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外

2015-05-01 作者: 风起
第15章 老外

冬天天黑得早,此时已经是朦朦发暗,我一手拿着烙饼卷咸菜往嘴里塞,一手把着方向盘。

路不算好走,不过比起黄花渡那条可是强太多了,老梁显然是也饿了,拿捏了一会也就边给我指路边大吃大嚼。

这种路最麻烦的是速度跑不起来,最快时候也就三十多公里,等到出了村儿,我俩也都吃饱了,就开始闲聊。

据他说,眠龙窟村是在候家下再往西北,基本是顶到黄河边儿上了,和山西龙岩隔河相望,据说龙岩那地方也跟这传说有点关联。

我地理不怎么地,更何况在这种地方,索性他说往左我就往左,说往右就往右,压根儿也不问。

进了候家下已经是快九点了,村里人都睡得早,黑咕隆咚的村里只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吠,在发动机的轰鸣下也不怎么明显,因此乍一感觉跟进了鬼域似的。

好在前些天下过雪,月光反照下视野还算不错,我按着老梁指的路出了村,走不多远就看到右手边树后面的河滩,隐隐能看到已经结冻的河面泛着白光。

再走离着河就近了,不过那路也已经不能称之为路,雪下坑坑洼洼颠得车叮当乱响,我忽然发现黄花渡那条路比这地方都强,好歹那地儿没下雪,有没有坑一目了然。

我一头大汗,好几次车陷进雪坑里,打着滑好半天上不来,也真就亏了这车,普通小车估计就只能找拖车了。

幸好老梁东张西望半天,终于开口道:“大概就是这一片儿。”

我踩刹车拉了手刹,总算是松了口气,额头凉飕飕的全是汗,这时候才静下心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不禁一愣,眼前仍旧是空荡荡的河滩,和之前比唯一的变化就是更荒凉了。

这叫村子旧址啊?这不闹呢吗?

我有点恼怒地瞧了瞧老梁,他正扒在车玻璃上往外看,好半晌才回过头道:“差不多,应该是这一片儿了。”

细想想,也不能全怪他,之前他就说过,他也就五六岁时候来过而已,我压了压火气,尽量把声音放平和道:“那眠龙窟在哪儿?”

他道:“俺不知道啊,那就是个传说,俺以为你就要找村子,那传说虚无缥缈的,谁找它啊?”

我是真没招儿了,借着车灯往外瞧了瞧,忽然觉得上当了。

黄河很特殊,它的沿岸基本上没什么岩山,就是有山,也不过是土包而已,这种地质怎么能生成洞窟?总不成龙自己掏个窑洞出来?龙王爷住窑洞,那也算是中国神话中的奇谈了。

我气得呼呼的,可这也真怪不着人家老梁,人都说是传说了,我非要钻着牛角尖儿,说白了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估计老梁看我脸色也不敢说话了,我憋着火下了车,迈过一排树向远眺望。

这才真叫一马平川,我估摸着要不是黄河,也扫不出这种平原,这别说是个村,就是高楼大厦,几十年过去也扫平了,要在这地方找遗址,只怕得把专业考古队请过来忙活个三五个月。

真是没辙了,看来让雷蒙看扁也是注定的事儿。

我叹了口气,正要转身回车,见老梁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下了车。

“李……李警官,你看那儿是不是……有人啊?”

我愣了下神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望,开始还没看到什么,过了一小会才发现,似乎是火苗,在冰面上一动一动跳跃。

“打鱼的?”我知道冬天有在河面上打冰窟窿打渔的,不过对这地方我不了解的太多,就问他。

老梁摇了摇头“打鱼都是大清早,没有这时间打的。”

我也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招呼他上了车,把车灯关了熄火,只借着月光往那边打量。

看了好一阵子,已经能确定那确实是火苗,似乎是有人在河边上生了堆火,之前因为冰面反光,反而不是那么显眼。

可火苗晃动了半天,半点没看到人影。

我忽然警觉起来,这事儿可不光是我自己盯着,那伙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外国佬恐怕是另有图谋,难道说,他们赶在我前面了?

