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镇南关大捷”后,李鸿章等人主张“乘胜即收”,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建议清政府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清廷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6月9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又称《越南条款》、《李巴条约》),条约签订后,法国侵略势力开始伸入云南和广西。
1887年12月1日,清政府奕匡和孙毓汶与葡萄牙代表罗沙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葡北京条约》(也称《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当中列明:“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此为澳门被葡萄牙占据的历史转折点。
1890年3月17日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1894年2月11日美国葛礼山与清朝杨儒在华盛顿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条约规定居美华工离美期限超过一年者,不得不再入美境;不准华人入美国籍;居美华工都须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苛待华工条例进行登记。
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1895年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国地位;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在俄,德,法等西方列强干涉下,后以白银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开放4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
1895年11月8日在北京与清廷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也称《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中日条约》),条约规定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偿付日本库平银三千万两作为“酬报”;交款后三个月内日本从辽东撤兵。
1896年4月22日,清李鸿章与俄罗拔诺夫﹑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也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防御同盟条约》),为沙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各种方便,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1898年3月6日,清李鸿章、翁同龢在北京与德国海靖签署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内容包括租借胶澳(青岛)、修筑胶济铁路及开发沿线矿藏,和山东省事务共三端十款。及后分别在1898年8月22日签订的胶澳租地合同,10月6日签订的胶澳潮平合同和胶澳边界合同确定了德国占领整个胶州湾的范围。
шшш◆ TTan◆ ¢ o
1896年6月9日,清廷与英国在北京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专条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租借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英国控制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四五十倍。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北京。令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39年内赔款4.5亿两白银,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
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清廷派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俄战争结束,根据该条约,俄国自己在清廷享有的部分优待政策移交日本,而根据这些规定,日本于同年11月2日,任命外相小村寿太郎为全权大使前来北京,同清政府会谈。清政府也任命庆亲王奕劻、外务部尚书瞿鸿禨及直隶总督袁世凯为全权代表。双方经过近五个星期的谈判,于12月22日签订《满州善后条约》(也称《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我不知道面对如此之外的不平等条约我应该给慈禧评几星,当然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绝非她一人之过,但是作为统治者是无论如何是推脱不掉责任的。慈禧太后父亲名叫惠征,在吏部任笔帖式,是一个相当于人事部秘书、翻译的八品文官,慈禧有如此的成就(好坏不论)对于他的家族都绝对是荣耀了,所以绝对没坑爹,另外慈禧对于外戚也实在没有给予过一丝一毫的照顾,她虽然没有坑爹,但是实实在在坑害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混蛋指数4颗星。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