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终于分开。
我却惊讶得手中的摄像机,差点儿掉下。
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而秦淮河上,却蓦然响起了一歇喝彩和掌声;乘着激越,更多的游客挤了过来,不时响起善意的笑语:“美女,站累没有哇?咱俩换换如何?”
“帅哥,我们注意你好久啦,你可不怜香惜玉哦。”
“大爷,行行好,挤一挤,让我们也瞧瞧嘛。”
一个胳膊肘也在轻轻触我。
回头,二个年轻的背包族,二张汗涔涔的脸蛋,各自握着线条流畅的手机,正笑盈盈的看着我:“您好!阿姨,可不可以?”
我忙举着摄像机倒退而出。
一面悻悻儿嗔怪。
“同学,不敢当不敢当,我离阿姨还远着呢,谢谢看走了眼儿。”
好不容易挤出了拱桥,我竭力保持着平衡,顺着人流到了街上。六车道的大街,宽泛笔直,斑斓如梦,一河青春,一河欢喧。
我踮起脚尖眺望。
后面,一色金碧辉煌的商店,联袂蜿蜒。
右侧,夫子庙巍然屹立,人潮人涌。
可是最刺眼的,却是挡在庙侧的售票亭;售票亭外,一溜儿摆着十几辆满铺鲜黄绸缎的人力车;全身着鲜黄力夫服的年轻车夫们,靠着车架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游客坐上去。
车夫便满面微笑,脚下生风。
随着一声韵味极浓的么喝:“客官坐好,小的走啦!”余音绕梁,飞奔而去。仿佛那些古雅的岁月悠然重现,于21世纪的喧哗中,引得路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
正前方。
灯亮如昼。
游人驻足。
高大的牌坊雕梁画栋,坊后一道不绣钢伸缩门作张开状;其后是做工精致庞大的露天水台,水平如镜,波光敛滟。
两边呢?
则是宽高各5米的警言牌。
刻意用中国绘画“留白”手法营造出的大幅空间,拱托出最里面飞檐挑角的牌楼,顶天立地,灯火辉煌,正气概然。
啊哈哈!
这是中国古代科举博物馆——秦淮河畔有名的“江南贡院”哦。
我情不自禁趋身上前,欲细看了愿。
可是,标着“售票处”灯火通明的售票房,却又丌然出现,准确地打击了我和众多游客的好奇心,立竿见影的撵走了无数个风尘仆仆渴望的身影。
是的。
不愉快中,我和游人一起,转身离开,继续缓行。
利用自己祖宗和祖宗建筑大肆敛财,如此铜绣薰天,不进也罢。
但是,我频频回首,欲罢不能,想想古时多少寒门学子,凿壁偷光,悬梁刺骨;想想当今国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八般武艺都用上的艰辛。
我越加感到文化知识的重要。
人文社会的开明。
公正公平的神圣……
左侧,人影重重之外,便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透过重重人头望过,三根高高的木杆骄傲耸立,各挑着九颗椭圆型红灯笼;一面庞大的“秦淮河酒家”杏黄酒旗,与它们遥相呼应,勾勒着那令人感叹温馨隽永的意境。
红灯笼与大酒旗隔河对称。
枕着巨幅平展的深蓝夜色。
而河畔树林木间的红灯笼,又恰似一串串染色的省略号。
让人不能不诗兴大发,随口吟哦。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或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紧邻高耸的旗杆,是一长方大型精心雕制的龙壁。
那龙(壁)全身鲜黄,凹凸有致,龙眼凛凛,龙须飘飘,龙甲森森,龙爪赫赫,被隐藏在顶沿的无影灯照着,通体明亮,
鲜黄得铭心刻骨。
逼真得心惊胆战。
体大得伸手可触。
离得多远都可以看见,所以,我敢说,这是我在24个春秋里,所看到的最大雕龙;也许,还是今夜游客们所看到的最大亮点,最深刻的人造景观……
我相信。
秦淮千年水悠悠。
龙壁,却不常有。
因此,我有权利怀疑,这雕龙大壁是否太过夸张奢华?风头盖过了秦淮河的兴衰悲欢,红尘烟雨……我猜测,这或许是殚精竭虑的管理者们,当初所没料想到的?
举目环视。
情景交溶。
唯有这巨大的龙壁,总给我画蛇添足之感。
迷惑之间,喝彩声,掌声与拍摄声齐飞,夜水共长天一色。原来,那巨大的雕龙突然活动起来了;但见它,瞪眼,飞须,扭腰,舞爪,摔尾。
吞云吐雾。
扬眉吐气。
活龙活现,威风凛凛,直弄得一河淮水鲜黄,烈烈腾腾,潇潇洒洒,呼之欲出……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