,这是吃西餐,是不是要付小费呢?南槐瑾就在马桶包里掏出五张大团结对侍应生说:“不用找了。”南槐瑾这么说还是读外国小说里见到的人物对话。

那侍应生见南槐瑾一下给了这么多小费,就很恭敬地向南槐瑾鞠了一躬,大约有九十度。

时隔三四十年后,南槐瑾看见有一个产品的公益广告说思想有多远,你就会走多远。南槐瑾想的是,你的荷包有多少钱就决定你能走多远。

这个侍应生的九十度鞠躬不是给人鞠的,是给孔方兄鞠的。因为南槐瑾给的小费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当时一是没有小费,二是即使有小费,最多一元钱,就已经大手笔了。南槐瑾一下就是八元呀。

那侍应生刚走,谭四平回到座位对南槐瑾说:“这餐厅还真怪,总台不收钱。”说完正要举手叫侍应生时,南槐瑾把他的手按下说:

“谭主任,你就让学生尽下心意。我已经结帐了。”南槐瑾很诚恳地说。

“那怎么行。我接客你结帐,怎么也说不过去。”谭四平还是知道一些基本的规则的。

“谭主任,我想请你吃个饭都起了几天的心了,今天好不容易实现呢。”

“小南,你让我情何以堪呐。”

“我们师生间,谁跟谁呀。”南槐瑾抒情地说。

“唉,那下次就不要和我争了。”

“好的。”南槐瑾答应得很快。

谭四平就和南槐瑾一起往外走。

“小南,这次培训结束了,一人会有一个结业证以外,还准备评选优秀学员,你可要争取呀。”谭四平提醒南槐瑾说。

“好,我会努力的。”南槐瑾想的是这个事情我总不能自己去提自己的名,还不是你班主任想办法暗示来的名正言顺。

南槐瑾在剩下的几天里,就每天中午在街上购物,他只要想到了谁就给那人买点东西。最后前前后后花了将近六千块钱才把该买的都买了。就是没有见过面的喻洁的父母,也扯了几块布料,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衣服。

南槐瑾也对宋春风进行了暗示,到时候评优秀学员一定要提自己的名。宋春风也明确表态,到时候一定会提名的。

就在南槐瑾紧张地学习和疯狂的购物期间,雎县全县小学老师一堂好课竞赛如期举行。柳翠作为河州公社的参赛选手之一在王永胜,潘德罴和尚和的带领下到雎县招待所报到了。

随行的还有喻洁和钱会成。竞赛只安排选手和评委食宿。其他人员作为观摩人员,食宿自理,也可以缴费在招待所吃住。

杨柳小学三人就按南槐瑾出门的交代,另外交了两人的伙食费。柳翠和喻洁到南槐瑾的新房子住,这样就可以节约住宿费。钱会成顶替柳翠住招待所。就是在这顶替上费了周折,主要是参赛的柳翠是女的,竞赛组委会安排的和另外一个女选手住一间屋。现在钱会成要住进去,钱会成当然是愿意,但组委会可不敢开这么大的玩笑。于是还是把钱会成的房间调整好了。

三人三餐在招待所吃。

报到那天,三人一起到南槐瑾家,南涧秋和白芙蕖坚持要未来儿媳和干女儿及钱会成每天到家吃饭。喻洁就再三讲明这是会议统一安排的,伙食也不错,不吃白不吃。何必放着现成的不吃,还麻烦两老呢。南涧秋和白芙蕖见他们不是客套也就作罢。

县里比赛,就比公社比赛规范的多。有些想搞歪门邪道的也见那架势有所收敛。基本是在公正公平的状态下进行的。

柳翠抽了一个上上签,她抽的上课签在第二天上午第二节课。这是被公认为最好的时间段。为了上课的效果,组委会也允许参赛老师可以提前半天和上课的学生交流。也就是柳翠可以在第一天下午与和自己合作的学生见面,沟通,交流。实际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就不止半天了。

南槐瑾提前就给在城关小学当老师的师范同学打过招呼,柳翠上课前就和喻洁去拜访过这几个南槐瑾的同学。

他们看在南槐瑾的面子上,再说想到一个大队办的小学的老师来参加这样的比赛,无非是帮助凑人数而已,他们帮忙就很卖力,生怕到时候情况太差了,再见到南槐瑾不好意思。

柳翠的上课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见自己的几个同事都给自己打招呼,一个事可以打发几个人的人情,就都很支持柳翠来和学生交流。于是柳翠就和学生上了一节准备课。师生配合就基本默契了。柳翠也认识了班上好多学生,特别是哪些学生思维活跃,哪些学生考虑问题严谨周密。哪些学生粗枝大叶。

