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89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17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89

在己方攻势受阻,连阵势也开始出现散乱的时候,小白龙将军毅然下令,命令己方军人尽量后撤。

然后他自己却手提钢杆长枪,独自一人徒步冲上了最前线。

小白龙将军他挥舞着手里的钢杆长枪,连续挑飞了十多个铁滚筒。数量虽然不算多,但却是冲向他那些铁滚筒的总数。

即便不是专业练武的人眼里看来,也很轻易就能发现小白龙将军他天生的神力。

这位帅气无敌的白面小将军神威一发,结果自然是己方的士气大振啦。至于那些叛乱外族么,把威力最大的铁滚筒都投完了,却完全没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后来自然是一败涂地啦。

这场战斗本来就是大获全胜,除了少数战死的的军人以外,并没有多少悲剧色彩。但落到了剧本创作者的手里,却将那位神勇的小白龙将军,从原本的英勇无敌,改写成了一位悲剧且有点脑残的“英雄”人物。

在那些传统的戏目里,小白龙将军他连续挑飞了百多个铁滚筒,然后便力竭。接下来,他就被接下来的铁滚筒给压死了。

好好的一场完全胜利,就为了那所谓“悲剧英雄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戏剧效果,变成了小将军无厘头战死沙场。

兰氏夫妇却很清楚这剧本所对应的史实,所以在他们自己演出的时候,便将史实结局给大至还原了出来。

他们在还原史实结局的前提下,更是将小白龙将军动作戏的表演效果,即挑飞十多个铁滚筒的场面给加强了。

为了不受同行非议,他们干脆将戏目的名字给改了。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小白龙枪挑铁滚筒》。

生活在孤儿福利院的孩子们,对具体的戏目可没太多讲究。要是有打戏可看,当然比看无聊的文戏要好,当然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啦。

这次表演结束以后,福利院的院长挽留了兰氏夫妇剧团一行人。双方先是与孩子们一同吃过午饭,然后又商量了一些收养孤儿的事项,才送这些举办慰问演出的人离开。

兰先生在福利院大门不远处,看到了几个院里的孩子正在玩着,因为一时好奇便多看了几眼。

为首的一个男孩子,让其余的孩子站到假山沙堆的高处,然后从上方推下几个塑料桶。这个男孩子自己手里拿着一根扫把,用扫把模仿着刚才看到的“枪挑铁滚筒”表演。

小孩子打闹着玩,本来是入不了职业演员的法眼啦。但兰先生他却很意外地发现,为首的这个男孩子不是单纯在用臂力挥舞扫把,这孩子他居然懂得用腰部发力抖动着扫把。

这男孩子不但懂得抖长杆兵器时要用腰力,连脚下的步子也很灵活。但他每一次用腰部发力的时候,脚下却能在一瞬间爬紧地面,象脚下生了根似地站得十分牢固。

他身体的每一次发力,都能让内行人看出,这孩子他身体的筋骨很好,是天生的健壮好身体。

从这男孩子的动作上看,他根本就不懂得搏击技术。象这种能够无师自通地使用自己身体的人,可以算得上是一根好苗子,天赋优越的好苗子。

这个男孩子姓龙,因为婴儿时段的哭声特别响亮,所以院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嚎”。

