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58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4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58

刘佳印象中的那种军用中型直升机,通常会担任运输任务。每次除了正副两名驾驶员以外,还能坐进六名荷枪实弹的军人。虽说军械通常都强调飞行性能,并不标榜乘客的舒适性。但在他的认知里头,这种中型直升机即便满载乘客,内部空间也就是稍微有一点挤而已。

在“写字楼”保安的带领下,兄妹俩走到直升机的边上。保安先挥手示意,让自己领来的人从后门进直升机里,再将自己手中拿的一份表格交给直升机驾驶员。驾驶员签好表格以后,一边挥手示意保安离开,一边将半边身体挪回直升机里。

在直升机驾驶员与保安办交接手续时,刘佳与凯丽-休斯也一前一后登了机。先进直升机的人当然是凯丽。这直升机的仓位对刘佳来说倒是不高,但对天才小女孩而言,仓位的“地面”高度,已足有小女孩的胸腹部之间那么高。

刘佳注意到这种情况以后,自然懂得照顾自己的妹妹。在刘佳的认知里,自己这“亲妹妹”的身体十分灵活,跨上眼前这种高度其实并不难。但妹妹今天穿的筒裙较短,要做这种抬腿跨越的动作,某些不该露出的衣物恐怕就会“滑溜”出来。

因为顾虑到这一点,刘佳的双腿稍微往下蹲了一点,并将一只手掌的掌心向上,摊放在自己的一边膝盖上。天才小公主仅看了一眼,已推断出“大哥哥”的想法。

她向刘佳甜甜一笑,一只脚的鞋尖已踩在“大哥哥”膝盖上的手掌中。在强大的风力吹拂下,她此刻的笑容显得格外古怪。

刘佳现在的姿势对凯丽-休斯而言,是主动为自己的妹妹提供一个相对较矮的台阶。小女孩的腿脚只需稍微抬高一点,便能踩在“台阶”上借力,然后将身体移进直升机的乘员仓里。

凯丽今天穿了双尖头皮鞋,任谁看到这双鞋,都会产生“被踩到肯定很疼”这类联想,刘佳自然也这么想。他把手掌垫在自己的膝盖上,自然是不想直接被妹妹的皮鞋踩在自己膝盖上。

人手掌上的肉总比膝盖多。加上刘佳知道自己手掌皮肤极厚,被踩在手掌上,可比直接被踩在膝盖上来得舒服。

他的个性不算十分细腻,且象常人一般认为疼很不舒服,但他肯定是个懂得关怀自家人的好青年。为了不让自己的“亲妹妹”出现尴尬场面,他连“鞋底会弄脏膝盖”这一茬也没顾及。

话说要是非顾及到卫生问题,手掌与鞋底接触以后,难道就不会脏么?刘佳这人一旦开始替自家人着想,许多平常会在意到的细节,便会被他下意识一般忽略掉啦。

先将“亲妹妹”送进直升机的乘员仓里,然后双掌互拍,将脏的那只手掌弄干净。完成以上步骤以后,刘佳将自己一只脚提到腰部的高度,然后象登上普通台阶一般,一步便跨进直升机舱里。

他一钻进直升机的乘员仓里,面前便是凯丽-休斯送过来的干净手帕。海蓝色的手帕上不知用什么材质的线,绣着一头通体几乎完全呈红棕色的母狮。

之前在滨海花园休斯家的小楼里,刘佳曾在属于凯丽的生活用品上看过这个图案。他当时已经问过,那时候得到的答复是“属于凯丽自己的纹章”。

据凯丽-休斯当时所说,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纹章,是每个尼德兰贵族身份的象征。小公主说以前在王土国也有类似规矩。

过去王土国那些达官贵人们在有必要的时候,会公开展示绣有自己姓氏的大旗。但现代的王土国,已再没什么身份与众不同的“达官贵人”存在。在王土国无论是谁,都可以视自己的姓氏为荣。

在凯丽-休斯看来,现代的王土国人忽略这“纹章”的传统,也许正是因为拥有的人多了,不特别也就不稀罕,然后便被人们渐渐忽视掉。

刘佳当时曾这么说:

“这么说来,狮子是你们休斯家的吉祥物咯?”

他当时隐约还记得,记得自己好象曾见过属于理查-休斯的独特纹章,上边好象也是与狮子或是什么猛兽有关的图案。

刘佳当时提出的说法,得到来自凯丽-休斯的强力反对:

“人家是尼德兰人,也能听懂这句王土官话用词不当啊!这叫图腾好不好!是尊严和面子的象征,哪是吉祥物这么可爱的存在嘛!”

从“上飞机”到“递手帕”这段小插曲看来,这对异姓的年轻男女之间,倒真象自家人一般。这两人上前只是还没确定:该以哪种“自家人的方式”来相处而已。到底是血亲?还是别的关系?

