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不是隋炀帝承包的,而是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吴国君王夫差就揽下这个活路了。Www.Pinwenba.Com 吧
可是,夫差倒腾此活路纯粹是以战争为主要目的的,由于当时的环境所限,夫差修了170公里就被越国突袭而身亡,工程从此搁置。
不过,夫差为了打败敌人而作为水上运输物资的运河雏形却发挥作用已经一千多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隋炀帝竟然破天荒地接过夫差的接力棒,誓死把南北问题沟通好。
地球人都知道,做大工程的没招到工人,是很棘手的事情。
好吧,老大下命令了,四肢爬地也要玩命地干。
于是,征集民夫的任务下发到了各级各类部门。
谁会愿意去支持大隋帝国建设呢?当然,官大爷们并不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你宣传国家政策,那就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抓人。
一天给你吃个半饱,为防逃跑,那好,把桐油拌到饭里给你吃,让你一泄千里。
公元605年,京杭大运河工程队正式成立,隋炀帝任总指挥,皇甫仪任副总指挥,施工人数多达一百万。
当时,全国人数达到五千万人,而隋炀帝的工程队人数占到百分之二,我想这也是世界之最吧。
施工开始了,最先开凿的是通济渠,从洛阳西引水进入黄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为了风景这边独好,还种上了柳树。
公元608年,总指挥杨广命令开凿永济渠,自此,北方的工程基本完工。
公元610年,贪玩的杨广来到绍兴,一看只能坐马车去杭州,不行,一个字:挖,于是这条运河又延伸了八百里。
杨广修筑运河,死了将近百万人,两岸白骨累累。
更为奇葩的是,杨广不但不安抚死者家属,而且自顾自地去游山玩水,真是癞蛤蟆生蝎子,一个更比一个毒。
挖好了运河,杨广决定利用运河运兵去教训高句丽了,此举遭到部分人的反时,但对于杨广来说,无疑是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俗话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能平平安安,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看来,杨广他不是。
于是乎,杨广PK高句丽的对抗赛打响了。
先出兵的是高元(高句丽国王),这厮深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手段,但是在杨广看来这厮却是给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木炭你就造炮弹。
此时的杨广先做了一番军事动员:高元小儿不听我的话了,为了我国的威严,谁取得高元小儿的首级,谁能升官发财。
杨广许下的诺言,自然会有部分人愿意参军,加之连哄带骗捉拿拐尽数使出,一下子聚集了30万人的水路大军,任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大元帅。
杨广看着浩浩荡荡的30万大军,心里呵呵一笑:“高元小儿,你就是那沸水锅里煮着的螃蟹,横行不到几时了。”
但是,高元已经进攻到了辽西,这是杨广最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他意想不到的。
杨广的此次出征可以用屋漏偏遭连阴雨来形容。
公元598年6月,杨谅率领的大军迟缓走出临渝关,六月的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飘泼大雨,挡住了大军前进的方向。
杨谅站在大军中间,看到的是最令人沮丧的场景。
士兵们打摆子了,这是雪上加霜的事儿,战斗力全无。
大军跌跌撞撞来到辽西,大军已经大量减员,剩下十分之一的士兵,如果硬着头皮前去迎战,那就只有被包饺子的份。
看来,这是死胡同里拦住了驴,看你往那里跑。
收兵才是万全之策。
那就收兵吧,命比面子重要。
杨广以不战而败结束了对高句丽的进攻。
杨广总是咽不下这口气,想方设法一定要给高句丽一点颜色看看。
如果说高句丽只是鱼缸里的金鱼,掀不起大风大浪,那么就应该来拜杨广为大哥,可是高元就不买这个帐。
由于杨广出兵征讨时,好像是玻璃瓶装开水,三分钟的热乎劲儿,到最后还是灰溜溜滚回了长安,高元更加坚定了与杨广长期对抗的信心。
但是,爱闹腾的杨广同志偏不信邪,注定要与高元捆绑下半生的。
看样子,杨广的生意得做下去,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男人做吧做吧不是罪。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高元的后院起火了,原因是一直不被高元看成人的百济和新罗来和杨广做朋友了。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苍蝇和屎克郎都可以做朋友,何况是名声不太好的杨广呢?
来吧来吧,天下一家,只要不是人渣,把高元小子砸成豆腐渣,达句话成为了杨广,百济和新罗三个领导人的共同宣言。
历史的年轮滚到公元612年,杨广亲自带领军队进攻高句丽。
整整五年了,杨广已经挖好了运河,准备得很充分。
杨广会旗开得胜吗?
