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聊的都是两人之间的私话,不想让前边领路的人把话听去。刘佳与石瑞娟这小两口,现在说话的音量都不大。
两人刚走过一楼的拐角,负责领路的服务员,即那位咨客领班便停下了脚步。人家服务员倒不是打算偷懒,只是因为龙豪师兄弟妹共四人,此时就站在二楼的入口处。
刘佳与石瑞娟边走边说,所以没注意到二楼入口处的情形。当他俩发觉前边领路的人停了下来,站在上方的龙豪已主动,且热情地打起招呼。
接下来自然是彼此寒暄几句,龙豪在说话以前甚至主动发起了香烟。几个男的交头接耳互相点上火以后,六人才开始往二楼内部走。
深吸了一口烟以后,刘佳马上就“女朋友的证件”一事向龙豪道谢。他的客气被龙豪驳回:
“大家都是自己人,跟我这么客气干什么。”
在龙豪等人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走进“兄弟”酒家二楼一个包间里。这包间占地大约六十平方米左右,正中摆着一张足足能围坐进十余人的圆桌。
现代王土国人大多认可“人人平等”观念,再不象过去那般讲究什么“长幼尊卑”。无论是为了就餐还是做什么,总之围着一张简单的圆桌坐下,正是表示彼此之间地位没有区别。
在包间的一处角落,还有沙发茶几和电视等常用的家具家电。整个包间装修水平并不十分奢华,但凭心而论,远胜普通的跑边小饭店许多。
一走进这包间,兰凤绫便拉起石瑞娟的手:
“他们几个男的在抽烟,咱们躲远点。小娟你跟我先坐到那边去,咱们正好说些姑娘家的话。”
说完这句话,兰凤绫也没问石瑞娟是否同意,便将石瑞娟往沙发那边拉了过去。
由于之前已与兰凤绫打过交道,石瑞娟知道这女艺人象那类“自我为中心”的人。反正坐在哪边都差不多,石瑞娟倒不觉得“非得反对不可”。
当几个男的在圆桌旁坐下以后,不等“主人家”,即龙豪有所吩咐,包间里的服务员已主动忙活了起来。这服务员貌似将为客人送上茶水,可在倒茶以前,却先表演了一通茶艺。
这里用的茶叶不是海州特产,而是外地运来的乌龙茶。说来好笑,海州乃至整个海东省,好喝茶的人比比皆是。但在整个海东省,除了某些“乡下小地方”,会自产自销极少量一点点红茶以外,居然连个正经的茶叶产地都没有。
临近海东省周边的几个省份都有出产茶叶,海东省虽然几乎不产茶叶,却还是能喝到便宜量足,且味美质优的茶水就是啦。
由于茶艺与厨艺有一定关系,所以刘佳懂得与之有关的步骤。在他眼里看来,这服务员的动作足够娴熟,却姿态有失轻巧,还需要经受更多磨练才行。
他如此想着:
“大概是这人的手怕烫吧?毕竟这水比洗澡水烫得多。”
由于了解与茶艺有关的步骤细节,所以刘佳在旁观的时候并没有说话,这自然与他懂得茶艺的礼节有关。龙豪不知是不懂这些茶艺礼节,还是由于性格使然,所以无视了那些其实没有实际意义的礼节。
“老龙”见刘佳不说话,便主动挑起了话头:
“记者证的事我没出多少力,你还有什么事需要大哥我帮的?”
刘佳的注意力自听到这提问以后,才从服务员那不够娴熟的茶艺表演上移开:
“对你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大忙,对我来说可不是小事啊。”
他先前已开口向龙豪道过谢,却被老艺人回应“自已人这么客气干嘛”。既然对方表现得如此“重义气”,那他刘佳说过一次感谢话以后,也没老把感谢话挂在嘴边,他觉得这样反而不怎么合适。
就象他自己先前与石瑞娟所说:
“记着自己欠了对方的人情,然后找机会回报对方。”
龙豪这人重义气喜欢充“大哥”不假,但归根到底,他还是个极端的浪漫主义者。象他这种性情的人,如果对一些事物失去新鲜感,那他对该事物的耐心,肯定便不如一开始那般好。眼前这茶艺便是他“失去新鲜感”的对象之一。
说得难听点,象龙豪这种人,要不是他自己一直坚持着某些道德底线,象他这种性格的人,早闯出天大的祸事啦。
相对龙豪那“人老心不老”,显得较有几分“老顽童”的性情,刘佳似乎要更为老成一点。从总体而言,刘佳比龙豪更重视人际交往里的许多细节。在刘佳的认知里,自己如果欠了对方人情,即便对方对此不在意,他刘佳却不会就此借驴下坡。
该是什么总还是什么,你不在乎是你的事,我欠你的我总会找机会还。这就是刘佳的认知。
相对王土国大多数地区来说,海州人待客方式的“不够热情”特点,都可算是全王土国“知名”的。要是在王土国极北部的某些地区,餐饮业服务员在报上菜名时,甚至会唱着歌跳着舞来报菜牌。
而在海州这里么,服务员只是细声细气地将菜牌交给“主人家”看,再彼此交换一下意见,就算“完成一次服务”了。
龙豪是这“兄弟”酒家的常客兼贵宾。这次向龙豪报菜牌的人,可不是店里某个普通服务员,而是刚才特意赶来的酒家经理。海州人在“热情”方面相对腼腆些,经理特意到场接待,便足以表示贵客那“贵”的程度了。
纵然真有什么国家级的达官贵人到场,估计也就是“这种程度”的款待了。
