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上素锅”的配菜分量虽然也是极少,可里面的花样却半点也不含糊。
锅里的配菜有整粒的鹰嘴豆、去皮的薏米,以及去芯的莲子。此外还有切成丁的香芋、切成薄片的莴苣梗和红萝卜,最后就是切成两半的小圆草菇。
刘佳他仔细观察着配菜的色泽,很快就看出配菜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接着他再次确认,发现这里的厨师对细节把握得很好。
鹰嘴豆和薏米莲子之类脱水豆类,要事先用水长时间浸泡,然后才能食客食用。
而这餐厅的厨师,在为这些豆类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肯定半点也没偷懒。刘佳他吃进嘴的每颗豆子,都已经浸泡好了。
“把几种豆类用水发好,再放进有鲜味的汤水里煮至水沸,再把别的食材放进去烫熟就能上桌。这倒是简单却又美味的一道好汤菜嘛,家里随便就能做出来喽。”
年轻的厨师品尝过碗里的汤菜,然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这道菜可以写到我自己的菜谱里啊。”
喝过汤,按照往常的习惯,接下来该开始吃菜了。
刘佳他见对面的凯丽也喝完了自己碗里的汤,发现小女孩的嘴角处沾了不少红色汤汁。于是他用筷子尖指了指小凯丽,向小公主她示意“嘴角弄脏了”。
如果表情能用符号来表示,凯丽。休斯脸上现在的表情,正好就是“?”这么一个问号。刘佳见对方没理解自己的意思,便用筷子头指了指自己的嘴角。
小女孩这才想通了对方的示意,赶快用餐巾纸擦了擦自己的嘴角。
她是很擅长通过人的行为举止,去推测该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大哥哥”刚才那“比划筷子尖”的示意动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情报让天才小公主她去推测嘛。
刘佳见凯丽。休斯擦干净了嘴角,便为她夹了一根细长的春卷过去。
小女孩用饭碗接过那根春卷,却没有吃,而是先说了自己的想法:
“大哥哥你不用老是替凯丽夹菜盛饭什么的啦。在尼德兰那边,这种行为可是很不礼貌的啊。”
“我们这里可没有这种习惯啊,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就不夹了呗。”
小女孩连忙表露着心迹:
“人家知道大哥哥你对凯丽好,可人家一下子还不太适应这个..”
刘佳随口回了一句:
“没事,我也就是随手而已,应该尊重你的习惯啦。”
“谢谢大哥哥。”
既然这小公主不愿意让别人给她夹菜,刘佳倒也乐得自己顾着自己吃。
其实要是正经讲究餐桌上的礼仪,最好还是别用自己送过进嘴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要是想显得自己很关心对方,而不时为对方夹菜,起码也得拿双公用的筷子。
当然啦,如果是极亲近的双方,不会在乎对方用的筷子是否接触过对方口中唾沫。在这种前提下,这种讲究也就没有意义啦。
刘佳原本想夹块香菇来吃,可想了想,却决定“还是先吃块烤羊腿”。
这道“烤羊腿”选用了羊的后腿,是接近羊尾巴的大腿部分,整根腿骨已经被厨师事先给拨掉了。如果不仔细看,其略显椭圆的形状,有些人大概会误认为这是一块经过切割的羊排骨肉。
不用大腿部分也不行啦,羊的小腿基本都是些筋,哪有多少肉嘛。
这句话,是年轻厨师他事后回忆时忽然想到的内容。
看着这块椭圆型的羊后腿肉,刘佳他心里当时这么想着:
“其实嘛,要是把这烤羊腿称做烤羊腿排,其实也满合适嘛。”
这块熟的烤羊肉总共才不到二两重,要让他自己一个人吃掉,可没有多少“难度”可言。但现在将要进食这道菜肴的人,可不止自己一个人啊,整块肉就这么一筷子夹走,未免太不会照顾对面那个小公主喽。
旋转餐厅里的厨师,估计也有着与刘佳类似的想法。他们肯定也认为这块羊腿肉排应该由数人分食,而不是让某个顾客吃独食。
所以配着这道“烤羊腿”送上的,居然还有两柄刀刃部很短的锯齿小刀。
这回刘佳他可是双管齐下,把自己两只手都用上了。他用左手拿的小刀压着盘子里的菜肴,右手的小刀灵活地把肉给分割成了小块。每块肉的大小几乎完全相同,每块肉的重量绝对不会超过十克重。
在他切下某一刀的时候,手底下刀子接触到的质感,明显与刚才的肉不一样。刘佳他随即想到:
“里面居然还留了一段骨头!”
