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2018-04-15 作者: 杨胜章2009
第14章

我现在姑且叫韩大虫老韩吧,毕竟共事多年,这样叫法比较亲切。Www.Pinwenba.Com 吧

老韩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不久北周被隋朝所取代,而老韩不像某些非常忠诚的大将,誓死不跟随杨坚,其结果是你敢死,杨坚就敢埋。

杨坚手下聚集了这些前朝大将,自然先好吃好喝地招待,不然谁能够死心塌地跟你去打仗?

唯有低调,才有好报。

从他谦让贺若弼成为平陈第一功臣可以看出,老韩还是比较狡猾的,我收拾不了你,自然有人收拾你,这是棉花树上结了个大板栗,属他贺若弼最硬,但是总有人最喜欢吃板栗。

当他看到贺若弼被削去爵位的时候心里不免总结出:“你看咱读书的和不读书的相比,咱的素质就是高,咱的形象就是比你高大。”

老韩最终生病而死,享年五十五岁,算是没犯过错误的好同志,算是善终的好男儿,他在老李我的记事本里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作为大将最大的贡献是死后,自己积累的基本军事理论,能够给予后世人尽其所用,老韩生前教出了一个三好学生,这个三好学生在此后的几十年叫得当当响,也是我革命道路上的好兄弟。

他就是我的本家人李靖。

李靖暂且不表,因为他不是和隋朝开国四大名将同一个时代的人,以后我要慢慢水煮李靖,先看看高颎何许人吧。

高颎,河北省景县人。

河北省和山东省这时候容易出现很多英雄豪杰,高颎算是生对了地方。

据说,高颎出生的地方有两棵树,一棵是柳树,另一棵还是柳树,两棵柳树高约百尺,千万条柔韧芊芊的柳枝披散垂下,犹如少女轻抚琴弦,人们看了纷纷赞叹:“好风水,此等人家定能出现达官显贵之人。”

说到风水,其实是骗人的,但是骗人要骗得不留痕迹水到渠成顺其自然,那就是真理了。

高颎不蒸馒头争口气,果然应了很多看过他家的风水师的话,打小就聪明伶俐,善于诵读佛经,偶尔写点诗词歌赋。

十七岁那年的天空,是属于高颎的。

高颎十七岁参加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由于年轻有为,得过不少奖赏,他成了张飞卖铁,人强货硬的主儿。

成为战争新闻的原素材必须要有几个基本条件:要么战死;要么年纪小。

出门被狗咬,出名要趁早,小小年纪的高颎成为了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座上宾。

尤其是当时还在扮演三流角色死跑龙套的杨坚,他觉得:如果高颎不为自己所用,我就像鸟儿没了翅膀,悟空没了金箍棒。

杨坚通过其他人转达了自己想要高颎作为自己参谋的意思。

经过中间人的拉拢和无数次饭局的狂轰滥炸,高颎最终投到杨坚门下。

其实,高颎投入杨坚门下犹如一次大赌局,赌注是项上人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