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每月净收入在十万左右,明天我带你去养殖场看看,要不你也加入我这行业,怎么样?”
“呵呵,你看我现在能加入吗,什么都没有,来来,为你的创业成功干杯!”萧子炎举起杯敬谭中月道。
“那好,也祝你早日创业!”
“叮叮当当”两人又和了起来。
说说笑笑,喝喝吃吃,不觉太阳渐渐从东边滑向了西面,一个多小时过去,桌子上也是杯盘狼藉。
大家刚放下碗筷,叶蓉蓉对谭中月道:“今天小叔家叫工程(农村干活时叫来帮忙的人)收谷子,刚才大妹过来说她在家做饭需要水,可是水管里没有水,她跑去水池看了,水池里的水是满的,不知道哪里被堵了。由于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收稻谷没人去管,就叫村里哑巴去看了一下,可是哑巴依依呀呀地吵着回来,也没把水管疏通,按大妹的意思是叫你去看看,我们这里也快没水了,你快去弄来吧!”
“今儿他们刚来,我还是多陪陪他们吧,明天去看。”谭中月说。
萧子炎道:“刚才嫂子不是说了吗,你大妹做饭没水了,不去就要耽搁工程们的饭了,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我想去看看这里的风景。”
谭中月高兴道:“好啊,我带你去转转你!”
说着两人并出门了。
留下金诗涵和叶蓉蓉在家里,叶蓉蓉在家忙家务,她要帮忙,叶蓉蓉坚决不要说:“你刚来需要休息,改天帮忙也不迟。”
金诗涵觉得没事就去了二楼阳台,在阳台上得了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十月’两个大字的书,翻开一看,是小说月刊,浏览里面的第一篇小说《四季流光》,开头有这么一句话:“生命的酒不断地一滴一滴消失,生命的叶不停地一片一片飘落。”就把她给吸引了,干脆搬了只凳子坐在阳台上入迷的看了起来,手中的文字加上四周和谐的风光,如诗如画……
萧子炎和谭中月出了院子,从楼房的北面爬山一座小山,进入一片松树林。林里有一条黄土小径,小径上铺满了松叶,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吃吃’声,给人柔绵绵的感觉。因为阳光穿不透,松林里少有其他混生植物,密密麻麻全是松树。
走出松树林,有一条河横在林外。说是河,其也不全是,因为它只有几米宽,倒像是沟。里面缓缓地淌着水,水不多但很清澈,河沟里的石头被冲刷得很圆滑,河底是一块块干涸的沙堆,水淹不着,被太阳晒得十分灼热。
谭中月介绍道:“除了南沟这条小河,东山沟那边也有一条河,两条小河汇流于北崖脚下,一起流向东华,最终注入乌江。由于两条河都是乌江流域的分支源头,形成了独特的‘备流河’,特点是,随便下点雨河沟就会涨水,雨一停河沟里的水就马上消减,过不了多久水就恢复如常。虽然河里的水平常不多,却从不会干涸,完全能满足农田灌溉。”
两人踏着沙堆过了河,顺着河岸往山谷里面走,听得河里水叮咚流淌,如言小曲。两岸还住着一些不知道名的鸟,时而在河边飞窜,河岸杂木丛生,稍有风吹并沙沙作响。
继续往山谷里走,渐渐感觉谷深路狭,气潮风润,两边的植物也更加绿荫茂盛,水声涓涓成曲,鸟鸣处处喧耳。再走,芦苇捧路,流水冰脚。继续走,就只能拔草而行,走到山谷的尽头时,听得激水流响,声声惊耳。只见林木紧拥处,有一个长满芦苇的洞口,走到洞口,并感觉一股凉风扑身而来,甚是透骨,有车轮那么大一股水从里面急流而出。
谭中月弯身拔开丛苇,只见里面流着一股清水。洞不大,口径高不出两米,宽不过一米。又见一条用铁砧凿成,而且不宽的路依壁而进,顺路而进,只觉全身发冷,越走光线越暗,走了十几米洞小而不能再入,洞口大如车轮,水满其口。
萧子炎仍不住用手捧一口水喝,手刚伸下去立刻缩了回来。
“哇,怎么这么冰!”
“哈哈,当然冰了,水温只有几度。”
“啊,那我一定要喝喝,尝尝它是什么味道!”于是,重新捧起一口喝到嘴里,只觉味道甘甜,冰凉爽口,忍不住又捧了几口喝。“恩,好水,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泉水,你们的自来水就是这里架去的?”
“不是!”
