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59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44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59

机仓内所有耳机的对讲功能,令所有乘客都能听到彼此的话音。刘佳刚才虽没特定指向某人提问,但凯丽-休斯还是抢在驾驶员之前进行了回答:

“大哥哥你放心。凯丽刚才观察过,这飞机的螺旋桨上边有用新技术。就算动力系统发生故障,螺旋桨也不会完全停转。就算真往下掉,也能保证安全范畴以内的速度啦。”

刘佳对机械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当然不知道天才小公主所谓的“新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直升机驾驶员作为专业人仕,当然了解个中奥妙。

“司机师傅”见有人抢先说出正确答案,他也不必分神多做解释了。

凯丽所谓的“新技术”是民用技术,其原理并不复杂,与小孩子的玩具竹蜻蜓飞行原理几乎完全一样。这种新式直升机螺旋桨技术,是将老式直升机螺旋桨的角度做了一些调整。而角度经调整后的新式螺旋桨,即便失去发动机本身的动力,也能从机身下落时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借”来一定程度的动力去转动螺旋桨。

自这种新式民用技术普及以后,民用直升机即便动力系统出现故障,直升机从空中掉落的过程中,只要机中乘客尽量保持机身平衡,便能令机身下落的速度保持在安全范畴以内。

这种新式螺旋桨的唯一缺点,就是常规飞行时速度会比“旧式”要慢一点。正因为如此,该技术在民间倒是普及了,军方反而没普及这种技术,这与常识中的“军用肯定比民用先进”有别。

民用技术要考虑成本问题,改良螺旋桨的成本,怎么也比换掉整个乘员仓的成本低。军用直升机乘员仓用了比“民用”更好的材料,安全性虽然远胜民用机,但整机价格却也远非民用机可比,倒也用不着急于更新换代。

刘佳虽然不懂得什么“新技术”,但他见身边有两个陌生人,他又不想在陌生人面前泄底,所以他没向妹妹追问“新技术”,反而轻轻拍了拍直升机驾驶员的肩膀:

“驾驶员师傅,今天我们兄妹俩的性命,还有那位摄影师傅的性命,可都交到你的手里喽,拜托你了啊。”

此时的驾驶员一手紧握身前操纵杆,一手随意搭在身边右侧的操纵台上。刘佳说话前便已注意到:这台上有好几个位置各自前后不一的操纵杆。

肩膀被人轻拍,耳里听到嘱咐声,驾驶员的身体姿态大体并没改变。他只是稍微往后侧扭了扭头,脸上也向嘱咐者露出笑意:

“后生哥你放心。这是你妹妹?好聪明的姑娘仔。”

从这方言称呼听来,刘佳认定这位“司机师傅”也是海州土著。于是他换成海州方言,又向直升机驾驶员多“拜托”了一回。

“不用客气啦,不过你别再叫我司机大佬行不行?我是飞直升机的,怎么样也高级点啦。可给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好象正在开出租车呀。”

驾驶员的话音里略有一丝不满,但这“不满”并不强烈。看来除了一丝不满以外,其余只是工作过程中忽然遇上老乡,所以与“老家来的陌生人”开句玩笑而已。

随着在海州讨生活的流动人口日渐增多,“新海州人”在海州常住人口中的比例,早已远超本地土著的比例。彼此陌生的现代海州土著之间,第一次交谈时根本不必什么提醒,便会主动说起王土官话。

话说除了老街那类老城区市中心以外,在海州这里想遇到会讲本地方言的人,可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大概正因为如此,明明是在自己的老家讨生活,在老家遇上本地老乡,反而成了一件能令海州土著“开心”的事情。

还没等刘佳有所回应,天才小公主已抢着回了驾驶员的话:

“叫你飞行员可以吗?”

“这当然没问题啦。其实叫我驾驶员也可以,就是别叫我司机大佬就好。那说法我越听就越觉得自己是在开出租车啊。”

由于环境亮度不强,凯丽-休斯那一头红棕色的头发,在此刻的陌生人眼里看来是“一头黑发”。发色都看不清楚,陌生人自然更看不清天才小公主那左右颜色不同的眼珠。

再加上小女孩那一口流利的王土官话,她的尼德兰人身份,在场所有陌生人都看不出来。但即便直升机驾驶员看出身边小女孩是尼德兰人,作为没在尼德兰生活过的人而言,也听不懂这句富有尼德兰文化特色的挖苦话。

在尼德兰的语言风俗里,“飞行员”这种头衔除了本身原有的正经含意以外,还是某些坏人的自称。

这些坏人自以为生活观念非常洒脱,尤其是在借助酒精之类“药物”的麻醉效果以后,整天都生活得混混沌沌。这些尼德兰坏人多喜欢自称“飞行员”,故此令尼德兰语“飞行员”多了一重含意。

