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邮政储蓄(2)
附捐邮票
附捐邮票也叫慈善邮票,这和邮票既用于邮政,也用来为某些慈善事业筹款。依照万国邮政公约的规定,邮票的面值写在前面,附加金在后,而且它的字体应较前者为小。
世界上最早的慈善邮票是1897年在澳大利亚发行的,以比邮票面值高12倍的价格出售,所得收入除去邮票面值的金额外,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发行于1920年12月1日。1919年黄河决口,沿岸泛滥成灾,为了赈济灾民,中华民国邮票发行了我国邮票史上的第一套慈善邮票——附收赈捐邮票。全套共计三枚,是由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用早年发行的《帆船》普通邮票中的三枚,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而成。
新中国最早发行的附捐邮票是1984年2月16日发行的《儿童》特种邮票,一套2枚。面值均为八分,附捐金额均为两分。每枚邮票的金额写为8分+2分,邮局按一角出售,其中8分作为邮资,另外的2分则为邮政局收集起来后,捐赠给“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这套邮票全部售出后,可以为儿童的福利事业征集120万元的基金。
中国邮政标志
中国邮政标志为绿色。采用绿色作为中国邮政标志专用颜色,是1949年12月10日至28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决定的,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中国邮政标志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并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一中国古代对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表达了服务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标志造型朴实有力,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代表秩序与四通八达;稍微向右倾斜的处理,表现了方向与速度感。
万国邮政联盟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它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为万国邮政联盟。万国邮联自1948年7月1日起成为联合国一个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宗旨是促进、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并向成员提供可能的邮政技术援助。
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是邮联的最高机构,每5年召开一次。大会休会期间由执行理事会作为邮联的执行机构,由40个成员组成,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联合国组织的所有会员国均可加入邮联,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任何主权国家,可以申请准予参加邮联,但它需得到至少2/3邮联会员国的同意,方可取得会员国资格。截至2004年9月,万国邮联有成员19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于1914年加入该联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台湾占据了席位,中国政府1953年与该联盟断绝往来。1972年4月在万国邮政联盟承认中国为该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后,与该组织关系恢复正常。同年11月,中国作为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理事国,派代表参加了在伯尔尼举行的该理事会的年会。从此,中国履行了接受邮联有关法规的手续,参加了1974年至1994年历届邮联大会,并4次当选为大会副主席和历届邮政经营理事会的理事国。
万国邮政公约
万国邮政公约是指万国邮政联盟制定的一项有关处理国际邮政业务的基本法则的条约。
1874年9月15日至10月9日,德国、法国、英国、罗马尼亚、瑞士、美国等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伯尔尼举行全权代表大会,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邮政公约,即《伯尔尼条约》,成立邮政总联盟。
公约包括以下4部分:
1.适用于国际邮政业务的共同规则。
2.关于函件业务的规定。如函件的种类、交付邮资和尺寸的限制、国际回信券、函件的撤回和应寄件人的要求更改姓名和地址、禁寄物品、海关监管、查询和补偿、邮资的归属、转运费和终端费的结算等。
3.函件的航空运输规则。如使用航空运输函件的加快航空附加费和不收航空附加费、航空函件的优先处理、航空函件的改寄和退回、航空运费的原则、航空运费的计算和结算等规定。
4.最后条款。规定了公约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
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知名人物以及其他值得庆祝、纪念或广为宣传的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它在作为邮资凭证的同时,又是很有意义的纪念品和宣传品。这种邮票票幅一般都比较大,图案和印刷都比较精美。
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清政府发行的“慈禧寿辰”邮票,共九枚。
我国解放区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邮票,只有一枚,红色,无齿孔,无面值,是供战士免费邮寄家信用的。
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发行航空邮票的国家是意大利。1917年,为都灵——罗马航线试航,在一种普通邮票上加盖了意文“航空”字样而成为航空邮票。
