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不务正业明

2018-04-15 作者: 文木
第87章 不务正业明

宣传委员应该是搞宣传报道的,每天写写文章,歌颂一下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或记录领导的重要活动,但现在报社发稿已经变了味道,发稿不再看你稿子的质量如何,而是看你的关系怎样。Www.Pinwenba.Com 吧只要有关系,什么样的稿子都可以发。质量好的可以直接发,一般的,稍事修改可以发,质量差的,经过加工修正,也可以发。这样一来,宣传委员的作用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他的所有的工作由办公室秘书捎带也就完成了。乡镇不缺人手,每天都有无所事事的人出出进进,中午吃饭的时候,去饭店看一看,人员更多,但出类拔萃的能独当一面的有用之才,还是凤毛麟角,很难得到。像曲生这样能文能武,能说会唱,老实本分,诚实能干的人,就更是少见了。因此,领导有什么急难险重任务,首当其冲地成为首选人员。

那一年全县乡镇兴起了浮夸风,有个叫木耳镇的乡镇尤甚。他们种了八百亩黄烟,号称一万亩,种了六百亩大棚韭菜,称一万亩,栽了一千亩风水梨,称一万亩,种了四百亩旱藕,称一万亩,栽了两千亩丰产林,称一万亩,栽了九百亩脱毒地瓜,称一万亩,栽了三千亩板栗,称一万亩,栽了两千亩地边金银花,称一万亩,还有万亩小麦,万亩防护林,一个耕地面积只有六万亩的乡镇,硬是吹出来了十个一万亩。可县里的领导还就信了,并在木耳镇召开了全县的现场会,对于该镇十个万亩项目分别进行了参观学习,领导还作了精彩的点评。这样一来,其他乡镇坐不住了,特别是双台镇,历来各项工作都是全县排头兵的重点镇,却被木耳一个工作一直全县垫底的落后镇抢了风头,书记镇长脸面上过不去。于是,经过多次开会商量和外出参观学习,最后确定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奋斗目标,在全镇组织种植了三万多亩小拱棚西瓜(对外号称五万亩),可西瓜种出来了,却找不到销售客户。眼看西瓜就要烂在地里,瓜农心急如焚,镇主要领导忧心忡忡,一但处理不好,将带来很大的社会隐患。经过多次开会商量,成立西瓜销售公司,帮助瓜农解决后顾之忧是燃眉之急。曲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事务比较熟悉,再加上他家祖辈都是菜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赶集卖菜,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经验,首当其冲地被推举为西瓜销售贸易公司的经理。曲生当经理,统战委员由升当副经理,辛又宝当出纳兼会计,还配备了几名工作人员。

曲生是个事业型人才,公司成立以后,他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作,把家里事物交给由经理和辛又宝,他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出去联系客户,寻找市场。临行前,他还没忘了去找明立交谈交谈,因为曲生知道,明立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尽管在生意上不如自己有功底,但对于管理公司和人员上,他还是很有见地的。

曲生去的时候,明立刚回家。看来又喝大了,满身酒气。见曲生来了,笑了笑,摆摆手说:“来,大哥,进屋。”

曲生坐下了,亟不可待地问:“明镇长,你说让我办西瓜销售公司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了,我想干还干不上呢。”明立说。

“那你说说人员怎么管理,业务怎么开展吧。”

“很简单。”明立胸有成竹地说,“人员好管理,各负其责。你跑外,全国各地联系客户,由委员守家,管理人员。”

“公司财务难管理啊,我跑外,由委员又是个溜沟子的玩意,就知道吃喝,万一把钱都花光了怎么办?”

“你傻吗?”明立瞪大了眼说,“他管钱,但不能花钱,你花钱。”

“我怕财务管理不好,钱都是我花的,将来有人追究起来,不好说啊。”

“你只要别摸钱的边,永远出不了事。”明立说。

曲生陷入了沉思,出外办业务,不可能不摸钱的边啊。这时,明立又说:“我也办了个农用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开业,在饭店里喝了庆祝酒。”

曲生有些奇怪,问:“没听主要领导说过啊,你自己成立的吗?”

“几个人合伙。”明立说,“股份有限公司嘛,弄着玩呗,现在不都时兴开公司嘛,挣钱不挣钱的,也赶赶时髦。”

原来,曲生成立了西瓜公司以后,明立觉着开公司是个挣钱的机会,就组织了几个人自告奋勇地成立了一个农用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他任经理,他所包的工作区全体人员每人集资两千元当股份,有几个家底比较厚的还有多入股的。股金按年利率百分之十支付利息,公司盈利按照股金多少分股。明立除了工作区八个工作人员作为股民外,还招贤纳士,从社会上吸纳了五万余元的股金,聘用了一名有经济头脑和经商经验的个体户当常务副经理。

公司成立以后,业务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那个聘任的常务副经理英志高不但天天忙忙活活,而且经常信誓旦旦地大谈公司未来。明立听到后异常开心。英经理还隔三差五地去给明立汇报工作成就,每次汇报完工作都要请明立到高级饭店吃喝一顿。明立感觉这样有些浪费,因为毕竟公司刚刚起步,能否盈利还是个未知数,可英经理却说:“明镇长您放心,我心中绝对有数。有句俗话说:吃不疼,喝不疼,算计不到就受穷。我们现在刚起步,更不能让别人在吃喝上看出我们小气来。那样人家会说,连吃喝都算计的公司,肯定不会有大出息。现在我们大方点,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明立虽然对英经理的话有些怀疑,可仔细琢磨,也不无道理,也就不再细问了,一切事物都由英经理全权受理。

两个人都成立了公司,不过,他们不知道,当官的去经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许多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