“啊,这么好喝的水你们都不喝,还有哪里的水有比这里的水更好喝?”萧子炎十分惊讶。
“跟我来,就在上面,我带你去看看。其实两处的水都差不多,这里的水流量还更大,但是这里比较矮,村里位置比较高的人家喝,所以就选了上面的那个出水处作为村里的饮用,这个只是拿来灌溉用的。”说着带着萧子炎出了洞,从洞口旁攀岩过石,上爬了近百米,踏进一条杂木簇拥的响水沟。
沿着小沟,穿过茅草弥漫的狭径,行到不过一百米处,只见茅草深处有两个形如鼻孔而大如两个碗口的石孔,里面喷射出两股哗哗作响的清澈泉水。周围的山林里百鸟争鸣,秋花散香。
“这儿叫‘牛鼻孔’,因为它像牛鼻孔而得名。传说有一年,这里大旱,村民们毫粒未收,所以饿死了不少人,天上有一位善良的神仙看到后,变成了一头鼻孔里会出水的水牛,后来,救活不少人。从那以后,不管是小旱还是大旱这里都没干过,我们村里就是喝这里的水。”谭中月一边说一边找了个石板坐了下来。
“有这么神奇吗?”说着萧子炎就爬下去咕隆咕隆地喝几口“恩,太好喝了,比矿泉水好喝多了,怎么没有人来开发这里的水源啊,可以致富哦。”
“我想过,可是不行啊!”
“为什么?”
“保留自然,不愿意让它被外人知道,一旦开发,环境将会遭到灭顶之灾,以后这里就不会有像现在这么美丽了。”
“说的也是,保持它的原生态。”
“哈哈,就别只光着喝水了,看看哪里被堵上了,管子就在你踩那儿,走开,让我掏开看看。”
两人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管子疏通,然后返回,自不必细说。
金诗涵看完《四季流光》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思,也不继续看下去,把书铺在栏杆上,双手靠在上面,又把脑袋靠在手上,打量着周围的风景。
向野外看去,东北方向的山脚下有几户人家,都是木房。人家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石板桥,桥上游的河岸上有一颗楠木,看上去已是百年老树,树干好像被劈过,有一半不见了,但树观还是十分稠密,树叶还不算黄,树上却结满了灰棕色的楠木果,是穗状果,果形似花非花,倒也十分好看。大桥的南面有一人家,木房,且未装修。
再沿着河往上看四五百米的地方,又有一座桥,那桥可有些特别,和古代那些大户人家后院架在池塘上的走廊相似,顶上用土瓦像盖木房一样盖着,远处看去分不出那是桥还房屋。桥的两边连着两个寨子,人家很稀疏。
眼视再往前走,便穿进了两山之间的弯谷,弯谷两边的山上林木苍苍,峰耸崖威,两山间夹着一湾稻田,里面还有黄灿灿的稻谷,像一条黄色布匹。再往前,视线就被巍峨的山峰挡住了,但可以看出,一直进去肯定还有稻田。
金诗涵把视线收了回来,又向北面望去。眼光扫过一片田野,耸在前面的是两座相连并且向左右延伸的大山脉,两山连接间是一个山凹,有一石梯从山脚直指山凹处,石梯高不下一千米,石梯犹如一条攀天入云的巨龙。
她又往四周看去,眼前的一片田野,被四周的山围得‘水泄不通’,就像一个大盆:周围的山是盆沿,稻田就是盆底。唯一的出口就是他们刚才从东华方向进来的那个狭口,倘若把那个口堵上,这里必然是一个滴水不漏的湖。
就在这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还也为是有车进村来了,细细一听又好像不是,抬头一看,原来是天上飞过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划出了一条亮白色的线。
正盯着天空看,叶蓉蓉从屋里拿着一条凳子出来,见她在阳台上,就坐下来陪她。
“妹妹在大城市生活习惯了,还喜欢农村的环境吧!”叶蓉蓉笑盈盈地说。
金诗涵坐直身体,把书抱在怀里,道“城市,姐姐又不是不知道,城里上不见蓝天,下不见绿林,有什么好的,还是农村好,什么东西都清晰明了!”
太阳已偏西,房子西边正好有一片竹林挡住了阳光,只有一些微弱的光线穿过叶间的缝隙射了过来,黄油油的光点在两个人的脸上闪动着。
“不妨妹妹说,我也很不喜欢城市,我觉得这里四季分明,万物活跃,正是适逸人类生活的好地方,自从谭中月带我来到这个地方,我就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我想,不久你也会留恋这里的,这里太美丽了!”
“是啊,这里太美丽了,让人流连忘返。哎,姐姐,你帮指指这里的地名吧!”
“好啊!”叶蓉蓉说着就站起身指点“你看有楠木旁边的那座桥叫‘大桥’,上边一点那座桥叫‘花花桥’,两边的人家叫‘范家’北边的人姓卢,南边的姓范。顺着沟进去的地方叫‘东山沟’,东山沟的北面有一座山,山背后是‘冉家’,‘尖峰小学’也在那山上,这里看不到。”又指北面道“那有石梯上去的地方叫‘沟马牙’,翻过去就是‘肖家坝’(看不到),石梯左边有崖的地方叫做‘北崖’,北崖顶上全是田华家的土地。你看北崖脚下是不是有两河汇合的地方——那叫‘对门’,一条是东山沟出来的河沟,另一条是中月他们两个去的那条河沟,他们修水的那里叫‘南山沟’,我也只知道这些,其他地名慢慢你就会知道。”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