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21年7月1日由北洋政府发行的,共五枚,图案是老式的双翼飞机掠过长城。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51年5月1日发行的,共五枚,图案都是飞机与天坛祈年殿,邮票上有“中国人民邮政航空邮票”的字样。
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又称改值邮票,即采用加盖方式改变原邮票的面值。加盖改值邮票最早出现在美国,1846年,纽约市专差快递信局将一枚面值3分的市内专差快递邮票,加盖改值为2分使用,开创了改值邮票的历史。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简称全国集邮联。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82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联合组成的群众文化团体,是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属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团体会员31个以及体育、二炮、石油、航天、煤炭、海员、水利、航空等8个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基层集邮组织4.1万个,会员350余万,集邮爱好者达1400万。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于1983年7月27日—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集邮联合会第52届代表大会上加入了国际集邮联合会组织;于1983年8月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集邮联合会第5届代表大会上加入了亚洲集邮联合会组织,至此成为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的会员国。
邮递员
邮递员是在邮局之间运送邮件的人。世界上最早的邮递员被称为信使或邮差。
最初,还没有发明邮票,也没有设置邮筒,当时的邮递员是上街收集信件的,他们头戴礼帽,身穿鲜艳的红色外衣,摇动手中金光闪闪的小铜铃,人们一听到清脆的铃声,便拿着信件和邮资从四方八面赶来交给邮递员。
说到邮递员的交通工具,用得最多的应该是自行车。在我国,据记载,大约在1906年,北京城内的邮局使用了自行车,但骑自行车的并不是邮递员,而是检查投递及开筒情况的稽查员。
到1909年,北京城才开始有邮递员骑上自行车,这之后,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城市的邮递员也陆续配置了自行车。发展到今天,大部分邮递员也还是骑自行车投递的。1974年5月,我国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第一枚《人民邮递员》展现的是一位骑摩托车的邮递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邮政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邮票十要素
一枚邮票的组成,有以下“十要素”:水印(包括无水印);纸质(包括用其他物质印制的);图案;国志;面值;种类(包括分类、编号);版别;票型;齿孔(包括无齿票);背胶(包括背面文字等)。
集邮的必备工具
在集邮活动中需要一些专用的用具,这些工具主要是:
镊子:用来移动邮票;
放大镜:2~5倍的就可以了;
齿孔尺:用来测量邮票齿孔的密度;
水印器:用来观察邮票纸张上的水印;
小剪刀:主要在整理邮票时使用;
地图:用来查找自己不熟悉的国家和地区;
邮票目录:对于整理和了解邮票都是十分有用的参考资料;
集邮书刊:是集邮者的良师益友。
如何识别假邮票
通常情况下,收藏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假邮票。
1.纸质
真邮票使用的都是专用纸张,有的还采用带金属丝的印钞纸,一般不含增白剂,而假邮票一般都使用普通纸张。同时,真邮票纸质坚韧不易破损,不怕水浸泡,假邮票发脆易破。
2.印刷工艺
真邮票多采用复杂的印刷工艺,根据邮票的印刷工艺,通常分为雕刻版邮票、影写版邮票、胶版邮票和胶雕版邮票等。
识别雕刻版邮票最主要的方法是:用眼看。邮票正面油墨的线条呈凸起状,而纸张背面有凹进去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图纹上的线、点都凸起在纸面上,其最深处在光线照映下呈现出阴影。
伪造邮票则多为普通印刷工艺,或采用彩色复印机、打印机印制,正面发亮,手感发滑。
3.邮票刷色
真邮票刷色纯正清晰、有层次;假邮票图案不整或层次模糊。
4.邮票齿孔
真邮票齿孔目测自然,间距均匀,大小一致,可看出是机器打孔;假邮票齿孔边缘不整齐,齿孔大小不一。
5.邮票背胶
真邮票一般都有背胶,假邮票几乎没有背胶。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存款是一种没有存取日期约束,随时可取、随时可存,也没有存取金额限制的一种储蓄。
活期储蓄1元起存,由储蓄机构发给存折,凭存折存取,开户后可以随时存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元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指存款户在存款后的一个规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项或者必须在准备提款前若干天通知银行的一种存款,期限可以从3个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来说,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传统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单形式外,也有存折形式。
定期储蓄有以下几种形式。
1.整存整取。 2.零存整取。 3.整存零取。 4.存本取息。
定活两便储蓄
定活两便储蓄是一种事先不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储蓄存款。例如资金有较大额度的结余,但在不久的将来须随时全额支取使用时,就可以选择“定活两便”的储蓄存款形式。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该种储蓄具有活期储蓄存款可随时支取的灵活性,又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利率的优惠。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