这“仓”里除了直升机驾驶员以外,早已坐进了一名乘客。从这人戴着潜水眼镜般的护目镜,且身边放着半大不小的一台摄像机看来,这人肯定是龙豪事先交待过的那个摄影师。是龙豪为了拍摄小关与潘思冬比试的录像,而特意安排在机上的人,刘佳和凯丽-休斯倒是来看热闹的闲人。

由于受环境噪音影响,直升机乘员仓里同样吵得要命。三名乘客无法用语言打招呼,只好互相礼节性地互相点了点头。

乘客登机完毕的时候,直升机的驾驶员也办好了交接手续。在这位驾驶员调整坐姿的时候,“写字楼”的保安也弯下腰小跑着离开了。

驾驶员将自己整个身体都“坐好”,却没急着系安全带。他观察着新登机的两名乘客,稍微思考了一阵,便伸手指了指凯丽-休斯。小女孩随即注意到对方的手势,考虑到仓内的噪音因素,她认定对方的手势应该是某种手语。

直升机驾驶员是不是用了某种系统化的手语?天才小公主这会儿倒是没弄明白。因为对方接下来所做的举动,并没有提供足够她进行推论的情报,或说数据。

驾驶员先伸手指了指新乘客中的小女孩,然后又指了指副驾驶的位置。这动作分明是在吩咐这句乘客“坐到这里来”。

做完这个动作,驾驶员又用指尖敲了敲自己耳边戴的大型耳机,接下来又用指尖指了指乘员仓的“天花板”。

看懂直升机驾驶员的吩咐以后,天才小女孩便从仓内前后座之间的空隙处,一下挤到应该坐副驾驶的座位上。对她而言,挤过这空隙倒是轻而易举,可要是让刘佳来做,虽然肯定也能挤过去,但肯定不会如此轻易。

这一挤,令凯丽-休斯忽视了直升机驾驶员接下来的“指示”。

刘佳登机后便坐定没动,自然注意到“司机师傅”的指示。他抬头看了看,发现离自己头顶不远处有处挂勾。挂勾的边角处看起来分外光滑,不知是打磨后再上特殊涂料,还是用某种材料精心打磨而成,但肯定是为了起到提示效果,为了避免有人的头撞在挂勾上。

这光滑的挂勾本身并不非常特别,看一眼人便会丧失新鲜感。在挂勾上,正挂着好几副大型有线式耳机,式样与直升机驾驶员所戴的那种完全一样。

虽然这方面的水平不如他那“亲妹妹”一般高,但刘佳也颇懂查颜观色的技巧。直升机驾驶员刚才的指示,除了示意让凯丽-休斯坐到前座以外,便是在吩咐乘客戴上耳机。无论是前还是后,刘佳他都看懂了。

挂耳机的挂勾外表虽然光滑,挂在勾里的耳机却不太好取。当刘佳手法笨拙地在挂勾上取耳机的时候,摄影师这才注意到驾驶员的吩咐。这位仁兄在这方面早有经验,做出动作的时机在刘佳之后,拿下耳机并戴上的时机却在刘佳之前。

刘佳见状马上有样学样。他照着摄影师的手法,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一抽,才将这有线式耳机从挂勾上取下。

如此设计可不是直升机厂商不近人情。直升机乘员仓可是个异常颠簸的所在,如果不采用这样的设计,耳机根本就无法在勾上挂稳。这设计思路的出发点,与安全带彼有几分相似。

戴好耳机以后,耳边先前那震耳欲聋的螺旋桨旋转声,虽然没能完全自刘佳耳边消失,但已降到了令他可以接受的程度。

凯丽-休斯先前净顾着换座位,没注意驾驶员的吩咐,等她坐好并系紧安全带以后,她才注意到仓中其余三人都戴上了耳机。小公主的目光四处一转,已发现挂在自己正上方的耳机。

她那“女童”体型相对娇小,坐在座位上伸手可够不到挂勾上的耳机。正当天才小女孩准备解开安全带的时候,刘佳已抢先了一步,把一副耳机送到自己妹妹的面前。

小女孩象个大人一般送给“大哥哥”一记飞吻,然后接过对方递来的耳机。她戴好耳机以后,马上将耳机上的话筒调整好。

当刘佳从自己妹妹的举动里,发现“原来这耳机还附带对讲功能”的时候,他听到来自自己“亲妹妹”的提示:

“大哥哥你忘记系安全带啦。起飞和降落时,安全带一定要好好系着喔。”

天才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把陌生的中年男性嗓音打断了:

“飞的时候没特别必要,千万别解安全带!”

