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宗实施新政
公元1320年,元英宗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成为元朝第五任皇帝。元英宗即位时只有十八岁,年轻气盛,雄心勃勃,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坚持以儒治国,继续推行汉化,实施了一系列新政。不料,元英宗遭到蒙古贵族保守派的仇视,他当皇帝只有三年,就被蒙古贵族剌杀了。
元英宗是元仁宗的嫡子,母亲是皇后。元仁宗对这个嫡子十分宠爱,一直带在身边,请名儒教他学习。因此,元英宗和他的父亲一样,精通并崇尚儒学。
元仁宗在继承哥哥元武宗皇位的时候,曾经有过约定,许诺日后让元武宗的儿子接班。可是,元仁宗太喜欢自己的儿子了,于是违背诺言,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
元英宗被立为皇太子以后,父亲为了培养他的执政能力,十四岁就让他参与朝政。元英宗十七岁那年,父亲身体不好,下诏由他处理朝政,所有朝廷事务,均先请示元英宗。
元英宗身负重任,兢兢业业,十分勤政,并且对大臣们说:“皇上把天下事务都交给了我,我日夜战战兢兢,唯恐出现失误。希望你们不要懈怠,恪尽职守,共同为皇上解忧”。
公元1320年,元仁宗驾崩,元英宗继承了皇位。元英宗年轻,他的祖母答已皇太后干政。答已皇太后权力欲很强,喜欢发号施令,在元仁宗死后的第四天,她就擅自作主,恢复了蒙古贵族铁木迭儿的右丞相职务。元英宗拿祖母没有办法。
铁木迭儿是忽必烈时期的老臣,是蒙古贵族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为人狡诈,善施阴谋,又贪财聚货,以权谋私,迫害贤臣,特别是反对和阻挠汉化改革,遭到许多大臣弹劾。元仁宗忍无可忍,不顾母亲答已皇太后的反对,硬是罢免了他。答已皇太后大为不满,元仁宗刚死,便立即恢复了他的职务。铁木迭儿的复出,给朝廷动乱埋下了祸根。
铁木迭儿复出以后,依仗答已皇太后撑腰,为所欲为,大肆打击迫害从前弹劾过他的大臣,同时结党营私,与铁失等贵族结成死党,形成了一个保守派的势力集团。
元英宗对铁木迭儿复出十分不满,为了与之抗衡,便寻找自己的支持者,他看中了一个叫做拜柱的年轻人。拜柱是开国功勋木华黎的后人,其祖父安童,当过忽必烈的丞相,被誉为一代贤相。拜柱自幼学习汉文化,爱好儒学,与元英宗志同道合。于是,元英宗越级提拔拜柱当了左丞相。
元英宗登基两年之后,答已皇太后和铁木迭儿先后死了。元英宗顿时感到轻松,立即把拜柱升为右丞相,并且不再设左丞相,由拜柱一人独揽朝政。从此,君臣一心,开始大展身手,推行新政。不过,元英宗当时二十岁,拜柱也只有二十四岁,两个年轻人成了大元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有点让人担心。
元英宗已经高度汉化,他崇尚儒学,赞成父亲的汉化运动,坚持以儒家思想治国。元英宗在拜柱的辅佐下,继续推行汉化,推行一系列新政,而且力度很大,手段十分强硬。
一是大规模起用汉族大臣。在短短数月之间,擢升张珪为平章政事,参与朝政;吴元珪、王约、韩从益等一大批名儒,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整个朝廷,几乎被汉人名儒所主宰。这样,行政效率和朝廷风气固然为之一新,但却引起蒙古贵族保守派的极大不满。
二是大规模裁撤机构和冗官。元英宗大刀阔斧,裁减了中央和地方六十多个用处不大的机构,罢免了一批冗官庸官,大大减少了朝廷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但许多被裁下来的贵族心怀怨恨。
三是严厉惩处腐败。铁木迭儿虽然已经死了,但他贪赃枉法的罪行被揭露出来,并且涉及到他的许多亲属。元英宗下令,将铁木迭儿的一个儿子处死,另一个儿子被罢官,一大批贪官受到处罚。人们拍手称快,但也有人恨之入骨。
四是改革税赋制度。元朝赋税沉重,劳役繁多,民众不堪重负,特别是税赋不公,地主豪强受益,百姓怨声载道。元英宗下诏,改革税赋劳役办法,减轻民众负担。百姓们夸赞叫好,豪强地主却十分抵触。
五是减少南粮北运。南方比较富裕,元朝过去长期将南方的粮食调运北方,致使江南民众负担很重,百姓怨声载道。元英宗下令,每年减少调粮二十万石。
六是大力推行儒学。各地大办学校,扩大学生数量,把儒学作为主要教材。继续推行科举考试制度,大力选拔人才。
七是实行法治,在全国颁行《大元通制》。《大元通制》在元仁宗时期形成,但没有颁行。元英宗下诏,将《大元通制》颁行天下,要求人们遵守,并作为法治的依据。
元英宗是元朝时期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只有二十多岁,血气方刚,不惧权贵,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雷厉风行地推出一系列新政,朝野震惊,天下震动。如果元英宗的新政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大院王朝一定会兴旺发达。
然而,元英宗、拜柱毕竟太年轻了,缺乏斗争经验,也缺少必要的防范,他们不知道,受到打压的蒙古贵族保守势力,正在磨刀霍霍,就要对他们下手了。
