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柱鼻子都气歪了,这刘七,怎么这么点事儿都办不好?当初怎么商量的,你现在跑啥,那尸体躺得倍儿老实,还能吃了你不成?不过,等等,牛二柱忽然想起一件事儿,这刘七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见个尸体都能吓个半死,他可是专吃死人饭的,啥稀奇古怪的吓人玩意儿没见过?有啥东西能把他吓得拉在裤子里?牛二柱偷眼看了看老太太和卜发财的尸体,也许刘七发现了老太太的真实面目?或者发下不了尸体不对劲儿的地方?
牛二柱一想到这儿,顿时精神一振,既然已经有人发觉了玄机,那自己还在这里等什么?赶紧追上去问问呐!兴许刘七这么一解释,满天乌云都散了,大少心里一阵高兴,急忙追出去一看,立刻傻了,四下倒是挺热闹,可惜前后左右都是看热闹的,刘七早就没了影儿,也不知道这小子提着一个湿裤裆,在就跑那么快。WwW.pinWenba.CoM 品-文-吧
大少垂头丧气返回卜发财家,虽然一无所获,可牛二柱这回是加了小心了,虽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可能把一个阴阳先生吓成那样儿,这事儿绝对小不了,而且从方才的形势来看,这事儿十有**和老太太有关,现在唯一的办法还是拖字诀,只要时间足够,啥事儿都能查一个水落石出,不过这只是牛二柱的一厢情愿,老太太也不傻,非要逼着下午出殡,原本牛二柱还能以找个吉时的借口推脱,现在不成了,刘七的那一番话让这败家娘们儿底气十足!
大少气得都想骂街,憋了半天,又憋出一个借口,这人死了总得有个坟地吧,你总不能随便玩个坑埋了吧,这不就得了,选坟地可是件大事儿,那得看风水,批八字儿,没个半月二十天下不来,这些时间对于大少来说那可是绰绰有余,可是这话一说,老太太都是没说啥,可卜发财他爹不愿意了,这老头儿颤颤巍巍走出来,把拐棍儿往地上一戳:“大侄子,我知道你跟我儿子不错,也都是为了他好,可你这主意出得不是地方,我们老卜家虽然穷困潦倒,可也有祖坟,你凭啥另选坟地,不让我儿子入祖坟?”
这句话把牛二柱问住了,是啊,人家有祖坟,自己说另选坟地那是啥意思?那时候儿虽然已经是民国,可许多老的风俗还没丢,你比如说人死了,那一定得进祖坟,非但如此坟地的朝向排列都有规矩,一点儿也马虎不得,不过也有例外,有的人就不能进祖坟,比如说谋逆叛乱连累家人的,杀人放火十恶不赦的,荒诞不经欺师灭祖的,道德败坏被人戳脊梁骨的,诸如此类,反正都是罪人,你另给卜发财选坟地是啥意思?
牛二柱自觉失言,只好赶紧给老头儿赔不是,这老头儿还讲死理儿,磨磨唧唧和牛二柱掰扯半天,憋得牛二柱差点儿上吊,这事儿才算拉倒,大少急赤白脸,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按理说牛二柱忙里忙外,帮了不少忙,这老头儿这么挤兑人有点儿过分,可谁叫他是长辈,有那么大岁数儿,牛二柱一肚子话说不出来,只好暗气暗憋。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那老太太,趁着牛二柱在哪儿挨训,她居然做主把一切出殡的应用之物准备齐全,还放出话来,说是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会,就抬着卜发财的尸体直奔坟地,大少差点儿没急眼,你这么忙忙活活的是不是做贼心虚?难道不发财的事儿和你有关?你是偷汉子谋害亲夫是咋的?那也不能把这事儿做的这么直白呀,大少憋得满脸通红,偷偷把卜发财的手掰开,怪了,干干净净的,并没有中毒的迹象!
大少满心狐疑,好歹对付着吃了几口东西,到了下午两点多钟,老太太吆五喝六,叫人抬起卜发财的尸体,不由分说就往卜家祖坟的方向走去,牛二柱一肚子话憋得鼓鼓的,也不好明说,只得默默跟在后边儿,一边儿走一边儿暗中想着主意,好在卜家祖坟离村子还挺远,最起码也得走上一个钟头,真要有点儿啥事儿,回头倒也来得及。
说起这出殡来,那讲究可就大了,有钱人家那办一次丧事花上十几万大洋也不稀奇,没钱的那就别说了,弄个草席子一卷,直接挖个坑埋了的也有。真要说按照习俗一样儿不缺的都办下来,那不但钱花得老鼻子,事儿也麻烦的透顶,先说这仪仗,有身份的人死了,那送葬的队伍就能排出十里地去!
