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58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343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58

刘佳没等出租车驶到老街路口才下车。当还要驶过两处路口才到老街路口时,他就没了等待的耐心。趁着出租车在等交通指示灯换信号,他便给了车钱然后下车。

在他看来,现在的雨势并不大,反而这等待倒有些烦人。与其坐在车上等,还不如下来自己走呢,反正离老街也不远了。

现在的天空中,乌云的厚度明显比先前要薄了许多。今天早上根本没机会在海州上空露面的太阳,现在也从云层的接缝处露出了些金色光芒。

看到天气正在好转的刘佳,觉得如果乌云能很快散去,今天黄昏时肯定能看到象咸鸭蛋黄一般的落日。

要是他不对厨艺感兴趣,而是对文学感兴趣,这时候自然会想到更合适的形容词,而不是“咸鸭蛋黄”这种形容啦。

虽说出门时特意拿了雨伞,可刘佳这一来一回,其实也没多少用上伞的时候。尤其是眼下的雨势正明显减弱,性格很随意的刘佳,更是没有要把手里伞打开的想法。

他快步走到自家店门前,还没等他推开店门,他身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这时候会是谁呢?”

刘佳这般想着,也没走进自家店去,而是躲在店门前的雨篷下接通了电话。

在拨下手机滑盖,到将听筒移到耳边的过程中,他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来电人”处显示着陌生的号码。

刘佳用故意拖长了的话音“喂--?”了一声,又用同样的语调问了句“哪位--?”。听筒里立刻传出了前不久才听过的声音:

“是我,蒙丽珍啦,刘佳你现在到哪里了呢?”

“珍姐啊,我刚到自家门外。”

“你这么快就到家了啊?你家是叫‘刘记’饭店没错吧?”

“是‘刘记’饭店没错。我是坐出租车回来的啦,刚才一出门就遇上空出租车了,这不就正好嘛。珍姐你有什么事呢?”

“这半个月的工钱已经给你算好了,我现在正坐公交车往你家这边来呢,是坐到‘老街’这个站没错吧?”

“车站是没错啦,一点点小钱不值得珍姐你特意跑一趟吧?”

“不要紧呢,这样我也可以提前一点下班嘛。不说啦,公交车上用手机听不太清楚,一会儿见了面再细说吧。”

大概是因为今天下午雨大,所以眼下都快到六点钟了,“刘记”里头都没有半个客人。往日在这个钟点,虽然晚市还没正式开始,但一些上了年纪的街坊们,也会提前到店里来占位置,以便为晚饭做准备,好在晚饭的时段能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

常人眼里“与家人一起吃顿饭”是普通事,即便是到“刘记”这种位置相对紧张的“名店”下馆子,也就是提前占位置稍微啰嗦些。

可这种常人眼里的“寻常事”,刘佳他从小到大经历的次数却一直不多。虽说他的父母双亲会尽量抽时间与儿子吃饭,可从事餐饮业工作的相关人仕,常人每顿饭的钟点就是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从小到大,刘佳的一日三餐除非是到自家店里吃,他爸妈极少在家里陪儿子吃饭。

与自己儿子吃顿家常饭还得抽时间,从某些角度来说,不得不让人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辛劳而感到赞叹不已。

回到自家店里,刘佳第一时间便跑进了厨房。他刚才一路上坐车回老街的时候,由于当时雨势较大,出租司机把大多注意力都放在了驾驶上,没闲功夫与乘客说闲话。刘佳在车上闲着没事,便构思起今天晚上给“关叔”送去的晚饭。

他这一回到家,又接到了珍姐的电话,倒是打乱了他为自己接下来安排的行程。他只好争取在珍姐来到以前,尽快先把自己要办的事情给做好。

没接到自己女朋友的电话,也令他不由得希望能更早完成刚才的安排。免得“排骨妹”到了以后,自己却要将她放在一边给冷落了。

在他的印象里,石瑞娟是个极重视时间观念的人。既然与他约好了晚饭的钟点见,那现在已经快到晚饭的钟点,自己的女朋友肯定不会迟到,搞不好还会提早抵达。

在这种前提下,他自己现在的动作当然得尽量快一点才好。

由于今天下午的事情比较多,刘佳根本没来得及到市场买新鲜食材。他早就盘算好了,干脆直接向自家店里的食材下手就好。

刘佳的身影自进了厨房以后,不到两分钟就被人从厨房里“轰”了出来。在自家店里能这么对待他的人,除了他老爸刘满福以外根本不可能有别人。连他老妈胡芸,也从来没把自己儿子从厨房里“轰”出去过。

刘家两个厨房,无论是店里的大后厨,还是家里的小厨房,基本都由老刘一人说了算。刘佳他平常用这两处厨房,顶多只算是在“借用”,属于临时使用权。

可最终决策权嘛,一直都在老刘手里,抓得可牢啦。把厨房的使用权委托给别人,如儿子是一回事,包括“最终解释权”在内的所有权力,老刘根本就没放过手啦。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霸王条款”吧。

