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知道自己中午买的豆腐是现代工业产品,而不是传统的手工豆腐,刘佳却没有多挑剔。他知道现代工艺制作的豆腐产量极高,比传统工艺几乎多了十倍以上。正因为相对产量的变化,才令大多生活在这时代的人无论何时,几乎都能随意食用到各种自己想吃的食材。
至于说传统工艺的产品营养价值较高,比现代工艺产品高一倍以上?在刘佳眼里看来,高一倍的营养价值,根本无法与那十倍的产量变化相提并论。
现代人只要保持基本收入,便几乎天天都能吃饱吃好,这种生活条件令许多人都开始为“自己营养过剩”而担忧。在好多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减肥”的时代,某种食材的营养价值根本不值得强调!
不管哪种食材的营养比较多,只要食材里头还有营养存在不就好了?为了高一倍的营养价值,难道值得付出高十倍的零售价吗?产量高的结果,令现代社会基本达到了“吃什么有什么”的水平。而传统工艺对应的年代么,那叫“有什么吃什么”。两者间完全没可能相提并论!
当“红烧豆腐”起锅以后,刘佳便开始制作下一道菜肴。“红烧豆腐”这道菜肴可谓“冷热皆宜”,在今天这种气温下,辣味的豆腐即便放凉点也不要紧。
今天中午刘佳制作的第二道菜肴,是“香菇焖花生”。
香菇和花生米都是干货,当他开始制作这道菜肴的时候,离一开始浸泡干货的时候还没到半小时。想要把干货彻底“发开”,往往需要浸泡数小时,甚至是数十小时才能食用,可刘佳今天却有些不同的想法。
他没管泡在水里的香菇,而是从水中捞出已浸泡过半小时的花生米。他把已泡至半软的花生米洗干净,然后找了个干的白瓷碗,将花生米装进这个干碗里。当然啦,这个碗里自然不需要再加水。泡过的花生米里已有了好些水份,足够应付接下来的烹调过程啦。
由于这花生米不是直接用来食用,所以在接下来的烹调过程里,就不必多加油盐了。刘佳往装有湿花生米的干碗上加了个盖,然后放进微波炉里,用“中火”的档位加热十三分钟左右。
具体的时间可根据花生米分量,或微波炉的功率而变化,但想制作刘佳现在所需的花生米,以“中火”档加热十三分钟是最合适不过的。
在等待微波炉加热花生米的过程中,刘佳处理起泡在水里的香菇来。这香菇浸泡的时间还不充足,虽然表面已软了下来,但内部却还显得相当干硬。
对刘佳而言,象这种口感的香菇,用来焖烧再最合适不过了。
为了让香菇内部更易受热,刘佳在每朵香菇的伞部顶端都划上十字花纹。他保留了香菇的蒂部,因为他和小关都不反感香菇蒂的粗硬口感。
至于蒂部的根端自然要切掉,这种上边还有些许木屑的根部自然不能吃。
他每处理一朵香菇,才会将这香菇从水中取出一阵,处理好以后便赶紧将香菇泡回水里。等他完成上述这一切流程以后,接下来还过了好一阵子,微波炉那边才发出“叮”的一声响,表示花生米的加热过程也已完成了。
刘佳的双手不太怕烫,可以轻易处理刚从微波炉里取出的熟花生米。如果是别的人,这时候免不了要等待上半小时左右,花生米的温度才能降得下来。
这样烤制出来的花生米,其实已可以直接当零食来食用。但要是做成一道菜肴,接下来还需要花一点功夫。
制作这道“香菇焖花生”所需要的两种主要食材,现在都已准备好了。年轻厨师动作娴熟地再次烧起热油锅,先将干燥的软熟花生米用热油煎了一阵,再与香菇放在一起烹调。
香菇里原本就有一股独特的山珍香气,所以才会被人取名为“香菇”。所以制作这道“香菇焖花生”除了油盐以外,根本用不着再添加什么调味料。但由于香菇对油脂的吸附性能极好,所以制作这道菜肴所需要的油量,是刚才那道“红烧豆腐”的三倍以上。
刘佳即将烧好这道“香菇焖花生”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敲自家的门。他知道九成是自己兄弟送饭上楼了,便盖好锅盖迎了出去。果不出他所料,敲门的人正是小关。
这小子正站在屋门外,双手合抱着“一大盆”新鲜热烫的白米饭。
刚才因为腾不出手,所以小关其实是用脚踢的门。只是他没太用力去踢门,刘佳听起来才觉得“有人在敲门”。
小关一进屋,便赶紧将饭盆放在刘家的饭桌上。看他那起劲向双手吹气,兼不停甩手的动作看来,他可是真心在嫌这饭盆烫手。
关智杰擅长的是驾驶技术,他的双手双臂,自然都不如“老大”刘佳那般耐烫。如果是极短的时间内,比如说五秒钟以内,刘佳的双手甚至敢直接握在烧热的炒菜锅沿上。而小关么,七十多度的水这小子便受不了啦。
等小关把米饭“运”上二楼以后,刘佳便开始烹调先前那道“蚝油生菜”。等他完成三道素菜,并一一将菜肴端到饭桌这边时,自己兄弟的举动再次引起了他注意。
小关这会儿倒没甩手吹气了,但却在不停地揉捏着自己的双手。刘佳见状便问了一声:
“还烫?”
