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2018-04-15 作者: 王宗仁
第九节

就在王冷斋挂上电话的那个时候,也许刚刚进入7月8日的凌晨。但是,宛平城里很少有人分辨得清是7日的末尾还是8日的始点。就在这时候,激烈的枪声又响了起来。不知道这枪声从何而来,好像来自很遥远的地方。

近日,演习的鬼子常常放枪,莫不又是他们向“假想敌”发射的?

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它进行追根刨底的耐心和兴趣了。所有的耐心、兴趣还有希望,早被日军第一次响起的枪声就打掉了。枪声却不能代替一个世纪的太阳。

这时候,日本使馆武官又一次给北平市打电话威胁:如再不允许进城搜索。将用武力保卫前进。

他们大概只想到自己的蛮横可以生效,却没有想到世界上总是有人不会屈服于蛮横。是的,连命都被别人捏在手里、随时有可能被毁掉的人,还在乎什么威胁吗?

中方给日军的回答很明确:不能同意你们进城。如果进城,一切后果由日方负责。

随后,日军把宛平包围起来……

这阵子,宛平城内是一派也许有些人憋破脑子也想象不到的异乎寻常的景象。军民们开初产生的那种紧张恐惧已经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地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防止日军破城的工作。干着活儿的人们大都显得非常兴奋,卖力气。因为大家都知道,马上就有机会打鬼子了。多年来被日本帝国主义欺压而积攒的怒恨,这回可以采取报复行为了。如果说在几十分钟前还有不少人想的只是怎么保护自己的话,那么这时候大多数群众打消了出城逃命的想法,他们说,咱们就呆在城里,鬼子来了,跟它拼;不来,咱就做战备的工作。总之,为抗日出把力。

不用动员,许多居民都参加了“运输队”,往城墙上运送弹药箱,或背水泥麻袋,构筑临时防御工事。

东西城门已经被大家用水泥袋、沙袋堵紧封死了,仅在西门留一缝隙,供人出入。家家户户都用棉被遮着窗口,这样既可以防止灯光外射,还能防止流弹。

一些当年在宛平城里的人,在50多年后回忆起“七七之夜”的情景时,无不感慨地说:“不怕了,简直什么都不怕了!甚至有一种逆反心理,让鬼子早点进城来,这样好收拾他们。他们欠的债太多了,只有拿脑袋才能还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