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童女的过失

2018-04-15 作者: 陈钰
慈童女的过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波罗奈国,国中有一富家子弟,名叫慈童女,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家中的钱财皆已用尽。Www.Pinwenba.Com 吧慈童女只得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以此供养母亲,维持生计。起先,慈童女卖柴每日只有两个钱币,后来生意好一点,可卖四个钱币,他把钱全部交给母亲,供她生活。过了一段日子,他卖柴可得八个钱币,也都交给母亲。由于他的柴火好烧,人们十分相信他,慈童女生意愈做愈好,远近八方的人都来买他的柴,他赚的钱愈来愈多,每天可达十六个钱币。众人见慈童女一副聪明相,人又精干,便劝他说:“你父亲在世时,经常人海采宝,你今天为何不去下海采宝呢?”慈童女听后,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想回家和母亲商量一下。

回家之后,慈童女便试探着问母亲:“我父亲在世时,以什么维持生计呀?”老母说:“你父亲在世时,经常人海采宝,以此为生。”

慈童女听罢趁势又问母亲:“父亲既然可以人海采宝,为什么我今天不可以人海呢!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母亲知道儿子平日十分孝顺,以为儿子不会离开自己去出海的,也半真半假地说:“你也可以去呀。”慈童女听母亲这句话,以为母亲同意自己人海,便积极筹划,寻找出海同伴,准备择时人海。等他把一切都安排停当后,便郑重其事的向母亲道别。起先,母亲还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一听他说的话不像戏言,这才觉得事情的严重性,不由大惊失色,一把抱住儿子说:“我只有你一个儿子,怎么能离开你呢?除非我死了,否则我决不放你人海采宝。你可要知道,人海采宝九死一生啊!”儿子回答说:“要不是你前几天亲口答应,我也不会动此脑筋,可你既然说我也可以人海采宝的,怎么能反悔呢?现在我已和别人约好,也不能失信于人。我是非去不可的!”母亲见儿子主意已定,不可更改,便抱住儿子双脚,边哭边说:“我不死,你别想人海。”慈童女心意已决,他惟恐母亲再纠缠不清,会误了出海,便用力从母亲怀中拔出脚来,不小心,弄断了母亲几根头发。母亲见没法挽留儿子,只好由他去。

于是,慈童女就与几个商人一道驾船出海了。他们在海岛上得到许多珍宝,随后,便相约回家。回家的路有水陆两条路可走,大家商量后觉得还是走陆路比较好,便决定从陆路回家。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强盗抢劫财物,要是抓住商人的首领,一切财物就归强盗:如若抓不到商人的首领,首领来讨,即使抢到手的财物,也要物归原主。由于慈童女是这伙商人的头领,为了避免被强盗抓走,慈童女就每天晚上找一个秘密的地方宿营,每天早晨出发时,商人们再把慈童女接回来。不料有一天夜里刮起了狂风,第二天一早商人便急急忙忙地赶路,忘了去接慈童女。

第二天早晨,慈童女醒来,迟迟不见商人来接自己,只好自己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赶路,但他又不认识回家的路,漫无目的地乱走。忽然,他看见一座大山,便顺坡爬了上去。到了山顶,他远远看见一座城池,发出道道彩色的光芒,原来是一座琉璃城。这时他走得又饿又渴,精疲力竭,来到琉璃城城门下,只见四位玉女,手捧如意宝珠,载歌载舞,前来迎接。因此慈童女在这座城里住了四万年,享受着极大的快乐。但时间一长便生了回家的念头,想要离开这里。玉女们苦苦哀求:“你们这些人真是反复无常,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四万年,却在一日之内要离我们而去?”慈童女毫无留恋,辞别玉女走了。

又走了好久,来到一座晶莹发亮的玻璃城,城门口出来八位玉女,手捧如意宝珠,边歌边舞出来迎接他。他在这儿住了八万年,享受了无穷的欢乐。但时间一长,还是感到厌烦,终于也离开了玻璃城。

慈童女又走了很远的路程,来到一座银光闪闪的银城,从城中出来十六位玉女,拿着十六颗如意宝珠,同样以歌舞来迎接他,他在银城住了十六万年,受尽极大的快乐,最后也辞别玉女而去。

慈童女走啊走,来到一座金光闪耀的黄金城。城门口有三十二位玉女,手擎三十二颗如意宝珠,载歌载舞前来迎接,他在那儿住了三十二万年,享受了最大的快乐,最后还是想离开这儿,众玉女都来劝他:“你在以前呆过的地方,都享受了极大的快乐。可再往下走就没什么好地方了。我看你还是不要再走了,就留在这里好了。我们一定会让你过得舒适快乐。”慈童女心想:这些玉女无非是倾慕我,想要叫我留下来,才这样吓我的,向前走一定还有好的去处,便坚决辞别玉女而去了。

又往前走了很久,看见一座青黑色的铁城,他心里感到很奇怪。心想,外面虽然是铁城,里面的城池一定比前面的诸城更好。

便向铁城走近,到了城门下却没有一个人来迎接他,就猜想:城里可能正在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沉醉在极度快乐之中,所以来不及出来迎接我,还是进去看看吧。不料,刚一踏进城门内,门就马上在他身后关上了。只见迎面走来一个头戴火轮的人,看见慈童女进来,二话没说,拿下头上的火轮套在慈童女头上,转身走出铁门。慈童女莫名其妙,可头上的火轮烧得他十分难熬。便问旁边的一个青面獠牙的狱卒:“凭什么让我带上这受苦的玩意,我什么时候可以从中解脱出来呀?”狱卒便说:“你带着这个火轮,要等到别的人海采宝商人从琉璃城、玻璃城、白银城和黄金城那儿过来,到这里代替你受罪时,把这个滚烫的火轮给他们戴上你才可以解脱。

否则你得永远戴着,这个火轮永远不会自己落地的。”慈童女忍着痛苦又问:“我究竟在人间积过何德,造过什么孽才落到这等地步?”

狱卒说:“在人间你曾以每天卖柴的两个钱币供养母亲,所以你在琉璃城得到四颗如意宝珠和四个玉女,享受四万年快乐。后来你用四个钱币供养母亲,所以在玻璃城得到八颗如意宝珠和八个玉女,享受了八万年快乐。后来你用八个钱币供养母亲,所以在白银城得到十六颗如意宝珠,十六位玉女,享受十六万年快乐。最后你用十六个钱币供养母亲,故在黄金城得到三十二颗如意宝珠,三十二位玉女,享受三十二万年的快乐。后来你为了出海,把母亲的头发弄断了几根,所以才有戴火轮之罪,只要有人来代替你,你就可解脱,不然,火轮一直不会落地。”慈童女又问:“在监狱中,像我这样的受苦人还有多少?”狱卒说:“有成百上千,不计其数。”

慈童女听了顿时十分难受,并暗思:我最终仍免不了受罪,不如把所有受苦者的苦难罪孽都集中到我身上,让我一个人来代替大家受罪好了。刚想到这儿,没料到头上的火轮立即落在地上。慈童女十分奇怪,便问狱卒:“你不是说这火轮一旦套上便永远不会脱落,怎么今天这火轮自行落地了呢?”狱卒大怒,就举起铁又猛击慈童女的头部。慈童女一命呜呼,又回到了人间。

根据《杂宝藏经》卷一译写

此故事绘于第7、13、17、34、69、91、100、114、184、198、2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