“是啊老大,我手好疼。”
小关一边这么说着,一边做出副“受了委屈”的模样。这小子现在虽然不至于“眼泪汪汪”,但表情却学足了某个十四岁天才小女孩的模样。
兄弟俩之前在休斯家借住的时候,曾与凯丽-休斯一起玩某款尼德兰桌面游戏。凯丽-休斯当时身兼两个角色,且在整个游戏进程里担任所有龙套角色。
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天才小公主一时兴之所至,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段“民女向侠客求助”的故事情节。她当时扮演的那个“民女”,与小关现在的德行倒有些相似。
“你有没搞错!”
在凯丽“跑龙套”时显得颇为动容的刘佳,这会儿却丝毫不为小关的表情所动:
“你都二十岁的人了,这副德行也不嫌恶心!”
如果单算年份,刘佳和小关算是同岁。但要是落实到具体日期里,刘佳却比小关要年长数月。这几个月的时间差距,也是小关把刘佳喊做“老大”的原因。
这对异姓兄弟里的“老三”张辉,其实比小关还要年长个把月。但张辉自从认识了刘佳与小关以后,便一直刻意以三兄弟的“老三”自居。因为张辉早就想到某个称呼上,所以刻意想逃开“老二”这个称呼。
见“老大”做出了反感的神态,小关只好收起那看起来假得要死的哭脸:
“切,还以为你特别喜欢这种呢。早说嘛,免得我白费力气。”
他的手这会儿当然已经不觉得烫了,只是等开饭等得无聊,便故意“装神弄鬼”闹着玩而已。
说实话,出自凯丽-休斯的哭脸,无论是神态还是一切细节,看起来绝对不比任何老艺人差劲。正因为如此,刘佳昨晚不但没表示反感,当时还即兴配合了凯丽-休斯的表演,扮演起“被民女求助的侠客”。
可小关这哭脸么,刘佳一眼看上去,意识里就冒出了“恶心”的想法。这自然与“重色轻友”无关,只是小关的演技太差劲而已。
兄弟之间说话自然不需顾忌什么,刘佳觉得看不顺眼,当然要“踩上一脚”啦。
表情这种“东西”,如果任谁都能轻易演出足够真实的表情,这世上还哪有艺人的生存空间?“演技”这种技术也不必再存在了。
把三道菜肴摆好以后,刘佳又回厨房拿了两套空碗筷过来。兄弟俩根本不必客套,自顾自盛满一碗饭,便大口吃了起来。
今天中午刘佳并没煮汤,他今天中午纯粹是没兴致煮汤,与别的想法无关。
小关的“筷子功”水平不高。他在吃“香菇焖花生”的时候,筷子夹香菇倒是没问题,但当他想用筷子夹花生米时,除了第一次成功夹回一颗熟花生米以外,后边连续几次都失败了。
而刘佳么,他一筷子便可以夹起两颗花生米。如果是一前一后夹起两颗花生米,倒不是什么吹嘘的事。但花生米在他的筷子尖上,却是以一左一右的姿态“偎依”着,并保持这种姿态直接被刘佳送进嘴里。
这种夹法如果仅有一次成功,顶多也就是个巧合罢了。但刘佳每次夹花生米都能这般下手,他双手双腕对“用力”的掌握程度,可绝对不是“天生神力”那么简单。
先天生来的大力气,加上后天坚持锻炼的结果,令刘佳能灵活掌握自己身体大部分结构。基本可以这么说:除了无法由自主意识控制的器官以外,刘佳已几乎能“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的身体。
小关连续夹了几次,花生米却“总不舍得离开盘子”。这小子起了“非把你吃掉不可”的心,直接把饭碗凑到菜盘旁边,准备把那颗“不知好歹”的花生米拨进饭碗里。
已连续吃了好多颗花生米的刘佳看得不耐烦:
“去厨房找个勺子啦。”
小关应了声“没事,这样就行”,同时依然与一颗花生米较着劲。他当然不是个小气鬼,否则纵然从小一起长大,刘佳也不可能与个“小气鬼”亲如兄弟。
这兄弟俩在某方面极其相似,他们偶尔表现出现的“固执”,或说“执着”,不是因为“小气”或“偏执”等负面情绪,而是“不服输”的正面情感。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在“好强”且懂得“自强”者的认知里,这类人对胜负结果其实都颇为执着。
但由于人性十分复杂,性质极其接近的某种情感所造成的行为举止,也会对社会带来各种完全不同的影响。
“香菇焖花生”和“红烧豆腐”虽然都是素菜,但口味也都相对偏“重”,是下饭的好菜肴。而等到想换换口味时,便可以夹一筷子,或如斯文人们所谓的“一箸”,总之是夹“蚝油生菜”来吃。
小关吃着吃着,忽然夸奖起“老大”来:
“虽然都是素,但老大你的手艺真是很不错嘛。”
“荤素跟手艺水准没直接联系吧喂!”