与熟人“经理”笑闹了一通以后,龙豪接过对方递来的菜牌,然后皱着眉头看了起来。他皱眉头可不是因为有“老花”或“白内障”之类眼疾,只是他一时间无法将菜牌上的菜肴名称,与具体菜肴花式联想到一起。
虽然现在年近六旬,可龙豪的视力并不比他年轻时差多少。他的表演虽说一直有“肉体派”倾向,多用夸张动作而非表情演技,因此身上有许多陈年旧伤。但他的双眼多年一直未曾受伤,所以视力也没怎么受损。而不象某些职业运动员那样,年纪轻轻便“视网膜脱落”什么的。
但凡宴请,在订包间的时候,具体会上什么酒菜也是一并预订好,龙豪这次家宴也不例外。由于这里是相熟的酒家,所以该点什么菜也委托给了酒家处理,主办方事先根本不必多花心思。
要是自己花心思挑选的菜肴,龙豪自然能一目了然。可多亏了先前那“委托”,今天晚上自己到底能吃到什么菜,龙豪越看便越觉得头大。
如果眼前的不是文字而是照片,老明星他倒是能一目了然啦。菜牌里能让他一眼认出的花样,只有“酒水”那一栏的内容而已。
因为龙豪与大多数艺人一样喜欢尝新鲜,所以比较喜欢高级的尼德兰进口货。这次家宴将要饮用的酒水,都是从尼德兰进口的烈性麦酒。
“老龙”看着手里的菜牌,耳边听着酒家经理的说明,只觉得越听越有“压力”。他忽然想起身边的刘佳,连忙一手把菜牌递往刘佳那边:
“小兄弟你来,你在这方面可是专家。”
这圆桌可不小,几人之间的距离虽说不太远,但也超过了“一臂”能抵达的极限。陆子光反应特别快,一下便接过“大师兄”手中的菜牌,然后将菜牌送到“小兄弟”面前。
刘佳顺手接过对方递来的菜牌,对于龙豪那声“专家”,刘佳他倒是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在厨艺这领域,还真配得起“专家”的头衔。
这里所谓的“菜牌”,可不是一大本写满菜肴名称,甚至配有相应图片的“说明书”。这菜牌其实只是一小张薄纸,正用个夹子夹在一小块垫板上。
纸上有个简易表格,总体作工可是极其简单。也不知是为了环保节约用纸,还是商家单纯想要省钱。
可表格里的内容却不太简单,是完全按照正统海州酒席的步骤进行分类。什么“小点”、“小菜”、“前菜”、“主菜”、“汤”、“主食”等等等等,一应俱全。
刘佳粗略地瞄了瞄手里的菜牌,由于里面的花样实在多了点,他最终不得不认真点算起来。
“小点”、“主食”和“汤”倒好说,总共才八种花样。可“小菜”、“前菜”和“主菜”这三样加起来,总共已有二十二种花样,他不认真还真不行。说白了,两位数以上的加减乘除他就得“认真”啦。
当刘佳看着菜肴名称,同时想象着菜肴花样的时候,兰凤绫把一个大信封交到石瑞娟手里,并让石瑞娟赶紧打开看看。石瑞娟在这信封里,看到她自己期待已久的证件,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
她现在有点得意忘形,根本没顾及自己男朋友在做什么,只是起劲地向刘佳炫耀自己的宝贝。自己女朋友的喜悦心情,刘佳自然是感同身受了。
在这小插曲的“干扰”之下,刘佳比平常花了更长的时间,才考虑好整桌酒席里的酒菜。
“这里是有名的老店,出品肯定没问题。”刘佳最终这么向龙豪说:
“不过连上酒水总共三十一款,会不会隆重得过了头点啊?这么大的桌子摆满了当然好看,不过这里总共才六个人吃吧。”
“不会不会。”老明星龙豪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
“除了那两个女的,这里有四个人都是好饭量的大肚汉,每人都能吃几斤下去吧。就算点得太多,了不起打包带回家,当宵夜也好怎么样也好。反正咱们都是自己人嘛,你就当是两家人在一起吃顿家常便饭,用不着当成是什么应酬。”
与王土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居民相比,海州土著有一个极好的生活习惯。海州土著虽然时常下馆子,在饮食方面却特别讲究实惠以及节约。
别说自家人外出吃一顿饭,即便是商务应酬,上桌后吃不完的饭菜,在海州这里,总也有人愿意“打包”往家里带。除了偶尔有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海州土著对饭局里的剩菜,都会这么处理。
当然了,如果剩下的只是一些不便食用的部位,也没几个人会如此“吝啬”就是了。
在过去的年代,王土国有人将这一点生活习惯,视作说明“海州土著吝啬”的铁证,甚至喜欢用这一茬来嘲笑海州人。可到了现代,却有越来越多的王土国人懂得“打包”这一茬。
“粮食来之不易”可是当今世界的真理之一。即便没有刘佳先前的那一番宣传,也有好多人知道这真理。在刘佳与龙豪的一力推广之下,原本不懂的人,或不认可这真理的人,也渐渐开始为之赞成,并对这种观点开始身体力行了。
“家常便饭?”刘佳嘀咕了一句:
“这家店在海州算是比较上档次的店,一般人家谁会到这里来吃家常菜。”
站在旁边的酒家经理也插话:
“这位小刘先生就说得好啦,等会酒送上来可得先罚大哥你三杯!”