刘佳刚才进了厨房,便向自己老爸表示要借食材。老刘根本用不着问,就知道自己儿子要拿食材去做吃的。

被老爸一口拒绝以后,刘佳立刻理直气壮地追问起理由来。他觉得自己是准备给自家人下厨,自然觉得理直气壮。

结果却出乎刘佳的意料之外。他一直都在想着该做什么菜肴,却没想到早有人把这些活给干好了。

当刘佳听说包括自己女朋友在内一家人的晚饭,自己老爸早就对这顿饭有了安排以后,便追问起要给“关叔”送的晚饭。

而他老爸的回答,与之前那个基本没区别,同样是早就准备好了。老刘还表示自己儿子不熟悉老关口味上的偏好,这种时候还轮不到儿子来插手。

眼看原本要干的活计都不翼而飞了,刘佳除了到一边歇着去,也没了什么事情好干。他原本打算在厨房里打个下手,却被老爸“嫌弃”。

老刘以“嫌儿子在后厨里碍眼”为理由,硬把儿子从自家饭店的后厨里“轰”了出去。刘佳只好在店里随便找地方呆着,等着看接下来自己有什么事情能够插手。

饭店里的挂钟刚过六点钟没多久,有点闲得发慌的刘佳便站起,把店里的电视机给打开了。他之前找了好几次机会想要帮忙,却都被自己爸妈给制止了。

老刘说今天是给自己儿子庆祝的日子,用不着儿子再出什么力,并表示儿子“老实呆着等着开饭”就好。

自己老爸这么说,刘佳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刚才帮着老妈擦了几张桌子,手里的抹布便被老妈收走了。接下来,他就一直处于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一直闲晃到晚上六点钟。

挂在墙上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晚间新闻”的主题曲,这一曲轻音乐还没结束,“刘记”饭店的大门便被人推开了。

听到门响时,刘佳便下意识地往店门那边看去。进来的人不是他想象中的顾客,而是他的女朋友石瑞娟。

如果是来店里吃饭的客人,且是他认得的熟客,他当然会主动向对方打招呼。但要是一般的生面孔,那待客的活自然用不着他做。那是店里的咨客“大姐”的活计,他可不能明目张胆抢别人的饭碗。

不过来的要是自己的女朋友,当然不能用一般情况来相比啦:

“喂,今天这么早就下班啦?”

这店里会用“喂”字喊石瑞娟的人,除了刘佳以外可没第二人啦。

“我今天下午..”石瑞娟犹豫了一下,决定不说自己今天旷工的事情:

“到外边采访去了,所以提前下班了嘛。”

刘佳随口回了一句:

“你们记者的工作时间还挺..。随便的嘛。”

他原本想说“懒散”,想了想总觉得不合适,于是换成了“随便”两字。

他说着还往店门外边看了看,想看看刚才说过要来的珍姐会不会也到了。

雨现在倒已经停了,黄昏时落日的阳光看起来也不怎么刺眼。而他想要看到的那位珍姐么,现在倒是没见人影。

“珍姐还没到啊。”刘佳这么想着:

“希望她能快点到吧,要是吃完饭她还没到,那还得特意等着她呢。”

他原本打算晚饭后与石瑞娟一起去医院,因为还得给老关送饭去,他自己这顿晚饭还得尽快吃。要是蒙丽珍来得晚,便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行程。

石瑞娟见自己男朋友这模样,也随口问了一句:

“怎么了?”

“刚才我有位同事说要给我送工资来,这不顺便看看她到了没而已啦。”

“同事?”石瑞娟马上想到一个人:

“是小凯丽吗?”

虽说她不反对自己男朋友结交异性朋友,但看刘佳与凯丽-休斯的相处方式,石瑞娟难免会产生些多余的想法。

刘佳心里有事,没查觉到这反应的含意:

“是我在关叔公司的同事啦,你应该还不认识,等会儿见了面再介绍吧。”

与老刘夫妻打过招呼以后,石瑞娟便听话地与刘佳坐在一起,小两口说起了闲话。刘佳原本是打算把自己的钥匙给她,让她到家里去等,免得她在店里呆得气闷。可石瑞娟表示想在这儿与自己男朋友说话,刘佳当然更喜欢这个选择,自然不会反对什么。

厨艺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高难度技术。厨艺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技术,揭掉那层神秘的面纱,这技术顶多只能算“手艺”而已。只要把一种或数种食材经特定手法混合,然后弄出让人吃后不觉得难以下咽的食物,即可称之为厨艺。

说白了,这也正是寻常家常菜的由来。想把家常菜做到“不难吃”这种程度,那可一点也不复杂。

只要具备正常观察能力的现代人,就不可能发生将食盐与砂糖弄错这类笑话。要是古时候,由于加工的工艺不够精良,成品食盐和食糖外表比较接近,在那时候看错这两种调味品倒还情有可原。经现代工艺加工出的食盐和食糖,除了色泽稍微有点接近以外,两种晶体之间的形状差异可远着呢。

