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檀宁与辟支佛

2018-04-15 作者: 陈钰
散檀宁与辟支佛

从前,舍卫国有五百乞丐,出没在街头讨吃要喝,经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Www.Pinwenba.Com 吧当时佛教初兴,佛祖收有弟子两千五百人,在祗树给孤独园传授佛法。他们常到供养佛僧的施主家去吃斋饭。这五百乞丐也随他们一块去,吃顿饱饭比讨饭好百倍。摸到这个门道后,佛祖到哪个施主家去应供,乞丐就跟着混饭吃。时问一长,乞丐们心想,这样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出家皈依佛门,一来免受饥饿之苦,二来还可超度众生、修道。于是,他们来到孤独园,跪在佛祖面前,请求佛祖收他们为弟子,追随佛祖出家修道。只是出身下贱,请佛祖莫要嫌弃。

佛祖听言,微笑说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的教义。佛门不分等级高低,不分贵贱贫富,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虔心皈依佛门,皆为弟子。”

五百乞丐欢喜无比,个个心诚口服,顶礼膜拜。当即削去须发,立下誓愿,出家修道。他们聆听了佛祖讲经说法,如醍醐灌顶,全都心开意解,刻苦修行,终于修成了阿罗汉果。以后被称为五百罗汉。

乞丐出家,全城议论纷纷,那些出身高贵,有钱有势的施主大为不满,他们虽然信奉佛教,但还没有觉悟。于是大发牢骚说:“那些下贱的乞丐来我家用饭,这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

“对,咱们只供奉佛祖和众僧,不供奉乞丐僧!”一个富商赞同说。

舍卫国太子祗陀当时是最大的施主,斋会非常丰盛,规格也高。一天,他在府中设斋供奉,派人去邀请了佛祖和其他僧人,婉言谢绝五百乞丐僧赴会。佛祖应邀带领弟子去太子府赴供。临走时,对五百乞丐僧说:“今日赴会,我们先走一步,你们先去各处化些饭菜,随后赶到太子府,和我们一块食用。”

修成阿罗汉的五百乞丐运用神力,驾起云雾,分别到四处各化了一钵饭食,来到太子府门前,降下云头,依次进入斋会。他们个个精神焕发,表情肃穆,坐在佛主左右,吃着自己带来的饭食。

太子见此情形,问佛祖:“这是何方来的神仙圣僧,屈驾寒舍,使斋会增色添彩。不过,他们自带饭食,还怕我府中缺粮少食?”

“太子不必介意。”佛祖含笑作答,“他们不是神仙圣僧,而是你不愿邀请的乞丐僧人。为了不让太子为难,我让他们先去四处化缘自带饭食赴会,请施主谅解。”

太子听了大吃一惊,羞悔交集,说:“请佛主恕罪,只怪小人顽固不化,对佛门不尊。今后一定悔改。不过,使我大惑不解的是这五百个最下贱的乞丐,不知前世做了何种善事,今世皈依佛祖,就能修成正果?”

佛祖说:“说来话长,你听我慢慢道来。”

以前波罗奈国有一座大山,山中青松苍翠,寺庙耸立,清雅幽静,有好多仙人在山中居住修行。其中一座寺庙里住着两千位辟支佛。

有一年,天空出了一颗大火星,比太阳还热十倍。不分白天黑夜炙烤着大地,这个国家十二年来未下一滴雨,大地枯死,颗粒无收。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寻生路。山上的辟支佛因此失去了衣食来源,人心惶惶,不能安心修道。

本国有位长者名叫散檀宁,家中财产无数,虔心敬佛。他乐善好施,一年四季在家中准备好衣被饭食,供给来往僧人,山中的辟支佛也常到他家取用所需衣食。现在辟支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经过商议,为了生存,决定下山到散檀宁家中去。众僧来到散檀宁家中,向长老说明了衣食无着求取供养的情况后,散檀宁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两千辟支佛住在家中,精心供奉他们,并跟随他们念佛修行。