连骨肉类的骨头要是留得太长,那么在烹调过程中,无论用哪种烹调工艺,多出来的那截骨头都会碍事。但要是把肉里骨头完全去除掉,骨头肉那种独特的骨髓油脂香味可就没有喽。
精明的厨师通常都会采用这种方法,把切口附近的肉尽量往切口后方拉扯,然后再从预留好的切口位置将骨头给切断。
肉上的骨头被这样切断以后,刚才被扯向后方的肉自然就会恢复原位,然后覆盖住骨头上的切口。
如果懂得相关的医学知识,就会发觉这种处理肉类的工艺,与外科截肢手术颇有几分相似。但在吃饭的时候,除了从事医学及相关工作的人,就算懂得这个,也还是别想这种事情为妙。
刚才的特殊处理工艺,保留了肉里的一部分骨头,自然能使骨髓里的香味充分地溶合到肉里。
旋转餐厅的厨师可不是在做家常菜,桌上这道“烤羊腿”并不是简单地烤熟就有资格上桌。这里的厨师采用了先水煮,再放进电烤炉里烤制的烹调手法。羊腿肉块表面的羊皮,其口感不如直接烤熟那么酥脆,但肉质口感却比直接烤熟的羊腿肉要来得更细嫩。
刘佳一边吃一边在想:
“这羊肉的品质不太好,大概是成年羊,烤着吃最好还是用羊羔肉。烤羊羔肉倒是吃个鲜嫩劲,象这样配点盐就能吃。把成年的羊拿来烤着吃啊,不说多加五香吧,起码要配点孜然啊。”
象这类烤肉类菜肴,在他自己的食谱里早就数不胜数啦,所以这道“烤羊腿”并没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刚才凯丽。休斯已经说过不习惯别人给她夹菜,所以刘佳这回只是用没沾过自己嘴的干净刀子把羊肉给切好。他把羊肉先切好,这么一来对面那个小女孩吃起来就更方便了嘛。
吃了一小块口感略显油腻的烤羊腿肉,接下来自然是吃点素的换换口感啦。所以年轻厨师他接下来品尝的菜肴,就是在吃羊肉以前就想去品尝的那道菜肴“香菇菜胆”。
旋转餐厅的厨师是制作商品菜肴,所以对摆盘的工艺格外有讲究。“香菇菜胆”这么一道再简单不过的素菜,在他们的摆盘手艺下,盘里的菜肴看起来居然一点也不显得“寒酸”。
一棵棵用开水烫熟的“菜胆”以叶子那头为中心,然后摆出了貌似是一朵正盛放的鲜花形状。但由于花芯的部位摆着好多朵小香菇,这到底是在映射什么花,年轻的厨师他一点也猜不出来。
所谓“菜胆”,其实是个泛指的名称,而不是特指某种绿叶蔬菜。“菜胆”就是青菜的芯子,这食材算是同一棵青菜里最嫩的部位。
这旋转餐厅选用的菜胆,是产自外地一种名叫“青梗菜”的菜芯。这种蔬菜耐存储,离地以后在干燥环境下可以轻易存放半个月,而且味道口感还不会产生半点变化。
这种蔬菜在海州被本地土著叫做“小塘菜”。虽然不知道这名字是谁起的,但由于里面没什么特殊含意,在这里也不必多说。
“菜胆”叶子上铺着的那些小香菇,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把连蒂的干香菇用水发好,然后滚开水烫熟,再铺到菜胆上,最后用菜油和酱油混点玉米淀粉,调个芡汁撒上去就好。
年轻厨师他对“香菇菜胆”这道素菜的评价是:
“两种食材做熟了还是两种食材,味道根本就没混合在一起。就是盘摆得挺好看。”
可刘佳他暂时也没想出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唯一的灵感就是“也许可以用烫香菇的水来烫小塘菜?”。
因为这道菜肴在大多厨师的出品标准里,本来就是把两种食材给摆在一起,然后就如此上桌罢了。在“菜胆”上摆些香菇,不过是为了让便宜的“小塘菜”也有机会上正经酒席。
正经的酒席上一道“香菇菜胆”,视觉效果总比一碟炒青菜要好嘛。说白了这“香菇菜胆”是一道“档次菜”,而不是一道“口味菜”。
吃过了一荤一素,刘佳他决定要吃点配饭的菜肴。不然这碗米饭送上来了这么久,他还没动过一筷子,不说米饭自己会不会因为被无视而伤心,饭放久了口感也不好啦。
用来配饭的菜肴,眼前最合适的莫过于这道“咕噜牛肉”啦。
这所谓的“咕噜牛肉”,是用海州名菜“咕噜肉”的配菜食材来炒制牛肉。
说到“咕噜肉”这个名字,也许有些人一时半会反映不过来。可要是说成“酸甜排骨”,相信刚才不明就里的人现在也能一目了然吧。
刘佳先夹了一片薄薄的牛肉片,送进嘴一咬,从肉的咬劲感觉起来,这牛肉应该是用淀粉揉制的牛腿肉。然后他再夹了一筷子,这回一次就夹起了牛肉片、菠萝片、洋葱片以及红辣椒片。
把这些配菜一起送进嘴,然后扒上一大口饭,再细细地咀嚼品尝着那酸甜的口感及滋味。对刘佳来说,这种熟悉的味道最是能让他胃口大开。
他非常喜欢这种同时具备酸甜咸三种味道的菜肴。可若是非要让刘佳他找缺点,倒也有:
“菠萝是新鲜的,不是罐头货,味道稍微酸了一点。”
新鲜的菠萝要完全长熟,然后再用来当成下厨的食材,算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但要是用罐头装的“糖水菠萝”,就随时都能弄到酸甜可口的菠萝当食材。