从直升机驾驶员此刻扭过头来,他脸上那张嘴正不停在动看来,后边这句话正是他所说。

直升机的安全带,与家用汽车及民航客机的安全带结构相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直升机安全带更象一条拦腰把人绑住的绳索。在这条“绳索”上,有好几处纯机械结构的卡扣。使用者只要稍微用力,便能将卡扣彼此结合在一起。

但想要松开卡扣?使用者却一定要在卡扣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动作及力度稍有偏差卡扣便无法松开。

靠近这条“绳索”尾端,即最接近乘员座位的地方,有个结构最为特殊的卡扣。这卡扣上附带勾状结构,是设计来专门对应乘员仓中各处都有的挂勾,比方之前那种用来挂耳机的挂勾。

这直升机乘员仓比刘佳想象的还要宽敞,乘员在仓中可以勉强站立。但据驾驶员所说,除了坐在原处不动以外,无论是想站还是想在仓中走动,都必须将安全带连接在机仓中的挂勾上,哪个勾离自己最近就挂到哪个勾上。

随着直升机驾驶员一声“大家坐稳,现在准备起飞”,仓中其余三名乘客都不约而同地,再次将自己身上的安全带检查了一遍。

这架民用直升机与大多民用轿车都一样,前后总共有四个仓门可供出入。

坐在正副驾驶座位上的两名乘客,在直升机起飞以前,还各自检查了自己身边的仓门。刘佳见自己登机时的仓门没关,便打算过去关门,却被仓中貌似摄影师的人阻止了:

“这门不用关。要是关上,一会儿拍镜头的时候还得开。飞机在飞的时候,还是尽量少做动作才好。”

刘佳是第一次搭乘直升机,听见有人劝阻,便听从了对方的安排。他下意识里已把自己妹妹以外的两人认成了“老手”,他可懂得“陌生环境下应该多听老手的吩咐”。

关于后仓门是“开”还是“关”?直升机驾驶员似乎早与摄影师进行过沟通。对于摄影师阻止刘佳“关门”一事,驾驶员没有任何表示。

在这时候,驾驶员先检查过自己面前的几处仪表,并抬头伸手调整了几个位于座位斜上方的开关。随着驾驶员用手推动身边右侧某处操纵杆,刘佳即便已戴着耳机,也能听到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声变得比刚才更响。

由于结构原因,直升机即便闭紧所有仓门,内部环境也远不如民航客机那般安静。如果不戴这身兼“隔音对讲”及“语音放大”两大功能的耳机,仓中乘客别说对话,过不了多久便会被环境噪音给吵得头昏脑涨。

直升机驾驶员再次嘱咐了一声“坐好”,便开始与不知身处何处的某人进行语言交流。从他口中报出了一连串数据,并出声请示“请允许起飞”这一茬看来,与他交谈的对方应该在本地航空调度中心,是某个负责为民航安排航线的管理人员。

过没多久,刘佳感到自己好象坐进一台厢式电梯里,而这电梯正在以极高速向上方移动。在他所坐的位置要是往斜下方外边看去,其目光可以看到直升机一侧大半边起落架,还有一部分起落架与“写字楼”天台小型机场连接的位置。

他感觉中的速度,与他眼里所见的速度完全不一样。直升机现在的确是正往空中升起,但飞起的速度却完全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快。在马力极强的引擎持续输出动力下,这直升机起飞时的速度,一秒也就是往上方移动一米多一点。

飞民用直升机不必象飞军用直升机那样追求速度,驾驶民用机不用太着急,保持机身平稳安全才是关键。

刚才机仓内座位的安排,其实也是为了保持机身的平衡。乘客登机以前,驾驶员已观察过几名乘客各自的体型,并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各人所坐的位置。

摄影师的体型虽不如刘佳那般“肥”,但摄影师随身携带着一台摄像机。在直升机驾驶员看来,两种重量一加起来,便与那白脸胖子的体重差不多啦。刘佳的体型特点是“粗壮”两字。在陌生人眼里看来,这种体型的第一印象不是“肥”就是“壮”,直升机驾驶员的想法明显是前者。

与民航客机相比,直升机的飞行姿势相对特殊一点。尤其是在前进时,驾驶员必须将机身姿态调整为稍微前倾,才能令直升机往前飞。如果让重量大的乘客靠前坐,对机身的重心及飞行姿势肯定会有不良影响。

除了考虑“飞行姿势”以外,让那个小女孩坐到自己身边的副驾驶座,也是驾驶员对儿童乘客的一种关照。万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他身为驾驶员有义务保护机上乘客。在直升机驾驶员的认知里,另外两个成年人的自救能力,无论如何也该比这儿童乘客强。

自己身为机长,当然应该把更需保护的乘客,特意安排在自己伸手可及的位置。仅仅是一点小细节,已要考虑到如此多的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来,所有能成为合格飞行员的人,可没有哪个会是“简单”的人。

几乎所有人都能学开汽车,连肢体残障人仕也不例外,只有脑残才例外。但想成为飞行员的人嘛,少说也是“百里挑一”啦。

感觉里的速度与视觉效果不一样,令刘佳多少感到一点不安。加上自直升机飞起以后,他所感觉到的机身振动,可比飞机在地上时要强烈得多。在数重因素的影响下,刘佳忍不住开口说出疑问:

“机身怎么这么抖啊?这是正常情况吧?”

正常人在陌生环境总会变得相对谨慎,现在的刘佳可不是例外。他有疑问自然代表担心,但绝对不是因为他胆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