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摩竭陀国的国都是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是最早皈依释迦佛陀的大护法,对佛教的早期传播功劳很大。Www.Pinwenba.Com 吧但他由于求子心切,产生了父子怨恨,频婆娑罗王年过半百,还未生一子。无人继承王位,成了国王的一块心病,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王后韦提希心中也非常着急。一天,她请来一位相面先生来给国王算命,看能不能生个儿子,相面先生说:“大王命中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南山里修行的老和尚。他的寿命还有三年。等三年圆寂后,才能投胎做太子。请大王耐心等待。”
频婆娑罗王心想:“我年老体衰,头发全白,哪能再等三年?”于是,当即派人进山断了老和尚的水、饭食。无吃无喝,不久老和尚圆寂归天。
过了好几个月,王后还是没有怀孕。国王找来相面先生,生气地问:“和尚死了数月,王后为何不怀孕?你竟敢欺骗我?”
“大王息怒。和尚不到寿限而死,岂能投生人胎?他现已投生为白兔,在大王东花园居住,等白兔死后,方可投生人胎。大王必须耐心等待,再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后患无穷。”国王不听劝告,亲自带领卫兵到东花园捕捉白兔。卫兵们仔细搜索,连只蚂蚁都不放过。
最后,终于捉住白兔,国王亲手将它钉死在一棵大树上,不久,王后果然怀孕了。
十月期满,太子出世。国王老年得子,欢喜若狂。给太子起名阿阁世。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太子长大成人。
国王有了太子,一扫苦闷,心情畅快,精神焕发,好像年轻了许多。
阿难陀的亲哥哥名叫提婆达多,是释迦佛陀的堂弟。他不信三宝,反对佛法,多次阴谋迫害佛陀,都未得逞。他和阿阁世太子两人都不信佛,臭味相投。
有一天,提婆达多陪同阿阁世太子出城游玩,见一位老态龙钟的相面先生反复吟唱着两句话:“寒心寒心真寒心,错把冤家当亲人……”
太子感到奇怪,唤老人到面前问:“老人家,你说谁把冤家当亲人?可以告诉我吗?”
“可以,就是太子你——”相面先生不客气地说。
太子大吃一惊,拉住相面先生,非叫他说个究竟。
相面先生就把频婆娑罗王饿死老和尚、钉死小白兔的残酷做法讲了一遍,转身走了。
太子听后,呆呆地站在原地。
提婆达多见时机成熟,煽风点火说:“太子,听明白了吗?在你未出生之前,你父亲就将你处死过两次,真是心狠手毒,太惨无人道了!父不仁,子不义,此仇不报非君子!你只有当了国王,才能报仇雪恨!现在国王已老,不动手夺取王位还等何时?”
这个相面先生是提婆达多有意安排的。
太子咬牙切齿,回宫后,在提婆达多的极力煽动下,发动了宫廷政变,夺取了王位,自立国王。当即将父王关进设有七重铁门的牢狱里,严加守卫,禁止群臣前去探视,并断水断粮,想把他活活饿死,王后韦提希见老国王被关,心急如焚,十分担忧,在阿阁世王子面前求情,王子不理。她费尽心思,为挽救老国王性命,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狱卒见王后探视,两手空空,没有带任何东西,就放她进去。
老两口相见,抱头痛哭。老国王骂儿子无情无义,断水绝米,自己将要饿死!
韦提希说:“大王不必担心,我给你带来了吃的东西。”解开衣服,取下涂抹在身上的蜂蜜和炒面给老国王吃,又倒出装在璎珞中的葡萄汁让他喝。老国王吃喝之后,恢复了体力,两手合十,面朝灵鹫山,遥对佛陀行礼,祈求道:“世尊啊,我现在身人苦海,目犍连和富楼那尊者是我的至亲,请来给我受戒、说法吧!”
佛陀立即派目犍连和富楼那飞至牢狱,为老国王说法。
老国王吃着蜜和炒面,喝着葡萄汁,又闻听佛法,专心在狱中修行,所以身心愉快,脸色红润,竞比以前光亮。
这样过了二十多天,阿阁世王问守门牢卒:“我父王现在还活着吗?”
牢卒:“大王,老国王不但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
阿阁世王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你说,老国王为啥还活着?
说不清楚,小心你的狗命!”
牢卒慌不忙地说:“大王,太后每天身上涂蜜,用璎珞盛汁给老国王食用,因此未曾饿死:沙门目犍连和富楼那常从空中飞行而来,为老国王说法,难以禁止。”
阿阁世王听了,十分生气,令侍从传来韦提希夫人,怒斥道:
“胆大母后,竟敢包庇恶父,偷偷地供他吃喝:沙门贼子,宣扬邪法,竞用幻术使恶王多日不死!你们串通一气,违抗圣命,真是罪大恶极!拉出去斩了!”