正因为厨艺的本质,所以历代从业人员,即“厨师”为了提升这一手艺的地位,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都有意识地在将简单的手艺复杂化。

虽说只要把食物弄熟就能吃,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办,那世上根本就不会产生“厨师”这种职业。即便不是复杂的高难度技术,想得到出类拔萃的成绩也不容易。

象老刘今天特意为自家人准备的晚饭,即便都只是些家常菜,却比寻常的家常菜更为复杂,自然也更美味得多。

包括石瑞娟在内的刘家人,今天晚上在二楼的刘家私宅里摆开了一桌正经晚饭。

石瑞娟原本以为今天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饭,她原本只打算来填饱肚皮而已。可这次晚饭的丰盛程度倒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这一桌美味的“家常菜”,让她好好体验了一把“惊喜”的滋味。

要是在平常,即便菜肴再美味,也不足以让她“惊喜”连连。不过她最近的情绪一直较低落,美味佳肴带来的喜悦感自然显得更加明显。

刘满福今天给自家人准备了六菜一汤。连见惯自己老爸手艺的刘佳,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以后,也不由得感叹了起来:

“这菜也多了点吧。”

这顿晚饭是四个人在一起吃,单从人数来看,六菜一汤是稍微多了点。

他倒没担心吃不吃得完,感叹的成因,主要是自己老爸那“百忙之中”抽空做晚饭的心意。

说实话,如果刘佳他畅开肚皮大吃特吃,这六菜一汤完全可以由他一个人解决。只不过吃多了除了感到撑以外,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他已经好久没真正放开肚皮大吃啦。

今天一方面是为了庆祝自己儿子选择自立,另一方面是听自己老婆说起,说自家未来儿媳妇晚上要到家里来吃饭。出于这两重考虑,老刘才特意准备了这足够丰盛的一桌四人“家常菜”。

这顿饭里的有一条“蒸九肚鱼”,可是老刘特意为这未来儿媳妇准备的。他记得自己儿子特意嘱咐过,说“小石”不擅长吐鱼的小骨头。虽说“海州人不会吃鱼”这种事情听着有些可笑,可老刘还是把这一茬给记住了。

“九肚鱼”是海州方言的名字,王土官话里对这种鱼的学名叫“龙头鱼”。

如果是刘佳平常喜欢的寻常海鱼,由于海鱼自身的味道足够鲜甜,蒸的时候只要是新鲜鱼即可。然后调料仅加姜片小葱两味,再用米酒去腥,过多调料只会影响鱼本身的鲜甜。

但刘佳喜欢吃的海鱼刺都偏多,至少在石瑞娟这类不擅长吐小刺的人眼里,鱼刺明显要多了点。

但“九肚”这种身体上除了一条脊骨以外,根本没有多余小刺的鱼,除了鱼肉略带一点点咸香以外,根本就没什么“鲜甜”可言。老刘在蒸这条鱼时,除了寻常的姜、葱以及酒以外,还特意添加了许多本地特产的咸豆豉。

刘佳对鱼类菜肴貌似没多少讲究,但在烹调工艺上,他其实可挑剔得很。因为海州的海产资源很丰富,刘佳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会吃一次蒸鱼,他一向只喜欢先前那种最不“抢味道”的蒸法。

象自己老爸现在用豆豉来蒸,甚至某些厨师用本地特产咸豆酱来烹调海鱼,在刘佳眼里都属于“浪费”食材的作法。

不过刘佳也知道自己女朋友的口味,且这条鱼是自己老爸特意做的。自己既然不喜欢,那只要少吃就好,用不着特意说出那些表示“不满意”的话来。

“这一桌菜可不是为我一人准备”,自己老爸的这番心思刘佳他当然懂。

现在刘家饭桌上摆着的菜肴,除了一盘“豆豉蒸九肚”以外,还一共有五菜一汤。

五菜是三荤两素,分别是“五彩鸡排”、“三味烤青口”、“炸酥条”、“湿炒豆皮”和“白果焖支竹”。汤的名字倒夸张得很,是一大碗“山珍海味大全汤”。

包括石瑞娟在内的刘家人,吃饭的顺序与大多数海州土著都一样。海州土著在饭前,都会先喝一碗汤来开胃。

这名字很夸张的“山珍海味大全汤”,是用大量被油煎过的连肉脘鱼骨为汤料,小火慢慢熬出乳白色的“汤底”。再用这浓郁的“汤底”,熬煮鲜菇及鲜笋两种“山珍”。

当厨师觉得汤的味道已经熬得足够鲜美时,再往汤里放进嫩菜叶和鱼腐。这两种不能长时间加热的食材一经添加,顶多再煮个三十秒钟就可以关火。

这道汤水上桌的最佳时机,是在菜叶颜色没变黄,且鱼腐颜色没变白的时候。放久了其实对“香”和“味”并没多大影响,只是汤水的“色”却会受到明显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