过了好多天,一大群逃难的瞎子、聋子、哑巴、瘸子、跛子,足有两千多人,来到散檀宁家讨吃要喝。长者热情接待。又怕他们缺胳膊少腿,出远门逃荒不便,让管家清算了一下仓中粮食,结果还多有积存,于是便将这两千多名残疾人留在家中,也供他们吃喝。这样,长者家中每天有四千人吃饭。散檀宁一家哪里能忙过来,便又请了五百名帮工。

每天劈柴、挑水、淘米、煮饭、炒菜、涮锅……五百名帮工一天忙到晚,做饭手脚不得闲,累得腰酸腿疼。时问一长,一些人暗地埋怨:这些人,一群念佛,一群残疾,成天啥都不干,让我们当祖宗一样伺候,真不合算,个个怨气冲天。这样,饭菜做的也不可口了,开饭也不准时了。可长者一再吩咐,要他们做好饭食,按时开饭。

开饭时,专门有人去唤僧人吃饭。那个专叫人吃饭的人养了一只狗,每天跟主人一起去叫人用饭。天长日久,一到时辰,主人不去,那狗也会跑去对着那群人高声叫唤。以后,到了开饭时问,主人嫌麻烦不去,让狗去叫唤。

辟支佛见狗叫人用饭,明白是帮厨在烦他们,也不好告诉长者,只好一再忍耐着。

有一天清早,辟支佛对散檀宁说:“久旱必有雨,经我观察天象,明日要下场透雨。现在无人耕种的荒地漫山遍野,你今日让众帮工速去播种。”

长者当然对僧人的话言听计从,让帮工带上种子去播种。帮工们本来对辟支佛就有成见,现在胡说八道让他们去种地,定是这些僧人在戏弄他们。天旱多少年,哪里会下雨?但是,还得听长者的吩咐,只得到地里去应付一下。

仓库里的粮食已不多了。长者一心要多种些地,多收些粮食。

叫帮工们把稻子、麦子、糜子等种子撒遍田野。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不久,庄稼全都长出来了。以后,隔几天就下一场透雨,庄稼长得非常旺盛。可是,怪事出现了,该到结穗的时节了,但所有庄稼却结了一个个像小瓢一样的果实。那些帮工们的风凉话又出来了。有的说:“僧人只会念佛,哪会种地?”有的说:“长者又上当受骗了,庄稼结小瓢当粮食吃,连种子都白搭了。”有的说:“长者的粮仓快让他们吃空了。如果今年无收成,怕连长者也得讨饭去……”

长者听了这些话,又亲自到地里查看。心中七上八下直打鼓,忙去问辟支佛,辟支佛安慰道:“长者不用担心,只管让这些帮工们勤除草,施肥,加强管理,到秋天准备好仓库,只管存放粮食。”

散檀宁听后,放下心来,亲自催促帮工去地里干活,细心管理。庄稼秆上结的小瓢长得快要压折枝杆。秋天,将成熟的瓢摘下来,切开一看,里面是成熟的粮食。由于播种面积大,收割后,场里的粮食堆成了山。将长者的粮仓全都装满后,还多出许多。长者便通告天下饥饿之人,前来领取粮食。来者全都满载而归。

五百帮工亲眼看到佛法无边,慈悲为怀,对辟支佛肃然起敬。

听了僧人的讲经说法,对以前的所作所为非常内疚,决心悔过自新。

“这个故事就讲完了。你知这五百帮工是什么人吗?”佛祖问太子。

“请佛祖明示。”太子摇了摇头说。

“就是今世王舍城的五百乞丐。由于他们前世怠慢抱怨过僧人,所以罚他们来世沦为乞丐。又因为他们能知错改错,所以就超度他们脱离苦海,收为弟子,出家修行,成了阿罗汉。”

根据《贤愚经·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译写

此故事绘于第34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