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好口才需要练习——说话办事心理学(6)
李嗣源来到山东郓州,直奔高家庄寻高思继。提起前事,高思继说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饶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顷地’,与世无争,今已数年,早把兵家争战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见,别谈这些。”李嗣源见高思继已无出山之意,于是在心里暗暗琢磨良策。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将激之。对高将军好言相求,难以奏效,必须巧用激将之法,激其就范。于是,李嗣源说道:“天下王位,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称羡不已。我与王彦章交兵败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今日赶我,不足为奇,你如是好汉,且暂时停战。我知道山东浑铁枪白马高思继,盖世英雄,有万夫莫开之勇,待我请来,与你对敌。’王彦章见我阵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不来便罢,若到我这宝鸡山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高思继本是勇武之人,生性直爽豪放,听此一说,不禁心头火起,口中生烟,大叫家丁:“快备白龙马来,待我去生擒此贼!”遂披挂上马,辞家出山,向宝鸡山飞驰而去。
高思继和李嗣源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唐营,不但唐晋王喜出望外,三军将士亦是异常振奋。第二天,王彦章又来挑战,唐晋王引高思继出马迎战,高思继与王彦章厮杀起来,连斗三百回合,难分胜负,直战到天黑,双方见天色已晚,才鸣金收兵。这次战个平手,却是唐军出师以来的第一次,军威大振,信心大增,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日再战。
高思继本来已经看破沙场红尘,决心弃武从耕,安度田园生活。李家虽对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面动员其出山,他却以“与世无争”相拒。然而,当李嗣源用言语激他后,他却毅然披挂上马,重返战场,一斗就是三百回合。可见,激将励志确是游说的一个重要手段。
看人说话,顺水推舟把事办
实用精要
你如果要求人办事,就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同,所以他的接受方式也不同。要想达到求人成功的目的,就要收集信息,因人而异,运用恰当的技巧,对症下药。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一言不合,怒发冲冠,引起被求对象的反感,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主动请求出战。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战胜他。”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针对张飞脾气暴躁的性格,常常采用“激将法”来说服他。每当遇到重要战事,先说他担当不了此任,或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清除轻敌的思想。
求别人办事的时候,倘若能够明白对方属于哪种类型的人,说起话来就比较容易了。
死板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比较木讷,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是否听得进去。
求这种人的时候,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但这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
举个例子,当你遇到某先生时,直觉马上告诉你:“这是一个死板的人。”此人体格健壮,说话带有家乡口音,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却不太清楚。除了从他的表情中可以察觉出些许紧张之外,其他的,一点也看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花些工夫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一些中性话题,只要能够使他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此类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此乃人之常情。
傲慢无礼的人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像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让人看了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有事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对付他呢?
对付这种类型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和他啰唆,所谓“多说无益”。不要认为对方“客气”,你也礼尚往来地待他,其实,他多半是缺乏真心诚意的。你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省”。
深藏不露的人
我们周围有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让人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自我防范心理极强。求这样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往往搞得人们无所适从。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做出回答或进行判断时,他也故意装傻,或者故意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草率决断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你求他时,他甚至还没听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忽然做出决断,给人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因此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倘若你遇见这种人,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会发生错误,也可避免发生因自己话题设计不周到而引出的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言行不一致,他可能说话明快、果断,只是行动并不相符。
我们要学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样便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利用边缘人物疏通
实用精要
要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稳操胜券,除了着眼于主管、领导一类正式组织身份的负责人外,还应该争取足以影响主管领导的非正式的“权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帮助。通过当事人或上级主管人的亲友故旧,来说服当事人,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从某一方面说,有些时候,即使是上级主管和具体办事儿人员同意解决的问题,也会由于下属某一环节作梗而搁置下来。负责这一环节的人不论职位大小,也就变成了解决问题所必须疏通的“关键人物”。这时候你切不可因他无权无职,就以为可以随便应付,否则你的好事儿就可能坏在他的手中。
一天,一位办理房地产转让的推销员来到一位客户家,带着这位客户朋友的介绍信。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就听他讲开了:“此次幸会,是因为我的同学孙某极为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时,务请您在这个雕像上签个名……”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朋友最近才完工的一个小型雕像。于是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起他来。
在这里,孙某的仰慕和签名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说明自己与孙某的关系,并且对这位朋友进行恭维,使他开怀。
(本章完)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