在非“飞行员”的尼德兰人眼里,这些坏人的人生除了等死以外,就是在不住地胡闹。连远不如王土国人那般重视礼节的“尼德兰番人”,都认为那些自称“飞行员”的坏人整天胡闹。如此一来,这句尼德兰挖苦话到底有多损,可算是显而易见了。

先前才被这位真正的飞行员夸奖过“聪明”,却马上用极损的话来挖苦对方?凯丽-休斯这么做,自然是在表示她自己的不满。在天才小公主她看来,“大哥哥”用好话叮嘱这直升机驾驶员,对方却总在“头衔”上纠缠不休。

既然这陌生人不听好话,那就说句难听话吧。以上是凯丽-休斯这会儿的想法。

她的不满情绪还不算太强烈,不然也不会挖苦得如此隐晦。把这句损话说给王土国人听,且又没特意做出解释,小公主根本不认为这王土国陌生人能听得懂。

说实话,与她打了好些日子交道的刘佳,其实也听不懂这句富有尼德兰特色的挖苦话。

两个海州佬,即刘佳和直升机驾驶员两人扯了几句闲话,刘佳先前稍感不安的情绪,终于平复了下来。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疑问:

“一开始听说只能坐四个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那种玻璃球加一截尾巴,加上螺旋桨以后看起来有点象蜻蜓的小直升机呢。这架机少说也能坐进八个人吧?就象电视里那些军用直升机一样。”

这疑问可是他此刻的真心想法。在刘佳现在的认知里,这架直升机即便真坐进八个人,其实也不会太挤。而就在他眼里目前所看,这架直升机里总共就有五个座位。

“这架机是可以坐八个人啦,不过平常要装的器材比较多,所以要腾一部分空间嘛。预约的时候我们公司有人问过,听说其中一个乘客是后生哥你,另一个乘客要随身携带一台摄像机。这样算起来一个不小心就超重啦,所以就说只能坐四个人咯。”

粗略地解释了几句以后,驾驶员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飞行上。

他的耳机除了能听到乘员对话以外,还能与调度中心的管理人员进行对话。刚才他从耳机里听到新的气象情况,得知当前空中风速风向有变化以后,驾驶起直升机来当然要更谨慎一些。

刘佳与驾驶员先前的闲扯,凯丽-休斯这天才小女孩一直都有在听。她觉得那“飞行员”的解释不够完整,见直升机驾驶员不是在卖关子,而是打算集中精力驾驶飞机,便主动向“大哥哥”解释了起来。她精通“人类行为学”,一眼就能看出“司机师傅”的打算。

据天才小公主所说,四人现在所坐的这架直升机,属于轻型的民用直升机。机身的体型虽然比较大,但机仓的材质却偏薄,动力系统所输出的动力也不如军用机那般强。象这种机型的载重量自然高不了,但飞行机动性能却也不差。

凯丽认为这种民用机型比军用机好坐,因为这种机型的内部空间相对宽敞,乘客的舒适感会比较高。她不知什么时候在书本上看来理论知识,这会儿用她自己认为“简单明了”的话语说了出来:

“如果是大小相近的军用机,除了乘客以外,还要安装武器系统及装甲,所以不能单凭外形大小来区分军用或民用机啦。”

那位摄影师自起飞以后,便一直在调试他的摄像器材,并没参与到对话里来。听自己的“亲妹妹”一通扫盲以后,出于面子问题,刘佳只是简单地说了声:

“喔喔,原来是这样啊。”

他连一句夸奖话也没说,仿佛他早就懂得这些知识一般。没得到原以为会有的夸奖,令小公主稍有一点不满。她回转身体坐好,不再与“大哥哥”说话了。

根据面前仪表板上的标识,与目前飞行有关的所有参数,天才小公主很快便看懂了。她发觉“飞行员”忽然把引擎动力输出的功率减低,便向对方提出了这方面的疑问。因为在她目前的感官里,已感到机身振动的频率与先前有了区别。

她刚才注意到目前的飞行速度,见调整动力输出功率后不但没有减速,反而比刚才飞快了一些。输出动力减低,航速反而提高这种事,小公主她即便没感到担忧,但她却会感到好奇。

直升机驾驶员简单地解释了两句,所说的话基本都是些飞行原理。凯丽-休斯曾在某处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她懂得却不多。

因为自己与“大哥哥”两人的性命都掌握在对方手里,她又不愿过多干扰这“飞行员”。“回家以后查书去”,以上是天才小公主目前做出的结论。

刚才与地面的调度人员沟通以后,直升机驾驶员得知市内气象情况有了变化。他刚才按照地面的指示,将直升机驶进了一股东南风中。

乘风而飞,既能节约一点燃料又能顺风提速,看起来象是两全其美的事。只是里面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一飞进风中,机身的平稳可比在风外时要难保持得多。

