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公主眼里盯着坐在她对面的刘佳,眼里总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很有趣:
“凯丽听大姐姐说过,大哥哥你以前很偏科对吧?”
小女孩她口中的“大姐姐”,自然是指“大哥哥”的女朋友石瑞娟。
“这个么..”刘佳回忆着过去的经历:
“算是吧,有些课程我还真没仔细去听来着,因为那些东西很闷啊。”
凯丽。休斯用咧嘴坏笑起来:
“这就是关键所在嘛,大哥哥你连基本功都不扎实,怎么可能无师自通那些高端理论呢?”
“听着倒是满有道理。”刘佳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然为什么我做菜能做得好,连别人做的菜我随便就能尝出做法来,然后光用想的就能想出新味道来,这都是因为我的基本功好啊。”
他现在的情绪处于一种“自负”的状态,但还不至于从现在开始变成个骄傲自满的人啦。
天才小公主也跟着点了点头:
“就是这么回事啦。就象凯丽自己的学习过程一样,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想学别的,一样也要从零开始啊。”
“这么说来,我这种模拟..”刘佳略想了想,才想起刚才小女孩用过的那个词:
“..推理的技巧,也许还能用在别的地方喽?”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但具体实施不是光说几句话就能解释得通啦。”天才小女孩现在不想多说这个话题,倒是夹起一根细细地春卷递到对面:
“先吃好饭再说吧,菜凉了就浪费了..”
刘佳笑着接过春卷:
“谢谢小公主的赏赐。”
他现在觉得心情很好,便这么半真不假地与对方开起了玩笑。
当然啦,在他的潜意识里多少也有点“感谢”的意思。刚才对方拒绝了自己夹菜,现在却主动夹菜过来,在他想来这就是对方在主动向他示好嘛。感受到了对方的好意,他自然会下意识觉得“感谢”啦。
刘佳夹起春卷正要一口咬下,忽然发现对面小凯丽正在用筷子指着下方某处。
刘佳顺着小女孩的筷子尖看去,发现盛放春卷的碟子里还有个小碟子,小碟子里盛的那一滩东西,似乎是用来蘸春卷吃的酱料。
这酱料是在红色的油里,泡着一摊同样红色的泥状物。泥状物的里面,隐约能看到些象是辣椒皮的东西。如果刘佳他没猜错,这肯定是辣椒酱来着。
于是他摇了摇头:
“辣椒酱啊?我不太感兴趣啊。”
“大哥哥你弄错了,没体验过没有发言权啊!”
“不就是辣椒酱嘛,有什么体验不体验的?了不起就是特别辣..”
年轻的厨师说着,将自己筷子里夹的春卷一端压进泥状物里。由于不清楚这东西到底有多辣,所以他只是略蘸了两下就住了手。
将春卷蘸了“辣酱”的那头送进嘴一嚼,刘佳这才知道,为什么小凯丽非要他吃这蘸酱。这蘸酱味道的确有点辣,但这辣味只是辅助,蘸酱里最主要的味道,是一种奇特的酸味。
“这是..番茄?不对,除了番茄以外还有别的..芹菜!好象还有点大蒜?”
“其实里面还有洋葱和桂树皮啦,不过分量不多,基本给芹菜味道都盖过去了。这里的厨师似乎懂做尼德兰菜,但味道却不正宗呢。”
听对方说起自己有兴趣却又不懂的事情,年轻的厨师顿时起了好奇之心:
“这是尼德兰风味的蘸酱?”
“是啊。”
接下来从凯丽。休斯的嘴里,蹦出了一段古怪的音节。
刘佳他虽然听不懂,但觉得肯定是尼德兰语来着:
“你是用尼德兰语说了这酱的名字吗?”
“猜对啦。”
小女孩说着,向坐在对面的“大哥哥”竖了竖大拇指。
刘佳他可听不懂尼德兰语,所以刚才小凯丽的回答,对他来说跟没回答一个样。于是他追问着:
“要是用我国语言说出来,是怎么样的名字呢?”
“王土官话里对这种蘸酱没有特定的译名呢。这酱的名字取自尼德兰某个古代城市,结尾处再加上‘调味汁’这个单词而已。不过那个古代城市现在早就没了,所以在王土官话里也没有专门对应的名称。”
“嗯嗯。”
刘佳他之所以没有用语言回答,是因为他已经夹起了第二根春卷嚼了起来。
刚才那根春卷上蘸了尼德兰酱料,让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蘸酱上,没能尝清楚这春卷的味道。
现在他的好奇心得到一点满足,已经“弄懂”了这种蘸酱,所以他特意要尝上一根“原味”的春卷。
这种春卷并不比筷子粗多少,长度也比普通人的手指头略短,所以它在菜谱上的名字才叫作“细春卷”。
刘佳在吃第一根的时候,还特意咬成两半来吃。等到了第二根,他直接整根就这么送进嘴里。
春卷里面夹有一根黄豆芽,其余馅料就是些滚烫的糊状物。
年轻的厨师照例很细心地品尝着具体是哪种食材:
“是土豆泥啊。”
在他看来,这“细春卷”其实根本就用不着蘸酱,尼德兰风味蘸酱在这道点心里完全就是多余的存在。当作春卷馅料的土豆泥里混有一点椒盐,已经足够提供调味啦。
凯丽。休斯见刘佳正在细心品尝嘴里的食物,天才小公主她忽然童心大发地想开开玩笑:
“大哥哥你不觉得这碟春卷看起来很好笑么?”