旋转餐厅的管理者大概觉得自己这店有点档次,所以在食材上尽量追求新鲜,而没选用罐头货。这大概也是旋转餐厅的特色之一吧。
“咕噜牛肉”这道菜,是用少量油经大火爆炒完成的。从食材的色泽看来,这里厨师的“抛锅”功底明显不错。
“抛锅”在某些地方称为“颠锅”,也有些地方称为“甩锅”。这纯粹就是对行内某种通用手艺,各地都有当地约定俗成的称呼。要不就是几个朋友之间说惯了某个称呼以后,懒得特意去改口而已。如果某人一口咬定其中某个称呼才正确,其余称呼都错了。那这个某人不过就是颗一直埋在土里没见过世面的土豆,或是坐在井底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癞蛤蟆。
“咕噜牛肉”这道菜肴里用到的食材,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还有一味青辣椒片。青红两种“辣椒”其实都是菜椒,除了菜椒那股特有的“青臭”味,倒是半点辣味都没有。
因为菜椒这种食材,年轻的厨师他忽然来了灵感:
“要是把这两种菜椒换成正经的辣椒,但不能用那些辣味很重的辣椒,不然辣味就会把别的味道盖掉..干脆把菜椒照旧使用,炒这菜的时候再放进一点点辣椒油。辣味只要不比酸甜味重,才能强调酸甜的滋味嘛。”
他自己在意识里模拟了一回,觉得很合适,于是他的私人菜谱里又多了一道菜。
也许会有人注意到,刚才刘佳他在构思的时候,没提及到盐的使用量?
只要不是专门制作甜品甜点这类食物,盐可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啊。即便是甜味较重的菜肴里,顶多注意菜肴里盐的分量,不要使咸味盖过甜味就好。
纯粹甜食以外的任何食品里,只要添加少量盐,就能加强食品里食材本身的天然滋味。当然啦,如果是某些喜欢将甜味与咸味两种口味结合起来的人,连甜食里也能加一点点盐。
举个例子,某些人吃西瓜时,喜欢在西瓜果肉上撒一点点盐。盐与西瓜果肉结合以后,会产生什么化学或生物学的效果,在这里笔者不特意多说。但撒少量盐,的确能使西瓜滋味变得更甜。
这种事情可不是笔者的虚构,在现实中某些国家和地区,这是实际存在的饮食习惯。
对于某些号称“甜咸对立”的人,在刘佳他看来,说这种话的人如果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在借机瞎起哄。只要是稍微懂点厨艺的人,就会知道甜味与咸味两种口味里,彼此之间可是能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
还是那句老话“调味料的分量才最关键,想吃哪种味道,就多加调味料”。
“大哥哥--”
坐在对面的凯丽。休斯,忽然拖长了话音,用一种貌似撒娇的语气呼唤着刘佳。
“干嘛?”
正眯着眼模拟着新菜肴的刘佳睁大眼睛,见对面小女孩正瞪着他。
天才小公主她很关心对方:
“大哥哥你怎么吃着饭忽然打起瞌睡了呢?昨天晚上没有好好休息吗?”
刘佳还以为小凯丽想说什么,结果听起来只是问候语,便随口答了句:
“没有啦,我刚才正想事情来着。”
“正吃着饭会想到什么事情啊?想起大姐姐了吗?现在陪着你的是凯丽喔,这种做法太过分了吧。”
话说到最后,小女孩她貌似很不满地噘起了嘴。
“我是在想做菜的事情啦。”
刘佳考虑了一下,决定把自己的这种“特异功能”,或说是“特长”告诉对面的天才小公主。
听“大哥哥”诉说完以后,天才小女孩很无所谓地应了句:
“原来是这种事啊?理论上是存在的啦。”
刘佳很惊讶地“咦??”了一声:
“你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吗?”
“有什么值得凯丽奇怪的地方啊?不过就是把自己记忆里的经验给反复叠加起来嘛。凯丽虽然不懂这么做菜,但可以把好多数学公式给这么心算出来喔。”
“是这样的吗?”
本来是想让对方觉得惊奇,结果刘佳他自己却觉得十分惊奇。
尼德兰的天才小公主脸上的表情,仿佛象在说着家常话一样,可内容却一点也不家常:
“没什么好奇怪的嘛,只要是智商数值跟凯丽差不多的人,基本都可以做到这种事情啦。其实运算过程根本就可以省略掉,把每一步演算过程都列出来,基本根本就是多余的,这种事情下意识一想就能推理出来了嘛。不过加上运算过程,倒是可以确保下意识推理出的结果完全正确啦。”
“呃..我似乎听懂了..”
“应该能听懂吧?人家已经尽量挑着容易懂的话来说啦。”
想通了凯丽。休斯的话,刘佳忽然觉得喜出望外:
“这么说来,也许我的智商数没有原来想象中那么低?也许我真的不比你..笨多少?可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差得要命呢?”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