不应该啊,我还是别出蹊径从戏本子里找的线索,他们从哪儿知道这些?

我咬着牙紧张思索着,还是拿定主意过去瞧瞧,就嘱咐老梁在车里等着,一个人拿了手电就往那边赶去。

火堆距离车还有点距离,我在雪坑里高一脚低一脚,用树做屏障躲着,足足走了五六分钟,才靠近那里。

这时候才发现,火堆边上有几个帐篷,是那种雪色迷彩的外装,因此离远了根本发现不了,火堆边也没有人,连帐篷里也没有光透出来。

我心里纳闷儿,忽然觉得自己有点鲁莽,似乎行动以前应该给雷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的,可现在要是打电话,被人发现了,又不是自己人,这怎么办?

左右仔细瞧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人埋伏着,我胆子大了点,拿衣服遮着把手机调了震动,一步一停摸了过去,好在我干这活还真是有经验了,轻车熟路。

帐篷一共三个,不大,是那种大概能容纳两三人的小帐篷,边上堆着一些器械和方便食品。

我俯下身瞧了瞧,见外包装上全是外文,仓促间也看不明白。

帐篷里没人,睡袋还卷着,似乎这些人去忙别的了,还没打算休息。

我悄悄打开第二个帐篷,见里面摆着几个氧气筒似的东西,还有几套潜水衣和几件羽绒服之类的衣物。

难不成还真是打鱼的?还是什么先进的国外打鱼技术?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边琢磨着,一边打开第三个帐篷,刚察觉到里面有光,头已经探进去了,恰好跟个人面对面,我俩同时一愣。

这是个三十岁前后的老外,高鼻梁灰眼睛,耳朵里塞着耳机,一手拿着本花花绿绿的杂志,一手端着个杯,似乎正在喝咖啡。

之前车灯开着都没惊动他们,又连看了两个空帐篷,我还真以为里面没人,早就松懈了,而这帐篷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作的,竟然不透光,这家伙听着音乐喝咖啡,显然也没想到有人摸到这荒野河滩上来,是以我俩大眼瞪小眼,一下子谁都没反应过来。

还好我这种事碰多了,比他醒神儿快点,一把攥住他手腕,他一个激灵,张嘴就要喊,我赶紧一拳打在他喉骨上!

喉骨这地方都是软骨,力度把握不好会打死人,是以我一出手就后悔了,这要是国际刑警被我一拳打死,那麻烦可惹大了!

那老外左手捂着喉咙,发出吸气般的嘶嘶声,仰面躺倒,我赶紧挤进帐篷,在他鼻下试了好一阵子,气息虽然缓,不过还算平稳,看样子不至于窒息。

我松了口气,这时才想起爷爷说过,我的功夫还不到火候,拳脚上的穿透力不够,当时还挺不服气的,现在想起来反倒是值得庆幸的事。

喉骨下面就是声带,看样子这老外得有几天说不了话,这倒是省事儿了,我赶紧在帐篷里翻找,那野营灯亮度不高,费了阵子劲儿才发现睡袋下面盘着几卷绳子,就拽了过来把他手脚都绑上,那估计是潜水用的潜水绳,相当坚韧,估计刀割也得好一阵子。

就这点事儿给我弄出一头大汗,出帐篷瞧了瞧,似乎是就他一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干嘛去了。

我猛然间想起那些氧气筒和潜水衣,难道说,他们潜到河里去了?

不过这种天气潜到河里,那不是找罪受吗?再说,就是找东西,黄河激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早就冲得没影儿了。

我咬着牙思索着,忽然想起那眠龙窟来,难道说,这洞,压根儿就是在河底?