我们好多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只注意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殊不知,那些基础差的才更有意思,只有你心中有数,故意让这样的学生出现失误,老师才显现出高超的指导艺术,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像说相声的抖包袱。

柳翠上课就在波澜不惊又引人入胜中进行。上完课后,听课的老师被其环环相扣的教学引导牵着往前展开,觉得课堂充分体现了艺术。

王永胜也混在听课的观摩老师中。当时竞赛是放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进行的。主讲老师和学生在主席台上进行教学。听课的老师就在台下观摩。全县共有千把人来观摩,光是听数学课的就有五六百人。听语文课的老师更多,就放在进行大礼堂里上课,那里可以容纳一千多人。当时老师来听课的就有六七百人。雎县的一些老头老婆婆们闲着无事,见这么多人往礼堂涌,以为有戏可看,就也混在里面看热闹,最后发现是老师在里面上课,他们有的就没有进过学堂,有的进过学堂也久违了这课堂的感受,所以,进去了也就安心看热闹听课。最后,礼堂是座无虚席。搞得有些来听课的迟到了还没有座位呢。

那时电视不普及,雎县电视台也是一周才报道一次新闻,叫一周要闻。如果像后来电视新闻发展的那么快,这个比赛绝对会被电视宣传的家喻户晓。

在柳翠上课的那天上午,教育局郑局长也拨冗来到现场,听了半天课。在中午吃饭时,也留下来和参赛的选手,评委一起共进午餐,还特别表扬了柳翠课堂的上乘表现。

柳翠在喻洁的提醒下,见郑局长似乎不认识自己,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也就明白了郑局长的良苦用心,也就装做不认识的样子和郑局长交谈,受他的夸奖。

颁奖那天下午,郑局长再次表现了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在颁奖前,面对一千多雎县来听课的老师,郑局长再次谈到了这次听课的感受,以及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当然,讲话中多次艺术地提到柳翠课堂的艺术。

按照一般惯例,和柳翠并列的一等奖获得者是城关小学的老师,他的名字应该排在柳翠前面。另一个惯例是语文竞赛的一等奖也应该排名在数学前面。表达对母语的尊重嘛。

这次一堂好课竞赛的颁奖,柳翠是最后一个上台的。下发的竞赛结果也是以柳翠有关的冠名下发的文件。

这其中的意味让人咀嚼玩味了很长时间。当然喻洁是清楚郑局长这步棋的奥妙的。

那时像这种竞赛的奖品也无非是什么搪瓷的脸盆或者是热水瓶。这次的一等奖的奖品竟然是床上十件套。这十件套就是两个枕头,两条枕套,两条枕巾,一床垫单,一床类似于毛巾被的单盖单,一床被套,还有一床床罩。这全套在当时一个领工资的要积攒大半年呢。

二等奖当然要递减,就是八件套,三等奖就是六件套。还有纪念奖的也是四件套。

钱会成就开玩笑说像我们这样忠诚地听课的一个发个两件套。潘德罴正好打旁边经过听了钱会成的玩笑话就说:“给你是发两套,两个避孕套。”

喻洁和柳翠听了笑红了脸。钱会成也在笑的时候把潘德罴拍了一巴掌后说:“你就记得你那玩意,天天含在口里一样。”

潘德罴虽然不愿柳翠获奖,但他还没有傻到柳翠已经获奖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置荣誉于不顾吧。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写好一个总结,把柳翠这次参赛最后能够获奖的事情怎样尽可能地贴到自己的脸上。下午颁奖,晚上就是会餐。所有参赛的选手和评委,加上教育局的一部分干部和教研室的相关人员。各乡镇的教育组长,语数教研员。几百人汇聚一堂。钱会成和喻洁不属于聚餐的对象。钱会成在散会时就和喻洁商量,是两个人回到学校,还是喻洁在城里呆一晚了再回去。喻洁还在犹豫时,郑局长和其他几个局长走过来,像才看见喻洁的,就向另外几个副局长介绍喻洁,并说这数学的第一名获得者是受她的指导才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其他的副局长也就凑趣,拉着喻洁一起去参加晚上的聚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