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改变形象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七节 改变形象

人的形象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由第一印象决定取舍,可能是不好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如此,你很难改变。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总有许多时候人会有意无意排斥理性,你也是如此。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就要去适应它,利用人们心理上的形象效应,以求得某些期望的良好结果。比如,我们大学毕业,要第一次去某公司参加考核招聘,我们就要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自身的智能优势,以求到某个我们心仪已久的职务或者职位;又比如,我们新近跳槽来到一个新单位,我们就要注意调节自身的形象,使人觉得你和蔼可亲,容易相处,或者使人觉得你有能力、有感力,以期在一个最短的时间打开新的局面。

虽然注重形象效应的做法,都要基于你自身原本所具有的气质、修养、仪表、体态,等等,但是,这样做又的确具有某种有意改善、局部强化或者改弦更张的特色。这么做,不仅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自身的社会形象大有好处,同时,它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次有益的重大转折,有可能改变我们原先平平庸庸的人生,因而,注重形象效应,对我们的人生,实在是太有积极意义了。

但是,注重形象效应,并不是单纯求好的同义语。从人类生存智慧的角度去看,如何运用形象效应效果最佳并非“一刀切”,而是大有讲究的。比如说,对某些需要使用“渐进性”的事情,“第一印象要好”并非上策。

你肯定听过或看过“朝三暮四”这则寓言故事,说有一个爱猴成癖的人,他先是每天早晨给猴子喂三只核桃,傍晚喂四只核桃。因为傍晚比早晨喂得多,猴子很高兴。后来他将喂猴子的核桃数由早晨三只傍晚四只改为早晨四只傍晚三只,因为傍晚比早晨喂得少,就惹得猴子老大不高兴。后来,养猴子的人悟出了并非第一印象好,一切都好的道理,于是,就将喂核桃改回原来的“朝三暮四”,猴子见主人越喂越多,就高高兴兴地去安心睡觉了。

我们人类生活中的许多情形与上面的情形很相似。例如你在公司主持发薪水或是发奖金,就不妨借用“渐进性”原则,而不能使用形象效应,这样往往可收到总额相同但效果升值的结果。

有人辛辛苦苦地和谐做事取得了成功,但成功之后却保不住成果。真正的成功者在胜利后不是骄傲自满,而要兢兢业业继续奋斗。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得意忘形。

你成功了,所以你得意,但没有跟你一起奋斗的人可能并不会这么想。而那些做事的失意者,由于他们的失败与你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此刻的心理最为脆弱,也最多心,因此,此时你的得意,你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反衬着他的失意、他的落寞、他的潦倒,甚至,你的一言一行在他听来都象是对他的嘲讽和讥笑。就如人们平时所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在你为你的成功而欢呼的时候,你得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的身边,否则,有可能你的欢呼就会成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一次,一个人因为晋升了高级职称,约了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庆祝。或许是因为年少得志,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许是因为多喝了几杯,这位老兄就在酒桌上大谈特谈自己成功的经验,大谈特谈自己的才华是如何样的出众,能力是多么地强于别人。这些,不是不可以谈,但他忘记了同桌有一个“屡试不第”的老范进,评了五六次职称,年年都是名落孙山,眼看着胡子一大把了,却仍然和那些嘴上没长几根毛的小伙子一起参评。为这件事情,妻子隔三岔五就数落他,骂他没出息,没本事,没能耐,总之是什么难听、什么能刺伤他就骂他什么,而且就连离婚都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你想,在这种情景下,他能听得下去吗?所以,没喝几杯,他就借故离开了,弄得一桌人不欢而散。过后,有些朋友就说那位晋升了高级职称的老兄不够朋友,明知道有老范进在座,却大谈特谈什么自己的成功之道,且得意之色溢于言表,未免太残忍了一些。

好端端的一件喜事,最后却弄成这样,这恐怕出乎请客者的意料。

所以,不管你是新近升了官、发了财,还是你的公司这两天又接了大生意,或者是你在股市上又狠赚了一笔,等等,你尽可以高兴、得意,但切记不要忘形。你不妨这么想,距离真正的成功,我还差得远这呢!这样,你就会低调一些,不会得意忘形,别人也可能就会真诚地为你的成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形象效应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已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所认可、所采纳,所以,如果你最近要有“第一次”,你不妨试一试,看看形象效应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屡试不爽。

关闭