这似乎是唯一的解释了,可无论如何都透着邪门儿,这伙老外到底是从哪儿知道这么多事儿的,甚至比当地人知道的还多?说是国际刑警吧,可之前打电话,他们明明毫无察觉才对,不大可能快得过我。

无论如何,这是眼下唯一的线索,这点可以确定。一想到这儿,我赶忙出了帐篷,小心翼翼踩着冰面往河中间走。

没几步我就放心了,这已经是十冬腊月,河面冻得瓷实,估计斧凿都未必砸的动,当下加快了脚步,没一阵子已经瞧见,果然冰面上有个大概两米多直径的窟窿,还挺圆,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弄开的。

我凑过去瞧,冰层厚度接近一米,肯定结实,自然更放心了,再看,见冰内壁似乎钉着几个什么东西,下面还缀着绳子,把什么东西沉在了河里,好像是四个棍状的东西,在水流的冲击下发出绿色的荧光。

乍着胆子打开手电照了照,见那是四根锥子,似乎是用潜水绳挂了荧光棒,钉在冰窟窿上,估计是为了标记,以免回来时候找不到出口,水中隐隐约约还能瞧见几点绿光往远延伸,似乎是用来标记路线的。

那也就是说,这帮人真下去了。

我关了手电站起身来,盯着湍流的河水直发癔症。

线索是追到了,可是谁能想到还要在大冬天潜水?这要下去抽了筋,那可就要命了。

我绝对不承认我是个胆小的人,可一想到要在这种天气潜水,也禁不住浑身发麻。

似乎是为了强调气温,我这才觉得冰面上的风卷着冰碴子刮到脸上跟刀割似的,紧了紧衣服,心里更踌躇了。

要不然,把帐篷里那倒霉鬼塞给雷蒙?也算是大功一件吧?

我琢磨着,刚打算转身,忽然间想起雷蒙那语气,一下子又感觉心有不甘。

死就死吧!

我打定主意,就跑回帐篷找潜水衣,生怕不稳妥,又把那老外拖了出来,本来打算拎回车,谁想那老外死沉死沉的,看来外国人体质确实比中国人好。

没办法,只能把他塞进另一个帐篷,正要穿潜水衣,又想起老梁来,万一事态不可收拾,伤了这老人,总过意不去,我坑人坑得都后怕了,这么想着只好又跑回车里。

估计是老爷子一向睡得早,我打开车门时,他正捂着皮袄睡得直打呼噜,见我上车才醒了过来。

先给雷蒙打了个电话,他听完,说话声音都变了,似乎兴奋的有点发抖,让我紧紧追着线索跟下去,他会尽快赶来河南。

我挂掉电话,总觉得还是不够稳妥,就又给蔡警官打了个电话,让他派人支援,如果抓到人,最起码功劳都是中国警察的。

蔡警官听得挺仔细,等我说完又让我等了一会,才说,离你那里最近的派出所也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最快速度估计也要两小时前后到。

这在我意料当中,就答应下来,要他尽快安排人。

结束通话之后,我倒一下子想起村委会了,像这种偏远山村,报一次警来回三五个小时,因此除非大事,一般都是由村委会负责,就跟老梁大致说了下情况,让他去找于副主任帮忙。

老梁估计也没怎么听懂,大概觉察到事态严重,浑身筛糠似的抖着,不过答应的倒是挺痛快,可惜他不会开车,只能是跑回去。

我就把手电递给他,安顿几句,各自下车分头行事。

跑到帐篷那里时,老梁的手电光也早瞧不见了,我赶紧进了帐篷,那老外还没醒过来,但呼吸很平稳,大事儿肯定没有,我放下心,拎了氧气筒换潜水衣。

我没潜过水,不过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再加上那些器具都挺正规,稍一琢磨也就知道往哪儿挂往哪儿背,弄出一身大汗,总算是换齐了,又见潜水衣旁配着些防水材料的小袋子,隐约记得在哪儿看过什么防水袋的,用来装一些随身的物品,就把钥匙手机打火机之类一股脑装进去,赶紧出了帐篷。

站在冰窟窿口,纵然是下了决心,还是踌躇了好一阵子,最后才咬牙跳了下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