南坡之变英宗被杀
公元1323年,正当元英宗雄心勃勃推进新政的时候,不料突然在南坡店被刺杀,成为元朝历史上第一个被谋杀的皇帝,史称南坡之变。南坡之变对元朝的影响极大,它改变了元朝正常的发展走向,元朝从此陷入到混乱和衰落之中。
阴谋发动政变的主谋,是蒙古贵族铁失。铁失为人狡诈而凶狠,他为了升官发财,很早就投靠了右丞相铁木迭儿,甚至拜铁木迭儿为干爹。后来,铁失果然官运亨通,当上了御史大夫,成为朝廷重臣,更为重要的是,铁失还统领了皇帝的待卫亲军,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铁失有权有势,帮助干爹铁木迭儿做了不少坏事,成为铁木迭儿的心腹和忠实走狗。
铁失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他的妹妹是元英宗的皇后,并且深受元英宗的宠爱。因此,元英宗在清除铁木迭儿势力的时候,没有忍心对大舅哥下手。铁失看风使舵,表面上对元英宗大表忠心,获得了元英宗的信任,没有调整他的官职,铁失依然掌管着侍卫亲军。
可是,铁失却对元英宗推行汉化、打压贵族保守派非常恼怒,在心里对元英宗充满了仇恨,他利用蒙古贵族的不满情绪,与铁木迭儿的残余势力秘密勾结,阴谋发动政变,推翻元英宗的统治。
当时,积极参与政变的骨干分子,有皇室贵族、朝廷大臣以及铁木迭儿的儿子和亲信们,共计十六人,其中有五个是王爷。他们都是蒙古贵族保守派,对元英宗推行汉化、实施新政怀有刻骨仇恨。
铁失等人密谋好了以后,派人去漠北,拜见晋王也孙铁木儿,告诉他政变以后,打算拥立他当皇帝。晋王是真金长子甘麻剌的儿子,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晋王对他这一支未能继承皇位早就耿耿于怀,自然十分乐意。但是,晋王生性多疑,担心政变不成,会牵连到自己,于是便把铁失的使者扣押,同时派人慢吞吞去向元英宗报警。晋王做了两手准备,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铁失等人密谋的时间不短,活动十分频繁,可惜,元英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丝毫没有察觉,更是没有防范。元英宗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杀身之祸正在悄悄降临。
公元1323年春,随着天气转热,一年一度的皇帝避暑活动开始了。元英宗按照惯例,从大都北上,到上都避暑。丞相拜柱照例跟随皇帝,以便随时开展政务活动。铁失作为侍卫亲军统领,自然率军护驾。铁失等人的计划,正是想利用皇帝避暑的机会动手,因此,参与政变的骨干人员,也都一同随行。
经过两个多月路程,元英宗一行到达上都。元英宗首先去拜祭成吉思汗、忽必烈遗衣,感叹良久,思念祖宗创业之艰难,决心不遗余力推进新政,实现国家大治的愿望。元英宗和拜柱在上都并没有闲着,而是日夜谋划,发布了一道又一道实施新政的命令。利益受到损害的贵族们愈加恼怒,杀害元英宗的愿望更加强烈。
到了八月份,过了酷暑季节,元英宗开始返回了。元英宗从上都动身,南返大都。皇帝一行走得慢,走了三十多里地,到达南坡店的时候,天色已晚,便安营休息。
南坡店是个小村镇,人烟稀少,更没有防御工事。元英宗、拜柱等人各自搭帐蓬就寝,防备也很松懈。
铁失等人见是个好机会,决定就在这里下手。铁失召集死党,做了周密部署和分工。这些政变骨干分子,各自带领自己的亲信士兵,准备分头袭杀皇帝、丞相和有关人员。
到了半夜时分,夜深人静,一团漆黑,罪恶行动开始了。叛乱分子按照分工,分组悄悄扑向各自的目标。由于没有防范,许多人在睡梦中就被杀死。丞相拜柱正在熟睡中,一伙人干掉侍卫,将拜柱杀死在床上。
铁失负责解决皇帝元英宗,他带领手下亲信将领和一群士兵,直扑元英宗大帐。元英宗的侍卫见有人行剌,奋起抵抗,但寡不敌众,结果全部战死。
元英宗被惊醒了,赶紧起床,一伙人已经闯了进来。元英宗定眼一看,为首的竟然是他的大舅哥,立刻怒不可遏,厉声呵斥:“你竟敢做大逆不道之事,况且你还是皇亲,真是无情无义的禽兽之人!”
铁失也怒目而视,说:“你被汉人同化,背叛祖宗,背叛我族,才是大逆不道。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铁失说着,疾步向前,挥刀砍向元英宗,元英宗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元英宗拼着最后一丝力气,怒骂道:“你必定不得好死!”元英宗被残忍杀害,年仅二十一岁。
铁失一伙剌杀元英宗的阴谋得逞,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由派使者带着皇帝玉玺,迅速北上,迎接晋王登基;一路由铁失带领众人,急速赶回大都,清除元英宗的亲信,控制朝廷。
铁失等人返回大都,收缴了百官官印,控制了朝廷,并杀害了元英宗的亲属和亲信大臣。元英宗的皇后没有跟随去避暑,不过,她在大都同样遭到贵族们的毒手。铁失连亲妹妹都不放过,确实禽兽不如!
蒙古贵族保守派政变成功,朝野一片惊慌,混乱不堪。那么,这混乱的局势怎样收场呢?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