老李我在国内一直关注着,盼着,盼着,盼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个坏消息,杨广的大军又败了。
原本,杨广大军走得非常顺利,不多久就抵达辽西,与高句丽军队打了一场艰苦的遭遇战。
由于杨广用兵得当,歼灭敌人一万多,是值得庆贺的。
占领辽西不费吹灰之力,那么辽东也是囊中之物了。
杨广表现出了像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的精神,大摇大摆地走街过巷,对投降的敌军不管不顾,喝酒的照样喝酒,玩女人的照样玩女人。
敌军却耍起了无赖,等到杨广去攻打另一个城市,被占领城市的敌军又重新拿起武器断你后路,跟你玩起了地下游击战。
杨广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战略退却是不可能了,只好往前进了。
即使人不能有到了山顶想上天的想法,也不要做偶尔性的停滞不前,那样对于舜息万变的战场来说,是一个致命伤。
杨广是人不是神,犯了面对的是狼不是羊该如何区分的糊涂劲。
杨广犯的糊涂是:老大不发话,小弟也下马。
他的手下中了高句丽耍无赖下套,诱敌深入,杨广的另一支部队却被假装投降而后又反抗的高句丽守军拖住了后腿。
这位小弟叫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他原本是我的同事,一起当过千牛备身,后来各自成家,各自发展自己的事业,他跟杨广去国外打仗,我却留在了国内。
来护儿此次以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出征高句丽,实属根正苗红。
到了距离平壤60公里的地方,来护儿和高元相遇了。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看你的了。
别看高句丽是个小国家,个个都被洗脑了:杨广是侵略者,我们要保家卫国。
只见高句丽军队列阵数十里,连隋朝大军看了都心惊胆颤。
来护儿为了稳定军心,微笑着做起了思想工作。
来护儿的话讲的掷地有声而且饶有趣味:“我还认为高元这小子有什么三头六臂,采取的是‘自我三光政策’呢?没料到搞了这么大的排场这么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是鸡请黄鼠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了,他们今天来送死,就当我们吃一顿丰盛的饺子。”
事实摆在眼前,高元有个老弟叫高建的,长得五大三粗,遇事不认输,属于黑帮里喜欢玩砍刀的老二,这次高建只带了几百人来进攻,他们称为敢死队,真是拿鸡蛋碰石头,只要你敢死我就敢埋。
来护儿命武贲郎将费青奴迎战,硬碰硬,针尖对麦芒,最终高建被费青奴砍下了马来。
小小的胜利,激起了来护儿的尿意。
这场仗打得越来越懒越不可思议了。
来护儿收拾好家伙,势必趁胜追击,挑选精锐甲士4万人,直趋平壤城下。
但是,高元的平壤守军主动撤出城了。
然而,来护儿的士兵们却犯了一个错误:忙于掠夺,疏于防范。
做着有命抢钱,没命花钱的事儿,哪里都有。
将领应该知道,战场上有个词语叫:杀回回马枪。
晚了,一切都晚了。
来护儿的四万精兵简直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顾得了这头丟那头。
然而更加悲催的事儿在等着一群纪律松散,四处抢劫的隋兵。
他们现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处与极度的恐惧中,死之前最兵见到的是黑压压的杀回来的高句丽军队。
天下哪有半夜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的主儿,来护儿的四万精兵为他们尽想发财的梦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个个带着富翁梦走向了黄泉路。
除了来护儿的这支队伍,还有一支队伍,是宇文述率领的陆路大军,他的上司杨广听到来护儿损兵折将的消息后,特别命令他绕开辽东城。
因为辽东城的高句丽人听到平壤失而复得,鼓舞了士气,妇女儿童,同仇敌忾,妇女不爱红妆爱武装,儿童不爱玩山爱板砖。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是时候采取措施了。
宇文述,字伯通,鲜卑族,代郡武川人,他得到的行军指令是绕开辽东城,向鸭绿江挺进。
指令是正确的,操作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指令是绣花枕头,外头好看里边空。
挺进鸭绿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千里奔袭,就得轻装上路,最后的结果是锅碗瓢盆一律丢下,抛弃粮食,唯一的家伙是马匹和砍刀,行军打仗一团糟。
不知什么时候,隋军丢弃粮食的消息传到了高句丽军队的统帅层,他们觉得这是赶走侵略者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肉不吃,全吃白菜。
宇文述的陆路大军在行军途中,出现了意料之中的事儿,缺水断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宇文述的队伍却兵马先动,丢掉粮食。
唯有这句话才能形容宇文述的荒唐与糊涂:反其道而行之。
高句丽军队又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敌疲我扰,不断拖延时间,宇文述走了好久都不到鸭绿江。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宇文述只好硬着头皮与高句丽进行决战,没想到一日之内宇文述取得了七次胜利,才得以空隙在距离平壤城三十里地安营扎寨。
然而,宇文述还未休息足够,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莫名其妙地有人前来投降,这个人是乙支文德,确切地说,是来诈降。
诈降是一个技术活,是一个表演活儿,演得逼真你就活命,演砸了你就脑袋开花。
如果你最后对着敌人能够说:对不起,我是卧底。
恭喜你,你成功了,你活命了,而且还站在领奖台上,感谢父母,感谢TV,感谢所有爱你的人。
乙支文德出生于朝鲜半岛平壤石多山,虽然没学过什么兵法,却对诱敌之策非常娴熟。
此次诈降非他莫属,他的任务是诈降后,故意生擒高元献给宇文述,他就臣服于隋朝,当自己的土霸王。
但是,必须有个不可商量的先决条件:宇文述先撤军。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然而,宇文述的脑子此时不知是被驴踢了,还是麻辣烫了,竟然信以为真。
这叫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士兵们精疲力尽了,撤军吧,宇文述受不了这种深陷泥潭的生活。
死亡之神来了,悄悄地来了,挥一挥匕首,留下一堆堆白骨。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