“春卷有什么好笑的?”
他想了想,觉得对面这小女孩应该不会针对“春卷”这个名字开老头子玩笑。
然后他又看了看两两交叉叠在一起的春卷:
“不就是分量少了点嘛,我看不出哪里好笑来着。如果不够吃倒是可以再点嘛,这里做点心的厨师手艺还不错,炸春卷的火候掌握得很好。”
凯丽坏笑着发问道:
“大哥哥你肯定不懂云州方言吧?”
“我们国家的首都云州?我哪里懂那边的方言啦,官话我就会说。听话官话就是从云州方言里改进出来的?”
天才小公主继续坏笑着:
“在云州的方言里,有个称呼别人为傻瓜的字眼,就是个‘二’字。”
“大哥哥”想了想:
“也就是说别人傻,到了云州人嘴里就成了别人二?”
小女孩点了点头:
“没错。”
“能学到新东西是很开心啦。”刘佳毫无诚意地反问了一句:
“可我还是没看出哪里好笑啊?”
“大哥哥你真没幽默细胞!”
“没有就没有呗,请有幽默细胞的小公主你给我解释一下好不好?”
凯丽。休斯装出生气的表情“哼..”了一声,见刘佳不为所动,却已经夹起了第四根春卷。
她才发觉自己的表演似乎毫无意义,只好装出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老实地开始解释了起来:
“是这样啦,你看这春卷重叠的方式,不是很象个井字吗?”
刘佳慢条思理地嚼着春卷,喉咙里“嗯嗯..”一下就算是回答了。
“云州人骂别人很傻,就会说‘你这个人很二’。那现在有个‘井’字在,不就可以骂别人是个井了吗?”
“从‘二’到‘井’啊..”
刘佳觉得自己想到了什么,想说的话还没说出口,便又被对面的小女孩给抢先说了:
“那句骂人话就变成了‘你这人就是个井,横竖都是二!’啦。”
坐在她对面的某人听到这句话,差点笑着把嘴里的食物给喷出来。幸好他的反应速度还算不慢,才好不容易收住了差点脱口而出的东西。
“大哥哥你说,凯丽刚才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呢?”
“这句话..不对啊,我总觉得你这话的意思..好象是特意说给谁听的来着..”刘佳迅速地选择跑题:
“我已经吃掉一个‘井’啦,剩下的那个‘井’是你的喽。”
这个旋转餐厅里供应的菜肴一大特色,就是每份菜肴的分量极少。一大个盘子里,总共才盛了八条比筷子稍粗,与普通成年人手指长度相仿的“土豆泥豆芽馅炸春卷”。幸好这里不限点菜的数量及次数,不然就算是餐厅管理者宣称“分量少是为了让顾客多品尝几款菜肴”,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啦。
就凭这分量,如果还要按每道菜肴来结帐,那简直不是想让顾客细品菜肴滋味,而是想把顾客给气死。
在有关春卷的话题上,刘佳与凯丽。休斯两人纠缠了好一阵子。他俩倒不是在互相谦让剩下的那四小根春卷,他们只不过是在鬼扯“到底谁是井”。
“大哥哥”从“亲妹妹”现在愿意开玩笑这种情况看来,他觉得虽然不清楚对方所谓“学着做普通人”是想干些什么,但他已能确定:
“小凯丽的心情肯定已经恢复过来了。”
他见小女孩依照自己的建议“先吃春卷,这东西凉了就不脆了”,开始破坏起春卷的“井”字结构,便随意地夹起了一筷子“凉拌鱼皮”。
牙齿才刚一嚼下,年轻的厨师他就尝出,口中这“凉拌鱼皮”不是真正的鱼皮,而是用某种食用明胶制做的仿造物。
既然一口就能尝出不是真鱼皮,那他也不打算从中学习什么制作工艺。这东西的制作工艺水准不高,随便一咬就能区分出真假来,这种水准里包含的工艺,没有让他刘佳去学习的价值。
无论用哪种食用明胶造物,混合着数种调味料配出来的菜肴,技术只要稍微不到家,口感就会与真货有很大的区别。
这道“凉拌鱼皮”里的食材,除了人造鱼皮以外,还有红萝卜丝、芹菜丝以及炸花生米。
他没打算学用食用明胶仿造可食用鱼皮的制作工艺,因为他懂得比这个更好的技术。但年轻厨师他却想从中吸收对方的失败经验,以避免自己以后犯下同样的错误:
“这东西口感不好,其实吃起来味道倒也不错,大概是多亏了里面的红醋吧。要是仿造的工艺再讲究些,或者干脆把假鱼皮换成真货,这道菜倒不失为一道好凉菜来着。”
想完这个,刘佳他向对面坐着的小女孩说:
“下回你再来这里吃饭,可别点这道菜啦。”
“为什么呢?”