说是这么说,不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自家人好评,刘佳当然不会感到不高兴啦。
在小关现在看来,今天午饭这三道素菜可是最合适不过。他自昨天起,大多心思便放在与潘思冬约定的那次比试上。前几天运动不足,加上最近两天受那约定的影响,小关这会儿的胃口其实并不好。
他刚到滨海花园处借住时的胃口倒是很不错。但那么饱饱地吃过一顿以后,往后又一直饮食无缺,这段时间里他别说“断顿”,其实一直都处于“吃撑了”的状态中。即便心思没放在约定上,他现在的胃口也不会太好。
当在没胃口却又非吃不可的时候,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或香或辣的各色可口素食。也不知是什么人带头如此宣扬,硬是将素食与“清淡口味”给联系在了一起。
素食其实与所有菜肴都一样,清淡与否,跟菜肴里是否有荤腥,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在刘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下厨的人不必洗碗。小关从小到大时常到刘家“混饭吃”,当然知道刘家这个习惯。他饭后也不多问,便拿起空碗碟往厨房那边走去。
刘佳一开始并没在意,他正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等他听到厨房里传出响动,才想起自己兄弟进厨房想干嘛:
“把东西丢那里我洗!你先歇一阵吧!”
虽然嘴上不说,可刘佳还是记得自己兄弟现在的身体状况。他知道自己兄弟的伤势才刚恢复,考虑到小关昨晚没睡正经觉,他早就打算尽量让小关多休息一会儿。
“让我洗啦。”小关的脑袋从厨房门内侧探了出来:
“你家不是从来不让煮饭的人洗碗咩?”
这里所谓的“煮饭”,当然不是单纯的字面含意,而是一个海州方言词。在海州方言里,“煮饭”除了基本的字面含意以外,往往还囊括着整顿饭菜的劳动量。小关这句“煮饭的人”,其实是“做今天这顿午饭的人”。
“反正也没几个碗,你歇着去吧。”
刘佳说出这话的时候,正好咽下了最后一口饭菜。他拿起其余的空碗碟,到厨房里把自己的兄弟“赶了出来”。
小关被“轰”出厨房后没多久,便大声向刘佳喊了一声:
“老大我想看电视行不行?!”
这小子依然是在没话找话而已。以他与刘家的关系,如果真是单纯想看电视,自己自顾自打开电视机去看就可以了。
刘佳倒没多想,只是提醒了一句:
“摇控器应该就在电视机柜下边,如果没有肯定就放在茶几上!”
没过多久,在厨房里洗碗的刘佳,便听到了电视机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声音。
现在是午休时段,纵然是常年忙碌的新闻媒体,这会儿大多数人也进入了休息状态。事实上,电视里现在播放的新闻节目是录像,是昨晚某个新闻节目的录像。
不过对于从昨晚到现在都没看过电视的人来说,比方对刘佳和小关这对异姓兄弟而言,这新闻倒也足够“新”了。
在人的认知里,但凡自己没接触过,或没“听说”过的事物,便会分类为新奇事物。正因为如此,当某些人把自己的“大发现”公诸于众时,偶尔却会被旁人嘲笑“没见识”。在急于公布“大发现”之前,为什么不先了解一下何谓“真实”呢?
但会如此鲁莽行事的人,往往都是些狂妄有余,智商情商却略有残缺的自大狂。这类人大概从来没想到“了解真实”这一茬吧?
比方说那个要在公交车上行劫,却被刘佳出手制服的劫匪。这劫匪之所以会走上歪路,正是因为他的“没见识”,才在同行面前充分“泄底”。自命专业厨师,却连炉火温度有多少都不清楚的家伙,把天然气在纯氧中燃烧温度当成厨房炉火温度的家伙,居然敢在同行老前辈面前炫耀专业知识?这种人不是自大狂,什么人才能算是自大狂?
象这种自大狂,说他“脑残”不能算人身攻击,只能算是正常描述罢了!
电视里现在正不时响起的主持人声音,来自一位比刘佳年长十余岁的中年女性。这位主持人也是记者出身,工作态度既积极又认真,从第一线记者一直奋斗到现在这职位,即这黄金时段新闻主持人的职位。
虽然这节目在中午也会播,但中午这好歹是重播。如果属于非热门节目,加上昨天晚上才播过,第二天中午哪可能会急着重播。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