出殡的队伍往大街上一走,首先是四鬼开路,请手艺好的扎纸师傅扎出四个恶鬼,那真是青面獠牙,恐怖异常,这四个鬼分别是“开路鬼”、“引路鬼”、“清路鬼”、“打路鬼”,传说中地府里负责接引死人的四大恶鬼,这死鬼走在前边儿,防备的是死人灵魂缥缥缈缈,留恋世间,被什么东西吸引,走错了阴司的路。
四鬼一过去,后边儿是门神爷的牌位,供奉着秦琼、尉迟恭、神荼、郁垒四大门神,古人认为阴宅阳宅一理,房屋是活人的居所,坟墓则是死人的房屋,阳宅需要门神,阴宅也同样,请来四大门神的牌位,就等于把门神爷也请到了阴宅里面,好给死人看家护院。与此同时,这出殡的过程难免惊动孤魂野鬼,过往的神仙,有了门神护佑,也能避开一些麻烦。
门神后边儿,就是吹鼓手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哀声不断,直到死人下葬,埋上最后一锹土。这死人吹唢呐,可是北方很多地方的风俗,尤其是京津一带,笔者就曾经看到过不下百余次,死者家属请来吹喇叭的,毕恭毕敬,好烟好酒,伺候的无微不至,吹鼓手也分给谁吹,给的钱少了就凑合凑合,钱多了,你伺候高兴了,那是翻着花样,还能玩儿几手绝活儿,甚至让你点歌儿,别看是死人,可是流行歌曲,荤素调子那是来者不拒,我就曾经看到过邻居一家死了爹,吹喇叭的竟然吹了一首《今天是个好日子》,大伙儿都听明白了,可谁也没说话!
其实这要搁那时候,吹喇叭的死八回都不够,人家本家弄死你到法院都没罪!那时候吹丧乐可是有规矩的,到啥时候吹啥调子,都有严格的规定,差一点儿也不行,丧乐的曲调也不止一种,不像现在哇里哇啦的就一个调调儿!死人在家里挺着,吹鼓手在中午的时候要吹一通,吹的是《撞天悲》,也就是现在留下的那个调子,走在出殡的路上,曲子就变了,变成了《莫回头》,这曲子要一刻不停,吹吹打打的走一路,到了坟地,又换成了《阴路难》,等到棺材埋好了,还要换一首《君安乐》!
这些个曲子各有各的作用,不过现在都失传了,据我爷爷说,文那个革的时候还有,不过已经被当作封建残余给割掉了。到了后来,改革开放,走穴成风,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忙于歌功颂德,中年一辈儿的忙于蹿来蹿去赚钱,年轻一辈儿的还啥也不是,削尖了脑袋往正规单位钻,老中青三辈儿一努力,就把这些东西都努力没了!
吹鼓手后面,就是撒纸钱儿的,那时候人们都认为死人出殡,孤魂野鬼也会闻风而动,撒点儿纸钱,让他们跟着沾点儿光,也好不难为新死的人。你别看撒纸钱这活儿听简单,其实也不容易,那时候儿天津卫有名的撒纸钱师傅叫做一撮毛儿,那混的是风生水起,一般的地主都没有他家里富裕,人家有一手绝活儿,不管多大的风,风向如何,一把纸钱儿撒出去,漂直的飞上去老高,到了顶儿,忽的一下飘下来,又均匀又好看,比天女散花还要好看,不过呢,现在这手艺也绝了,原因和上边儿一样。
在后边儿是关照,也叫打响尺的,手里拿着一个铁器,大小形状和尺子差不多,不过里边儿是中空的,敲起来当当山响,动静儿挺大,这打响尺的跟别人不一样,他得倒着走,眼睛一步儿不错地看着棺材,走错了一步都不成,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阴间的一切跟阳间是相反的,你倒着走路就等于阴间正常走路一样,而且响尺声音挺大,也有给死者引路的功能!再往后就是棺材了,这扛棺材也有讲究,有钱的人是八人抬,没钱的是六人抬,甚至两人抬,就是没有四人抬,因为四和死同音,出殡的人家忌讳这个词儿。棺材后边儿是哼哈二将和险道神,等于死者的保镖护送死者上路,在后边儿就是家属,花圈幔帐一应送葬的东西。卜发财家穷的底儿掉,自然弄不起这么多执仗,不过因为有了牛二柱和马凤仪的资助,也不能弄的太寒酸,哼哈二将和险道神没有,开路四鬼和四大门神却是必须的,撒纸钱儿的和打响尺的更不能少,棺材也得用上八人抬,就这么一弄,又耽误了一个多钟头,棺材一出门,可就下午三点多钟了,牛二柱看着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心中忽然一动,不对这时候出去,到了坟地也就四点了,到时候挖坑埋土,怎么着也得两三个钟头,到时候天可就黑了,晚上埋死人,那不纯粹是找死吗!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