这位经理与龙豪颇熟,自然熟悉龙豪的脾气。果然不出他所料,龙豪不生气,而是笑骂了回来:
“你个王叉蛋,为了拍新朋友的马屁,就把老兄弟拿出来涮是不是?再这样以后连兄弟都没得做啦!”
刘佳最近参与了龙豪公司举办的宣传活动,在王土国内,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了。可他却又不是龙豪雇来的人,熟悉龙豪脾气的酒家经理,自然会借机向刘佳示好,以便结交新朋友。
即便不是从事服务业的生意人也该如此。老话说得好,多个朋友便多条路。除了傻子以外,只有白痴才不明就里便胡乱开口伤人。
敲定菜牌以后,酒家经理便吩咐服务员准备上菜。这经理却没马上离开,而是象大多朋友那样,留下来陪着“新老朋友”在谈天说地。
自“分家”以后,带着一点钱到省城闯天下,然后闯出比“总店”更强的一番事业。有这种背景的酒家经理,自然不会是什么蠢材啦。
他们兄弟俩自从宗家分出来以后,现在一个负责管理酒家日常事务的运营,另一个则负责后厨里的一切事务,两兄弟可真是合作无间来着。
只不过等到再过个几十年,这兄弟俩的下一代人“上位”后,不知道会不会重演老一辈人那通“家庭伦理惨剧”来着。
“兄弟”酒家包间里的空调功率似乎满强,几个男性口鼻中以及烟头上冒出的烟雾,一下便被空调给吸了个精光。兰凤绫与石瑞娟等到几个男性停止抽烟,才正经坐回到饭桌这边。
兰凤绫可是职业演员。虽然她的真正性情比较孤癖,但当她有心向某些人示好时,表现出来的热情在旁人感受中,倒没有半点“勉强”的感觉。加上她有心向刘佳讨教些保养肠胃的知识,现在的兰凤绫看起来,倒满象个“热情的家庭主妇”,象热情的龙家大嫂一般。
按照龙豪的婚姻史,也不知该称之为“龙几嫂”才合适就是了。
刚才酒家经理吩咐服务员“上菜”以后,服务员并不是直接转身离开,而是先将刘佳手里的菜牌讨了过去,然后才把菜牌带出了包间。当服务员又将菜牌送回包间时,石瑞娟见自己的男朋友正向兰凤绫传授养生知识,便顺手接过服务员送来的菜牌。
大多数人在接过写满字的纸张时,都会顺势看清纸上写着什么,石瑞娟也不例外。她这么一看,顿时被吓了一跳:
“哇!等会儿是不是还有人要来啊?”
龙豪见自己的小师妹正负责招呼刘佳,他便一副“老大哥”德行接下石瑞娟的问题:
“没咯,就咱们两家人。弟妹你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就自己点,别跟大哥我客气。”
“不用了不用了!”石瑞娟连忙拒绝:
“六个人吃三十道,这怎么吃得完啊?哪里还用得着继续点,我光看看就快饱了。”
眼前这姑娘除了年青以外,身体相貌姿色都不属于“优秀”的范畴。加上对方是自家兄弟带来的女眷,实际上是个花花公子的龙豪,这会儿却刻意做出“一本正经”的德行:
“吃不完就打包呗。何况除了你们两个女的,这里包括我在内的四个男丁都很能吃啦。”
凭心而论,龙豪这句话倒满贴切。刘佳、陆子光和钱子义三人能吃自不必多说,就连没有吃早餐习惯的龙豪,也只是为了保持身材而长期刻意少吃而已。龙豪天生的饭量可不仅如此。
实际上,但凡足够强壮的人,或是长期能坚持锻炼身体的人,几乎就不存在“胃口不好”的可能性。这类人生长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和平年代,倒是最幸福不过了。因为在这种年代,“吃饱”和“吃好”已是日常生活的标准之一。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