凯丽。休斯一边提问一边歪着头,刘佳一眼就识破了对方想要装可爱的想法,所以不为所动:
“这东西不是真的鱼皮啦,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进的货,工艺水平很低啊。要吃这类食用明胶仿制的食品,最好自己买包装完整的半成品。可别吃这种看不到生产厂商标识的成品啊,谁知道这里面到底用的是哪种明胶?”
小女孩见装可爱没有效果,便换上了一本正经的表情:
“连大哥哥你也吃不出来是用什么胶吗?”
她刚才也就是随便在闹着玩,而不是在真心正经表演。对天才小公主她来说,闹着玩然后被看穿,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嘛。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用每时每刻都那么认真吧?
听到小凯丽的问题,刘佳摇了摇头:
“无色无味口感几乎一样的东西,我怎么可能分得出来啊?要是分得出来,那我就是神仙或是电脑了吧。”
在给这道“凉拌鱼皮”打上了“不合格”的标签以后,刘佳决定尝一口味道重的菜肴,好赶走口腔里那股“不合格”的味道。
现在桌上口味最重的菜肴,自然就是凯丽。休斯她在饭前喝的那碗辣汤。而这辣汤,其实来自桌上这道“三元杂锦锅”里的汤水。
这道菜肴里的“三元”,是指全国每年某统考总分的头一、二、三名。至于把“三元”这个尊称用在食品里,倒不知是哪个海州厨师干的好事。
海州本地有一道著名的荤粥,名为“三元粥”。这道粥水的名字,自然不是说把统考里的前三名绑起来丢下锅煮粥。
这“三元粥”的名字是想图个彩头,意为“喝了这碗粥,将来考试就能考中全国前三名”。
海州的“三元粥”里,用的是猪心、猪肝以及猪肉丸子三种食材。这猪肉丸子其实是“替补选手”,粥里原本用的是猪肠。
猪肠可是最不易处理干净的肉食之一。自从“三元粥”的名字流传开以后,某些不法商家想偷功减料,把没洗干净的猪肠就给煮了进粥里去。虽然有一小部分人口味比较另类,还就喜欢吃一口带“原味”的猪肠,可有这另类爱好的人到底是少数。
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海州的厨师们,渐渐不约而同地用猪肉丸子代替了原本的猪肠。
而现在桌上这道“三元杂锦锅”,从名字上看,自然是标榜着从海州的“三元粥”改良而来的。
在刘佳他看来么,这种工艺上的“改良”,都与本体面目全非了,到底该说是“改良”,还是“变异”比较合适?
这一小锅汤菜里的食材可十分丰富。除了有传统的“三元”,即刚才所说的切片猪心猪肝,以及猪肉丸子以外,还有切成段的猪肠,和同样切成片状的猪肚和猪腰。随着汤汁被凯丽。休斯舀走了三分之一,锅里还露出块状的猪血豆腐。
这么小小的一锅汤菜里,却几乎溶合了一整头猪里最美味的部位。但“猪”却不是这道汤菜的主角。这道汤菜的主角,是占据了锅里约四分之一空间的辣椒干。
刘佳只是随便看一眼,就知道这辣椒干是晒自最辣的指天椒。
“这种东西煮出来的汤能喝?看来小凯丽的口味比我想象中还要重..”
他一边想着,一边用筷子夹着锅里的食材。除了辣椒干以外,每种“猪”他都夹上了一小片。
刚才的凉菜--“凉拌鱼皮”并不能让他满意,但现在这“三元杂锦锅”却还真让年轻的厨师他觉得满意了。
锅底下的小酒精灯一直认真工作着,使锅里汁水一直保持着轻微沸腾的状态。汁水上飘浮着的油星口感不象猪油,刘佳他无视辣味细细品尝着,才发觉这油原来是牛油。
“用牛油炸过的花椒来煮汁水,辣椒和肉类下锅的时候先把花椒取走,再用小火慢熬..牛油可以缓冲辣味带来的刺激感,进食者就能在满嘴辣味之余,品尝到汁水里熬的那鲜香爽口的猪内脏。”
模拟完毕以后,刚才被失败凉菜最影响,这顿饭被拉低的总体得分,也就是刘佳他对这个餐厅厨师的评价,现在又回到了最早的高分数。
同时,他也学到第一道完全不属于海州菜风格的菜肴。以往他列进自己私人菜谱的菜肴,即便不是完全的海州风味,也是经过海州本地的某些厨师改良。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改良,或是从他老爸处偷学来的。
而这道“三元杂锦锅”,虽然名字借鉴自海州本地的“三元粥”,食材里也用上了海州本地的“三元”。但这锅汤菜的整体口味,却明显是出自王土国中西部某地区。
用牛油把花椒的“麻”,以及辣椒的“辣”混合在一起,全王土国除了那个地区以外,似乎还真没别的菜系会做成这种风味来着。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