这个名叫龙嚎的男孩子,就是后来的大明星龙豪。

既然现身在孤儿福利院,自然表示龙豪他也是一名孤儿。

他从小就被送到了孤儿福利院,除了自己的姓氏是“龙”以外,其余往事据他自己说一概不清楚。

他被兰氏夫妇收养的时候刚好十岁,被收养的主要原因,倒是因为他那身适合练武的好筋骨。

日后他并没向旁人提及过去在福利院的生活,他的戏迷影迷们大多都只知道被修改过的“真相”。那“真相”即是龙豪他是被父母送到兰家当徒弟。

被兰氏夫妇收养以后,他的姓氏“龙”并没有变。原本名字里的“嚎”字则保留了读音,却将那“口”字旁给去掉了。

这是因为,师母说现在这“豪”字,比“嚎”字更显得有男子汉气魄。

从收养了龙豪开始,兰氏夫妇在后来十年间,断断续续收养了好多男孩子,其中不少都成了他们的徒弟。

从这些孩子的名字上看来,兰氏夫妇对这些孩子有些一视同仁的意思。

孩子本来的姓氏一律保持不变,只有那些不知道本来姓氏的孩子,才会跟着师父师母的姓氏。

如果孩子本来有名字,则尽量保持原有的名字。如果名字是双字,则取其中一个字。这些孩子的名字中第二个字,统一改成了个“子”字。

据说这是一个象征,表示这些孩子都是他们夫妻亲生的儿“子”。

现在的龙豪,如果他要在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上签名,则一律是签“龙子豪”。

兰氏夫妇断断续续地收养着彼此投缘的孩子,身为大师兄的龙子豪,接下来渐渐多了如陆子光、钱子义等师弟。

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排行,却不是看入门的先后次序,而是按年龄来划分。

龙子豪他其实最与师父兰先生投缘。从小龙豪他的行为处事作风,就与兰先生年轻时很象,两人都是一副多情种子的作风。

但兰先生他在爱上了自己的师妹以后,就没再象以前那么浪荡。而龙子豪呢?他却是一直见一个就爱一个,过段时间一旦激情消退,接下来便与对方分手。

他这种脾气作风,给养父母兼师父师母惹了不少麻烦。兰先生在数次管教无效的情况下,决定改用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引导方式。

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说自己这个大徒弟:

“如果你真是改不掉这种狗熊掰棒子的脾气,好歹你跟人家姑娘分手的时候,得让你自己扮演一下坏人好不好?不然让人家姑娘觉得分手是她自己的错,这也太没风度,也太伤人家姑娘的心啊。”

直到龙子豪起了个艺名“龙豪”后好多年,他一直都把师父这番话牢记在心,且还真的是一直身体力行着。

直到在收养了龙子豪后的第八年,也就是龙子豪十八岁的时候,兰夫人终于为丈夫生下了个女儿。

也就是在这一年,龙子豪正式带着他那一伙师弟,到省会海州谋求事业发展。

因为师父师母现在的生活重心,都放到了刚出生的小师妹身上。师父师母原本的表演事业早就被丢到一边,一伙年轻人可不能在家里坐吃山空啊。

反正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也不错,只要这这伙半大小子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根本就不用他们特意赚钱回来养家。

少了这一大群能吃穷任何家庭的半大小子,兰氏夫妇以前积攒下来的钱,足够养到自己女儿成年啦。

兰氏夫妇给自己的独生女取名“凤绫”,词意自然是取自“凤毛菱角”啦。

虽然那伙半大小子基本都离开了家,被龙豪带到海州闯天下去了,但他们还是经常会回师父师母家探亲啦。毕竟这儿基本就是他们的老家,除了要喊养父母作“师父师母”以外,跟一般的家庭相比,其实也没多大区别。

一开始工作条件不好的时候,在经济方面,龙豪他们自然是有心而无力。但自从有了第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起,除了在回去探亲时偶尔会多带回一笔钱,这伙半大小子基本都保持着一个月给“老家”寄一次钱。

而龙子豪他自己更是每次在回“老家”的时候,都要特意为小师妹送上一份重礼。

他是兰氏夫妇最早收养的孩子,对师父师母之间的亲情,自然也是最浓烈的那个。

当要对外宣布新的艺名,要将师母给他起的名字“改为”龙豪那时候,他也是事先向家里两老请示过,才正经下的决定。

对待那个比自己小了将近二十岁的小师妹,他更是把兰凤绫当成了亲生妹妹。

后来在龙豪的反复主动请求下,兰氏夫妇正式举办了一次行内的传统仪式。在这仪式上,龙豪在师父师母面前,正式与兰凤绫结拜成了义兄妹。

虽然说是结拜,还不如说是龙豪他想让两老放心,好让师父师母放下对未来的某种莫名担忧。因为这时候兰凤绫才几岁而已,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结拜”。

倒是龙豪他当时已经是全国屈指一数的大明星,“结拜”这种事情意味着什么,他自己可是一清二楚的。

象他这种知道自己过去身世的养子,在成年后还愿意往养父母寄生活费,完全就属于知恩图报的好人。

社会上有一些正经被收养的孩子,当这类人了解到自己是被收养的孤儿以后。只要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多数会选择与过去做出一个了断。

只有极少数人会象龙豪他这样,居然还主动保持着与养父母的关系。

与大多数老来得子的情况差不多,兰凤绫她从小就被双亲百般宠爱着。加上后来还多了个由于时常不在身边,所以只好靠送贵重礼物来弥补亲情不足的大师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