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
因此,有什么样的上级,自然会有什么样的下级,所以诸位在责怪下级处事不当之前,应该想自己是否有同样缺点。其身不正者,试问又如何去责怪下级?
成功的上级往往具有着一种“先发制人”的魅力,他们在探讨问题,进行决策,与下级恳谈或是在公司内的一般人际交往中,他们似乎总能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地位,总能牵动无数双眼睛,这不光是因为他们是公司的上级者,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对自身的形象有着良好的塑造能力。服饰、举止、语言正是构成了你形象魁力的“三位一体”。
试想下级在休息时间咬耳朵,私下交谈时围绕的主题都是关于你如何不修边幅就堂而皇之的出人于公司内外,你又是如何在与他们说话时抓耳挠腮,或是冷不丁地冒出几句粗话,这样下级能对你产生深切的信赖与仰慕吗?他们能与你为企业的前途同舟共济吗?你在他们心中已是一个有其名无其实的人物,或许是个小丑,他们为你和谐做事的目的充其量也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有人将上级员比喻成公司移动的招牌,因为似乎他们走到哪里代表的始终是一个企业,代表着企业成员的精神面貌。没有人愿意被无辜地伤害,当你的举止言行殃及了你所代表的企业成员时,他们必然会将你列为诅咒的对象,或是对你“惧而远之”。
在你处理人际关系时,为了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就要对你的微妙的“三位”进行一番检查了。
衣着的雅致美观,外表整洁端庄对你来说是最好的扮相,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单纯追求美观、漂亮,而是要让你的外表来证明你对企业组织的重视与尊重,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深深的敬意,款款真情。
千万不要将你借酒浇愁后的情绪带入你的办公室,因为这确实会让你“愁更愁”,当你以一种失态的情形“暴露”于众人目光之中时,你是根本唤不起他们对你所蒙受压力、困苦的同情的,相反,一种厌恶感会成为他们至少一周谈论的话题。
在社交的场合,在与下级同聚同乐的组织生活中,你的言行举止与你的衣着一样是你这个企业招牌能不能打响的关键。
在生意场上,你得体的言谈、谨慎的举止不仅会使你的商界朋友、敌手对你所代表的团体萌生敬意,而且在你身旁的下级也会为他们身为你手下的干将与身为你的企业中一员而心花怒放。
多参加一些组织生活,多与你的下级在一起对你丝毫没有坏处。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不但会让许多闲言碎语出现的概率减少,而且会让你与下级的心拉得更近,友好、和谐的人际氛围就很容易形成,但你还是要注意你的态度与语言,谦逊、随和、适时地用一下人们自认为亲密,即省略的礼貌用语,会让你的下级为之一振,并似乎可以悟出点你讲原则、重实效的和谐做事作风。
服饰、举止、语言是你打开人际关系所必须的三个“工具”,它们的到位会让你自身魅力作用于整个企业,成为别的纷纷效仿的偶像。
中国有许多古训,例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如“严以津已,宽以待人”等,都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现在,尽管社会变迁,时代不同了,然而,这些至理名言仍然有其价值。
如果你身为领导,当你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地教导部属做事时,对方如果显出反抗的态度,你是否常常气愤地想整他一顿?然而对方如果没有接纳的心理,此举只有使对方更加反感罢了。对方有接纳的雅量最好,否则不妨略微改变说词。但是,情形如果严重到彼此争执不休时,应如何是好?
一般而言,当人们争吵时,由于满腔愤怒,所以往往出言不逊,争得面红耳赤。例如,当一名部属受到领导的责骂时,心里可能不断嘀咕:“这么小的过错,犯不着唠叨个不停嘛!甚至为了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会想方设法自圆其说。如此一来,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益的。”
要知道,由于人类的劣根性,原本就不容易承认自己的过失。所以恐怕很多人会在犯错而受到指责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此种情况下,处理的方法便只有——先冷却一段时间再说。
以公司而言,如果部属在犯下过错,而陷人前述所说的状态时,务必先消去他的怨气,并设法让他由激动的状态平静下来,进入反省期间。由于任何悲伤或痛苦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消逝,所以只要时间一过,以往的反感便会一扫而空,如此便能冷静地与人谈话了。
在批评训斥下属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觉——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克制不了就宁愿先不开口,出去散散步,等待冷静下来后再说。
领导在未开口批评人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果有敌意,存心找麻烦,言语之中必然会反映出来。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反而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你的态度来。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
不要以为你是绝对正确的。在情绪化的状态下,即使是你占理的事情也会被弄丢了理,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因而劝诫那些容易感情用事的领导,千万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合理调节情绪。要避免不愉快情况的发生或扩大,就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
你是否发觉,不少人的辞职,原因也涉及不喜欢上级的处事作风?
由此可见,如果下级认为与上级不属同一类人,多数会自动请辞,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可从下级的表现,得悉其上级的管理能力。
为免下级有样学样,身为上级的你,最好时常省察,不时反省一下自己有什么坏习惯,及早戒掉。
最容易犯错的,便是上级时常借故迟到早退。这样会令下层和谐做事散慢,严重影响和谐做事效率。上级不在,下级做事就会放松,或四出找人聊天,当你“偷懒”的消息四散,久而久之,你的上级也会听到谣言,所以不要以为身为上级便可以随意离开岗位。
另外,不要随便推卸责任。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给下级,这不会令自己的责任减轻,只会令上级怀疑你的管理能力。
当然,做事公平及公私分明的,才是下级学习的好榜样。也只有这样的下级,才会为你赢得上级和同事的口碑。
有的好下级,也会令你“水涨船高”,在公司里有更稳固的基础。
Copyright 2024 乐阅读www.22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