足智多谋的月光大臣和耆婆大臣挺身而出,冒死进谏道:“大王息怒,且慢行刑,臣有话要说。自古以来,臣只听说有儿子夺位杀父,未曾听说有儿子杀害亲生母亲的。大王杀父弑母,我等寒心,请另择贤臣吧!”说完之后,二人手按宝剑,转身就走。
众文武大臣默不作声,怒视阿阁世王。
阿阁世王这下慌了手脚。怎敢得罪众臣?忙喊道:“二位大臣留步,有事好商议!”
耆婆大臣说:“只要你不杀太后,便可留下!”阿阁世王见众怒难犯,再者良心未泯,便听从了劝告,不杀母后。但是,为了断绝父王的外援,将母后幽禁在深宫之中,严加看管,不许出门。
太后韦提希夫人被亲生儿子关在深宫后,虽免一死,却又气又恨,整日以泪洗面。她不明白,人世间为什么对她这么残酷,亲生儿子为什么对她这么绝情绝义,难道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自己得到了报应?她彻夜难寐,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她想起了佛陀。就朝着灵鹫山的方向,遥对佛陀作礼,并祈愿道:“如来世尊啊,昔日我夫君羁难牢狱,你常派弟子来开导我们。今日我遭此劫难,十分苦闷忧愁,若能见世尊一面,我死也心甘!”祈祷完毕,她流着热泪,继续遥向佛陀顶礼。
释迦佛陀在灵鹫山上,感应到了韦提希夫人的至诚心愿,带着目犍连和阿难及众天神立即从空中飞来。
韦提希夫人见天空辉煌绚烂,五彩的鲜花似雨点般飘洒:释迦佛陀身披紫金光环,端坐在百宝莲花台上;目犍连侍左,阿难侍右,大梵天王及众天神在后,从半空中冉冉而下,降至深宫。
韦提希见到佛陀,伤心欲绝,全身投地,向佛陀哭诉道:“世尊啊!请您明示,我夫妇以前犯了什么罪孽,罚我生出这么个恶子?”
佛陀微微一笑,说:“祸起萧墙。太后忘了老国王饿死和尚、钉死白兔的事了?”
“世尊,我明白了,都怪我们求子心切,这是罪有应得。是否早日解脱苦难,请世尊为我广说佛法,但愿来生不再往这污浊恶世,希望佛陀慈悲,引导我往清净的去处。”
这时,佛陀眉间放出金光,遍照三千大干世界,十方诸佛的净妙佛国当即显现,韦提希夫人历历可观。她观察这些佛土之后,说:“世尊,这些佛土虽然都是那么的清净,但是我现在只向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土,希望佛陀教授我往生极乐世界的观想思维方法。”
佛陀开颜微笑,五色红光从口中射出,每道光芒都照在频婆娑罗王的头顶和身上。此时,老国王虽在牢狱之中,但是他的心眼毫无障碍,循着光芒遥礼佛陀,受佛加持,道行增进,立时成就阿罗汉果位,不再还受生死了。
佛陀慢慢地收回五彩光芒,对夫人说:“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离此并不遥远,你应当专心系念,仔细观想。我现在为你宣说修行阿弥陀佛的法门,也让后来的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都能往生极
乐世界。”
接着佛陀向韦提希开示道:“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应当修习三种福德:一、孝养父母,尊重师长,修行十善业;二、皈依佛、法、僧三宝: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经典。”
韦提希问:“世尊,修习了这三种福德之后,极乐世界在西方十万亿佛土处,我如何系念观想呢?”佛陀教导说:“韦提希和众生应当专心一意,结跏趺坐,系念一处,想着西方。如何观想呢?凡是观想的人,都要从自己往昔的经验出发,而后转成观想的境界。首先从落日开始观想,睁眼闭眼,都能明明白白看见落日,这就是日想观,也叫初观。”
“世尊,再如何修持呢?”韦提希谦逊地问,“初观成就之后,接着要作水的观想。你们要观想到西方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湛蓝清澈的海水。海水化成冰海,冰海再转化为完全透明澄澈的琉璃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百宝建成的千万座楼阁,上空有数不清的花幢及乐器。这些无量乐器演说着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这就是第二观——水想观。”
佛陀接着又开示了地想观、树想观、八功德水想观、总想观、花座观、普想观、杂想观等等十六观想念佛法门。
在佛陀宣说十六观想法门时,韦提希夫人和五百名前来听法的侍女当时就看见了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三大士,心中生起欢喜、一时豁然开悟,证得无生法忍。韦提希和五百侍女发菩提心,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陀当即为她们受戒,说她们以后通过精勤修持,全部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根据《观无量寿佛经》译写此故事绘于第4、98、101、178、193、205、219、224窟,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