这股风的风速不太快,所以没能令机身的振动频率起多大变化。机上的三名乘客里,只有凯丽-休斯这天才注意到这些许不同。

就象“理论上懂得开车”这茬一样,天才小公主同样接触过驾驶飞行器方面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她没有实际的驾驶经验,她当然不知道许多必须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的奥妙,或说经验:

驾驶民航飞行器的商业飞行员领域里,有个不轻易向外行人透露的业内规矩。

这些商业飞行员的收入除基本工资以外,还与他们的飞行业绩直接挂勾。飞行业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飞行器驾驶员的经济收入。

在这些业绩里,燃料消耗量所对应的飞行里程数,可是极重要的分数之一。为了节约部分燃料,商业飞行员很喜欢将飞行器驶进吹往某方向的风中。因为借助风势就算不能提高飞行速度,但多少能减少一部分燃料的消耗。

别小看这在海州市区里的数十公里飞行。海州方言里有句俗话,用来形容这种情况最为合适,这句方言叫“小数怕长计”。保持节约的习惯,天长日久下的燃料消耗量,肯定比“不节约”来得低。

这条道理不止适用在飞行里,在许多领域都用得上。只是某些细节要稍微变一变罢。

至于说将飞行器驶进风中,飞行姿势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只是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变差了,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其实不太大。除非会影响到飞行安全,对于别人的乘坐舒适感这一点,哪个商业飞行员会多考虑呢?

直升机自龙氏传媒有限公司所在的“写字楼”起飞后,驾驶员依照地面调度人员的安排,先是乘风往西北稍偏南的方向飞了一段。等这股吹自东南,往西北偏北吹去的风势减弱以后,直升机已飞过了云海路的上空。

机上四名乘客里,除了直升机驾驶员以外,其余三人都盯着云海路的双子塔大厦看了好一阵。

在海州众多“摩天大厦”里,这双子塔几乎是其中最高的那栋。直升机驾驶员当然不会无视这栋高楼的存在,但人家“司机师傅”更注重机身与高楼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这栋高楼此刻的形态。

从天上往地面上看去,海州市区的灯光夜景,比天空中的群星还要抢眼得多。

说天上的银河此刻落在海州上?这种唯心的形容自然是在鬼扯。但说海州是一座没有夜晚的城市?倒也是再合适不过啦。

有好多新海州人在这座城市流连忘返,不也正是沉迷在这座城市的夜色中嘛。

直升机在飞越云海路的时候,航线调整成了往正西北的方向。乘客们往前方看去,不远处又有一栋高楼。

这栋高楼是单栋楼,比之前的“半连体大厦”双子塔要稍矮一点。大楼外墙也不象双子塔那般灯火通明,仅是某些楼层的某些窗户里,这会儿还亮着白色的日光灯。

在这栋高楼的天台顶上,不时有红色或绿色的灯光忽然一闪而逝。这些灯光正向驶过的飞行器提供一个信息:

“小心飞!别撞上来!”

这栋楼是海州电视台的办公楼。当刘佳看到这栋楼时,不禁便想起自己的女朋友,想起刚与下边这个电视台脱离劳动关系的石瑞娟。

此刻的刘佳并没多想自己女朋友的事,因为他此刻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前方青云山上。他的人还没到青云山,心却早就飞过去啦!

直升机飞近海州电视台时,飞行方向一直有在稍微调整。接下来再往西北方向飞,再飞一段比从云海路至此稍远一点的距离,就能飞到青云山西侧的盘山公路上方。

而现在这个时候,已快要到今天晚上的十二点了!

接下来,将有很长一段剧情以小关为中心。

这可不是什么“抢戏”,本故事的主角当然不会换成小关。毕竟他与潘思冬这次比试,还是依靠他的“老大”刘佳一手促成。如果没有刘佳的帮助,小关即便能与潘思冬进行这次赛车,他也绝对弄不到“传奇”这种级别的超级跑车。

纵然小关的驾驶技术比潘思冬还要好一点,可车子的性能往往才是赛车胜负的关键啊。

在本故事的第十九天晚上,在夜里十一点多的时候,小关把“传奇”开到了青云山顶的大平台处。

在从市区公路转进青云山时,小关注意到路边停着辆公务车。这公务车旁边没有官差的身影,倒是在车身旁边竖着块自带灯泡照明的牌子。

由于小关驾车驶过时速度较快,牌子上的字体又不算太大,牌上的照明条件又不太好,所以小关只看见牌上有“封路”两字。其实还有些字眼,只是他刚才看不清罢。

小关在大平台上等到将近深夜十二点。随着传进他耳中的汽车引擎轰鸣声越来越近,潘思冬那辆仿佛比黑夜还要黑的“战神”,也渐渐驶到了大平台这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